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同伴配对对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傅 锐 付建敏

  【摘要】双性化人格在近年来的性别角色研究中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它能使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环境要求,并发掘自身潜能。因此,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探讨双性化教育的多种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已经受到众多学者和教育专家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中班儿童分别与同性和异性同伴配对,考察儿童与性别角色行为相关的玩具偏好。结果发现:(1)异性同伴强化了儿童的反性别角色行为,弱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2)相较于男孩,女孩的性别角色行为更具刻板性。因此,研究者认为利用不同性别类型的玩具及让儿童游戏时与异性同伴配对,可以成为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儿童;同伴配对;性别角色行为;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人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68-05
  
  一、问题的提出
  
  性别双性化理论是Rossi在1964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传统的单维性别角色观是不够全面的,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应该是双性化的,而不是单性化的。〔1〕美国心理学家Sandra Bem于1974年提出心理双性化理论,其中双性化指的是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又称双性化人格。双性化人格不是两性的错位,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气质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1)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个体优于单性化个体。(2)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双性化个体最优,男性化个体次之,女性化个体最差。(3)双性化个体自我评价更高,更受他人欢迎。这是因为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行为上更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他们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显示出男性的独立和女性的敏感;他们有更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更高的自尊、成就动机和生活满意度;他们在应对压力情境时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能更积极地寻找适合情境的问题解决策略;他们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得分更高,对道德的判断更为成熟。〔2-5〕因此,双性化是一种超越传统性别分类的、更具有积极潜能的、理想的人类性别角色取向。
  双性化教育理念就是在上述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是有别于传统绝对单性化教育的新理念。目前双性化教育的实施正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围绕着改变家庭、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而展开。〔6〕但这些举措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尚未得到科学的论证,并且应用对象多集中于初等教育阶段以上的学生,对利于学前儿童且易于学前教育机构操作的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然而从性别角色发展阶段来看,学前期是性别角色定型化的关键时期,5岁儿童已经能够理解性别的恒常性,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十分重要。
  玩具偏好是儿童性别角色特征形成的最早且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目前有关学前儿童玩具偏好以及游戏中性别角色行为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非自然的实验室场景中进行的,研究结果对儿童在自然情境中的行为不具有高预测力。Martin和Fabes(2001)的研究显示,儿童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的时间越长,他们表现出性别刻板行为的频率就越高;同性同伴之间的互动加强了儿童与同伴群体性别类型期望相一致的趋势。〔7〕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考察儿童与异性同伴相处时的性别角色行为。Serbin等人研究发现,同伴在场尤其是异性同伴在场降低了儿童玩不适宜自身性别角色的玩具的可能性。〔8〕然而,在这项研究中观察对象的异性同伴仅仅是在观察室的角落里画画,并没有与观察对象进行游戏互动。Eisenberg的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同龄女孩,与同性同伴频繁互动的2~3岁女孩接触女性角色刻板化玩具的频率更高;而她们与男孩互动的频率则与她们接触男性角色刻板化玩具的频率呈正相关。然而这一研究的对象均为女孩,因此研究结论的推广受到限制。〔9〕Fagot的研究指出,男孩和女孩主要对同性同伴的强化作出反应,不受异性同伴的影响。〔10〕由此可见,目前该领域为数不多的研究呈现出矛盾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进一步探讨同伴对于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作用,以探索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途径十分必要。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比较不同同伴配对形式下儿童对三种性别类型化玩具的游戏行为,以考察其性别角色行为。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随机抽取某幼儿园中班男孩与女孩各80名,共160名被试。
  (二)实验材料
  基于Connor有关学前儿童男性化―女性化行为偏好的经典研究结论,〔11〕选择被标识为男性化、女性化和中性化的玩具各5件。这些玩具能引发学前儿童的合作游戏,三类玩具的操作复杂程度相当,且儿童对这三类玩具的熟悉程度差异不大。5件男性化玩具分别为:汽车、足球、手枪、轮船和超人;5件女性化玩具分别为:炊具、扫帚、手链、花篮和变装娃娃;5件中性化玩具分别为:电话机、橡皮泥、跷跷板、售货亭和狗。
  (三)实验设计
  在自然观察情境中,研究者通过摄像机记录儿童的行为。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1)被观察儿童与同伴的性别配对方式,分别为男―男(以BB表示)、男―女(以BG表示)、女―男(以GB表示)和女―女(以GG表示)四种。其中,前者为观察对象,后者为同伴。(2)玩具的性别类型:男性化、中性化、女性化。因变量为儿童玩性别类型化玩具的频率,分别以儿童玩同性类型和异性类型玩具的频率作为儿童性别角色行为和反性别角色行为的观测值。研究者需控制的变量为:(1)儿童对各种玩具的熟悉程度。(2)观察时间和地点。实验统一在上午进行,安静的游戏室避免了外界干扰。
  (四)实验程序
  1.观察与记录
  随机将80名男孩与80名女孩组成40对男―男组合、40对男―女组合、40对女―男组合和40对女―女组合。对每一对组合的观察都单独进行。
  实验中被试与同伴被安排坐在游戏桌前,彼此成90°角,桌上事先摆放好实验用的玩具。实验者告诉两名儿童可以任意选择玩具一起玩,想怎么玩都行,还可以边说边玩。在确认儿童能识别每一样玩具之后,实验者在游戏室的隐蔽一角用摄像机进行记录,在这期间不与儿童进行交流。每一组儿童的记录时间为15分钟。
  2.事件编码
  采用“多层扫描”取样程序,以10秒为一个时间抽样单元,根据在每一个时间抽样单元内被试所玩玩具的性别类型,记录在15分钟的观察时段内被试分别玩各性别类型玩具的频率:f=儿童玩某一性别类型玩具的时间抽样单元数/总时间抽样单元数。本研究编码信度达97%。
  3.数据处理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所有实验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儿童玩同性类型和异性类型玩具的频率比较
  
  由表1可知,在不区分配对形式的情况下,男孩和女孩玩同性类型玩具的频率均高于玩异性类型玩具的频率。进一步检验发现,儿童玩两种性别类型玩具的频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二)四种同伴配对方式下儿童玩各种性别类型玩具频率的差异
  
  由表2可知,在男―女和女―男配对方式下,即当与异性同伴配对时,儿童玩三种性别类型玩具的频率分别在0.05和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三)同伴性别对于儿童反性别角色行为的
  影响
  

  由表3可知,儿童在与同性同伴配对的情况下和在与异性同伴配对的情况下,玩异性类型玩具的频率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四)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角色刻板化倾向
  
  由表4可见,在同伴配对的情况下,女孩玩女性化玩具的频率高于男孩玩男性化玩具的频率,且两者差异显著。
  
  四、分析与讨论
  
  (一)异性同伴强化儿童的反性别角色行为,弱化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
  与同性同伴配对相比,当异性同伴在场时,被试儿童更倾向于玩异性类型的玩具,并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这与Serbin等人在研究中得出的“异性同伴在场降低了儿童玩不适宜自身性别角色的玩具可能性”的结论并不一致,也与Fagot提出的儿童不受异性同伴影响的结论大相径庭。
  研究者推论得出:异性同伴对儿童的反性别角色行为有强化作用。这可能与儿童在游戏中寻求异性同伴的认同有关:在合作游戏中,如果儿童一味地玩与自身性别角色刻板性一致的玩具,那么他与异性同伴间的互动也许会因此而中断。勒温的场域理论可以为我们探索异性同伴文化开辟新的视角:当儿童与异性同伴配对时,就形成了一个在这两者相互作用中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场。当儿童感知到这一新建构的心理环境时,玩具的效应就决定了儿童的后续行为,而此时,异性类型玩具的效应就从原本与同性伙伴玩耍时的负效应转变为正效应。同时,这种心理场也促进了儿童对同伴行为的模仿,引发儿童高频率地玩异性类型的玩具,因而儿童表现出反性别角色的行为。
  (二)女孩的性别角色行为更为刻板
  本研究中女孩玩女性化玩具的频率显著高于男孩玩男性化玩具的频率。研究者据此推论:相比于男孩,当与同伴配对时,女孩的性别角色行为更具刻板性。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男孩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女孩出现得更早,且刻板程度更高”并不一致。研究者认为这与学前教育机构强化儿童的“女性化”行为不无关系:幼儿园教师的性别比例明显失衡,女教师会在从事如艺术、过家家等偏于女性化活动的儿童身上花更多的时间,典型的男性化游戏行为可能不太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从而得到强化。Thorne等人研究发现,女孩往往显得比男孩更为接近教师,与教师有从事相同活动的倾向。〔12〕“听老师的话就会受到老师的重视”的观念强化了女孩性别角色行为的刻板化,使得她们更频繁地表现出与教师性别期望一致的行为,因此她们选择玩同性类型玩具的频率更高。
  
  五、展望
  
  性别角色获得与分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除家庭之外对其性别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场所,儿童的性别经验知识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加深。那么,学前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创设有利于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的环境呢?
  首先,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儿童与同性伙伴交往的前提下,利用玩具的性别类型以及儿童与两种性别同伴间的搭配,扩展儿童与异性同伴互动的经验,促进儿童跨性别游戏行为的获得。Serbin在测量游戏行为的性别类型与WPPSI和PEFT认知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后发现:男性化玩具与空间知觉和想象等能力的发展相关,而女性化玩具与语言会话能力的发展相关。〔13〕与异性同伴组合一起游戏有利于儿童降低性别刻板印象的约束,增进对于异性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的了解,并通过亲身体验反性别刻板化的游戏行为,获得学习异性心理特征“优势”的机会。从行为体验入手发展男孩和女孩灵活的“双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儿童获取混合的传统上与每种性别都相关联的优良品质。这将是帮助儿童意识到自身潜能的良方。
  其次,教师应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量避免典型的性别化倾向。在幼儿园,男女教师分别取代父母的性别角色,成为儿童认同、模仿的对象,特别是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儿童时所采取的不同互动方式,在极大程度上对儿童的性别社会化产生了影响。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儿童往往容易把自己塑造成教师所期待的形象。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女孩的性别角色行为比男孩更为刻板,研究者认为这与教师强化儿童的“女性化”行为有一定的关系。这也启发研究者对于后续研究的设想:通过对教师的性别作系统改变,来测定教师的性别因素对男孩、女孩游戏的影响,尤其是男性教师对于儿童性别活动偏好的影响。
  最后,研究者建议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注重鼓励儿童关注异性的“性别”优势,克服自身性格的“软肋”。值得提醒的是,双性化教育并不是把男孩当成女孩培养,也不是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而是要使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传统男性和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
  回顾本次研究,由于研究者希望在自然情境下考察儿童的性别角色行为,因此并没有在实验开始之前向儿童询问有关性别标识与性别恒常性方面的问题,以避免在非自然状态下强化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如果研究者在观察结束后加以询问了解,可能会获知更丰富的有关儿童性别认知的信息。这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章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93.
  〔2〕NAMOK CHOI.Sex role group differences in specific,academic,and general self-efficacy〔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138(2):149-159.
  〔3〕NORLANDER T,ERIXON A,ARCHER T.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and creativity: Dynamics of gender-role and personality trait〔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0,(28):423-435.
  〔4〕CECILIA CHENG.Processes underlying gender-role flexibility:Do androgynous individuals know more or know how to cope〔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5,(6):645-669.
  〔5〕CHADJKELLER, LEAALAVISH, CHRIS BROWN.Creative styles and gender roles in undergraduates students〔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7,(19):273-280.
  〔6〕石明兰.双性化教育模式对儿童成长的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3-5.
  〔7〕MARTIN L,FABES A.The stability and consequences of young children’s same-sex peer interaction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1,(37):431-446.
  〔8〕SERBIN A,CONNOR M.Effects of peer presence on sex-typing of children’s play behavior〔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80,(27):303-309.

  〔9〕EISENBERG N,TRYON K.The relation of preschoolers’ peer interaction to their sex-typedtoy choice〔J〕.Child Development,1984,55:1044-1050.
  〔10〕FAGOT B.Consequences of moderate cross-gender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77,(48):902-907.
  〔11〕CONNOR J,SERBIN L.Behaviorally based masculine and feminine-activity-preference scales for preschoolers:Correlates with other classroom behaviors and cognitive tests〔J〕.Child Development,1977,(48):1411-1416.
  〔12〕劳拉・贝克.儿童发展〔M〕.5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729-731.
  〔13〕SERBIN A,CONNOR M.Sex-typing of children’s play preferences and patterns of cognitive performance〔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79,134:315-316.
  
  On the Influence of Peer Match upon Children’s Sex Role Behavior: An Exploration into Androgyny Education
  Fu R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Fu Jianmin
  (Community Education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Hangzhou, 310003)
  【Abstract】Androgyny personality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ideal gender model, since it helps individuals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context and explore their potential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of androgyny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nd it is drawing wide concern from scholars and experts. In this research, middle class children are paired with either a peer of the same sex or the opposite to observe children’s toy preference related with sex role behavior. Results show that opposite-sex peer enhances the anti-sex-role behavior but weakens the sex-role behavior; compared with boys, girls’ sex-role behavior is more stereotyped.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different sex-type toys and opposite-sex peer in play should be one of the approaches to foster children’s androgyny personality.
  【Keywords】children; peer match; sex-role behavior; sex stereotype impression; androgyny personality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