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淑娥

  创新教育时代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丰富的联想力、发散的思考力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转变我们的人才观。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少数精英,而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素质是关系到民族兴亡的根本。因此,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立足点从少数转到多数,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其次,转变教师的怠惰思想。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创新精神,具有一种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心态,而教师在这方面要克服的普遍性问题便是故步自封的思想。
  二、创设创新氛围,激发创新的欲望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给以创新的条件机遇。变一言堂为多言堂,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想法和意见,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不强求一致的标准,尽可能做到一问多答,一问多思,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中的一些偏见不横加指责,更不能讽刺挖苦或嘲笑,而应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学习,以最终获得成功;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将答案和盘托出,而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不迷信书本,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肯定其创新的思维方法,受到鼓励的同学也许就会从此不断地探索,不断创新,也许一个科学家就这样慢慢地诞生了。
  三、给予自由空间, 鼓励创造精神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四、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创造思维
  “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陆九渊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爱思考,善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质疑,是深思的结果。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只听,只记却疏于思索的状况。不少学生你问他有问题没有,他总是说没有,但一考试起来成绩总不好;还有部分学生作文书看了一大堆,可是写起作文来仍旧无从下笔。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虽记住了某些知识或词句,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启发创造思维,首先要引导学生质疑,把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遂渐使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加强语文教学学法上的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门类日益增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面对这种形式,无论是科学技术人员或是普通劳动者,不学会学习又如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当今和未来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当中自学能力是基础、是前提。一个人如果离开学校后不会自主学习去获得新信息和新知识,他就不能紧跟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去承担新的工作,也不可能科学地预见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自然也就更不可能去革新和创造了。所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要。
  总之,创新时代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接班人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责任编辑 王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