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居民视角的上海社区教育课程需求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复生 李炳金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社区教育已进入探索课程建设层面的内涵建设阶段。在已有的社区教育课程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课程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材形式、教学形式、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对上海市19个区(县)的6万名社区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需求,以便为完善我国社区教育课程提供启示。
  关键词:上海;社区教育课程;需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73-05
  
  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和依托,已被世界各国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迈向学习型社会的桥梁。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培养和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问题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含义多重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考虑到社区教育的特殊属性,本文从广义上使用课程的概念,即社区教育课程是指社区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目前,上海各社区院校开设了近四千门课程、六百多个教学资源,上海教育资源库还整合了约计2700小时的视频类社区教育教学资源,上海紧缺人才培训事务服务中心建设了202课时的社区多媒体课件等。但是,这些课程和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社区学习需求。
  本研究立足于上海社区教育进入内涵建设的宏观背景,通过较广区域、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需求,从课程学习目的、课程学习内容、教材形式、教学形式、学习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便为完善我国社区教育课程提供启示。
  
  一、已有的社区教育课程相关调查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近几年关于社区教育课程的调查研究主要有:
  潘士君和周冬通过研究认为,辽宁省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大多是一些寓教于乐的唱唱跳跳的方式,缺乏深层次的课程教学,如职业技能和就业本领的提高、终身学习的本领等,社区教育的课程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更好发挥。
  刘夏蓓和李泾一对北京市某社区事务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社区从事服务的工作人员所开展的调查表明,目前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和载体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政策宣传和文体娱乐方面,一些本应开展的技能培训、公民教育、家庭生活指导等课程教学活动均较为缺乏。
  李传红和周伟采用问卷法和开放式访谈法,对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教育课程需求状况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业余时间免费或低费在本社区参加专题讲座形式的非学历教育课程。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社区居民的课程需求主要表现为知识补充和丰富业余或退休后生活,但呈现年龄的差异。
  骆建艳和徐晋对杭州市社区教育现状的研究发现,各社区教育实验区开展的社区教育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单一,多为一些零散性培训,规模不大,内容拓展不够,尚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陈平等对广州居民社区教育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社会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较迫切,功利性教育课程是居民最希望的教育诉求,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形式和类型的需求有所差别。15―30岁的被调查者倾向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45岁以上的被调查者倾向于接受休闲学习类的培训;31―45岁被调查者对社区教育课程需求比较多元,对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分布也比较均衡。
  
  
  
  可以发现,在社区教育课程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已开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方法对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在研究方法上对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直接从居民角度大规模地对上海社区教育课程需求调查研究还不多。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需求非常迫切,为了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亟须全面了解上海社区居民对课程的学习需求,为进一步完善上海社区教育课程提供重要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材形式、教学形式、学习时间安排等方面对上海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上海社区居民最直接、最真实的想法,为完善上海社区教育课程提供依据。
  问卷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和社区教育课程学习需求两类题目,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采取单项选择形式;社区教育课程学习需求包括对课程学习目的、学习内容等的选择,采取多项选择形式。
  
  本研究采用大规模随机抽样法,由上海各区县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街道等组织发放和回收,覆盖了所有区县,共向参加社区学习的居民发放60000份问卷,最终收回问卷49718份,回收率为82.9%,有效问卷49159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参与社区学习的居民基本情况
  1.性别构成。在被调查者中,女性较多,占调查样本的54.7%,男性占样本总数的43.5%,1.8%的被调查居民未回答。男女比例分布相对均衡。
  
  
  
  2.户籍。参加社区学习的居民中,本市户籍的至少占到三分之二,是主要的社区教育课程学习者(见表1)。
  3.年龄构成。从表2可以发现,被诃查社区居民的年龄跨度较大,各人生发展阶段的居民均有,但以中年人居多。40-59岁的社区居民占调查样本总数的40%以上。文化程度。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包括了从小学到本科及以上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程度,其中中学层次(包括初中和高中)占到64.8%,是主体人群(见表3)。
  5.职业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参加社区学习居民中在职人员最多,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2.2%。其次,退休人员是上海市社区教育的另一大主体,约占调查样本的四分之一。调查样本中的在校学生比例较少,占8.4%。
  6.个人月收入情况。从表5看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参加社区学习的居民月收入在801―1200元,其次是。23.28%的居民月收入在1201一2400元,800元以下的也占到近五分之一。参加社区学习的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是很高。
  
  (二)社区教育课程需求情况
  1.课程学习目的:丰富业余生活和提高知识水平是主要目的。统计发现,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丰富业余生活,其次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就业和再就业、多交些朋友,选择“没有明确的目的”的占10%(见图1)。
  2.课程学习内容:学习需求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居民对社区教育的学习内容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年龄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
  (1)居民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非常明显,保健养生、职业培训、家政理财、法律、学历教育等内容都是很多居民希望学习的内容。

  居民对课程学习内容的需求如下:选择“保健养生教育”和“各种各类的职业培训”的排在前两位,分别达到39.8%和39.2%,其次依次是选择“家政、理财、法律等生活教育”、“计算机外语”和“学历教育”,选择“休闲教育”的排在最后,为27.6%(见图2)。
  同时也发现,大部分退休人员最需要以丰富生活为主的养生、健康之类的教育,而很多在职人员和无职业人员最希望提升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家庭理财、法律等课程的知识需求也越来越大,居民的课程学习需求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2)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重点存在差异。
  20-40岁的人群对职业培训的需求很大,55%左右的居民选择“职业培训”。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多数是在职人员,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提升自己的学历教育,目的在于提升就业竞争力。
  对于保健养生内容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大,尤其是50岁以上的群体,关注业余生活质量的提高,选择保健养生的比例均超过50%,而对知识类、职业技能类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弱。
  另外,“家政、理财、法律生活教育”和“计算机、外语等知识技能”的需求在各个年龄段保持着稳定的比例,这些是各个年龄群体都比较关心的内容(见图3)。
  (3)不同区域居民社区教育课程学习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郊区居民比中心城区居民对于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需求程度更高。
  以职业培训的需求为例,中心城区和郊区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郊区居民关于职业技能的需求更为强烈,金山和崇明的选择比例达到了54%和62.8%。与此类似,对学历教育的需求也有这个变化趋势,郊区居民的需求更高(见图4)。
  对保健养生的需求,闸北、杨浦、普陀、徐汇的居民选择的比例比较高,在44%左右,而松江居民的选择比例最低,为25.9%。对家政、理财、法律等生活教育,奉贤、嘉定、金山、崇明的居民选择比例最高,在40%左右,黄浦、静安居民的选择比例最低,分别为26.4%、29.4%。对计算机、外语等技能的需求,黄浦居民选择比例最低,仅为7.9%,浦东和宝山的居民选择比例较高,为49.5%、39.9%。对休闲教育的需求,静安、闵行、普陀、徐汇的较高,在30%以上,黄浦、浦东、虹口的较低,在20%以下,黄浦只有9.5%的选择比例。这些情况表明,社区教育的内容设置需要注意区域差异性。
  3.课程学习形式:以教室上课和开展集体活动为主。从图5可以发现,居民当前喜欢接受的社区教育学习形式仍以“在教室集体上课”和“开展集体活动”为主。52.6%的居民希望社区教育采用“在教室集体上课”,47.7%的人选择“开展集体活动”,选择“上网学习”和“电视广播学习”方式的被调查者各占五分之一左右。而对于未来网络学习的应用前景,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居民认为网络学习在未来会越来越受欢迎(见图5)。
  4.课程学习时间安排:主要以双休日为宜。从图6可以发现,在参加社区教育课程学习时间上,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双休日最为适宜。
  65.5%的居民认为自己能保证参加社区学习的时间,34.5%的人表示不能保证,这说明很多居民是有时间参加社区学习。
  对社区学习的时间安排,有50.7%的居民希望安排在双休日,34.6%的人在工作日的白天也能到社区学校参加学习,34.6%的人愿意在工作日的晚上参加学习(见图6)。
  居民对学习时间的选择与年龄有很大的相关性。愿意在工作日白天参加社区学习的多为50岁以上的居民。50~59岁居民中有52.4%选择周一到周五的白天,60岁以上有64.8%的人选择这一时间段。其他年龄阶段选择工作日白天学习的比例比较低。
  更愿意在双休日参加学习的多为49岁以下的居民,选择比例均超过50%,20―29岁年龄段的选择这一时间的比例更是达到68.5%。而相对而言,50岁以上居民中选择双休日的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明显少于其他年龄段。
  
  愿意在周一到周五晚上学习的多为20―39岁的人群,选择比例超过40%,但比双休日有所下降。而对于节假日,各个年龄段的选择比例都很低,说明较少有人愿意在这个时间参加学习。
  5.课程教学形式:教室授课和集体活动受到欢迎。教室授课和集体活动是现阶段居民喜欢的社区学习形式,但在未来,网络学习将成为社区学习的重要方式。书本是多数居民目前习惯使用的教材形式,网络媒体教材也有很大的需求。
  (1)“在教室上课”和“开展集体活动”是当前居民喜欢接受的课程学习形式。
  调查居民中,有52.6%的人希望社区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在教室上课”、47.7%的人选择“开展集体活动”,选择“上网学习”占24,9%,选择“电视广播学习”的有21.6%(见图7)。
  (2)网络学习将成为居民未来课程学习方式的重要选择,较年轻的人群对上网学习的兴趣更大。
  
  关于对上网学习认识的调查中,受调查者中有52.1%的人认为上网学习会越来越受欢迎,有37.2%的人认为上网学习不会很快普遍使用,有10.7%的居民表示元所谓(见图8)。
  居民对上网学习课程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20―39年龄阶段,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喜欢“上网学习”,这个比例在50岁以后明显下降。集体活动是各个年龄阶段居民都喜欢的学习形式(见图9)。
  调查发现,传统的“课堂授课”和“集体活动”仍是目前居民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但网络学习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在社区教育中必将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3)书本是多数居民倾向使用的教材形式。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书本、网络课件、DVD、VCD和电脑-光盘的热衷程度不一,年轻人更喜欢网络课件,年纪偏大的人更喜欢书本教材。
  在调查居民中,倾向于使用书本教材的比例是56.3%,希望使用网络课件的比例是35.7%,其他各种形式的教材也有一定的需求(见图10)。
  6.社区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缺乏适应需求的课程项目。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40%左右的被调查居民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缺乏适应居民需求的社区项目”,其次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居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办学条件不足”和“居民参加学习的热情不高”(见图11)。
  
  四、启示与建议
  
  (一)启示
  上海市各区县的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具有普遍的需求,且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1.多元性。社区居民自身特点的多维性,如文化水平、职业背景、生存状态、年龄特征等维度的不同决定了其社区教育课程需求的多层次和多类别,各类居民群体都有其侧重的学习需求。休闲教育、保健养生教育、生活教育以及各种职业培训等不同课程都有不同的关注群体。这一学习需求的多元性带来了社区教育过程中课程内容安排、学习方式和时间选择上的巨大差异。
  2.差异性。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或同一城市不同区域

的居民的社区教育课程需求也不尽相同,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别关注的领域。如就学习内容来看,老年人群体更为关注保健养生类课程,年轻人群体对职业技能培训类课程更为关注。其次,在学习的时间安排上,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群体也不尽相同。退休的居民更倾向于在工作日的白天学习;在职的居民群体则希望在双休日参加社区教育。
  3.实用性。作为成年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课程学习通常都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其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一般着眼于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或者是满足个人的某一方面兴趣,如保健养生教育、职业培训和生活教育类课程受到欢迎。从中可以发现,居民对社区教育课程的需求往往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结构上或理论上的完整,而是根据一段时间内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内容来进行取舍。
  
  (二)建议
  1.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必须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让他们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切实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成员创造机会,满足每一个成员的多种需要,为所有年龄段的居民提供学校课程、娱乐、健康、社会服务以及职业准备培训。根据成人学习理论,在参加社区教育的过程中,社区教育课程对居民学习动机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因此,只有能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课程设置和安排才能调动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而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从这一角度出发,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选择与安排应是多元化、多层次和从实际出发的。
  2.进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逐步规范社区教育课程,从群体需求出发形成合理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本次调查发现,社区群体对课程学习内容的需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休闲娱乐类的课程,有职业技能培训类的课程等。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教育课程,需要聚焦特殊群体需求,逐步梳理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建设合理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
  3.既要注意统一规范,设置一定的课程标准,也要允许各区县有自身的特色课程,满足区域差异。本次问卷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课程的学习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和实用性,由此带来了社区教育的复杂性,表现在:社区居民年龄跨度大,学习内容难以统一;社区居民文化程度差异大,学习层次难以统一;社区居民职业分布广,学习时间难以统一。因此,为了贴近市民需求,社区教育课程要突出各区县的地域特点,为市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逐步上升到理论,促进社区教育课程的科学化,需要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当前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仍然不尽完善,理论研究成果不够体系化,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滞后所造成的,从而给社区教育的实践指导带来阻碍。作为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应及时跟进研究和分析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学习需求,根据社区居民的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所在区域等特点进行分类需求分析和预测,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提供社区居民的真实学习需求,并结合教育理论为开展优质的社区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教育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