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想象和创新是美术的灵魂”,没有想象和创新就不存在美术。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张扬学生个性,激发想象。
  课堂上模拟范画,照样画葫芦,这样会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对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想象能力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处的。在实践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激发想象,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互相尊重,无拘无束,激发想象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师生关系。老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们的审美情感充分地表露出来,敢于发现,敢于质疑,敢于畅谈自己心中的看法,不怕挫折与失败。因为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在教学中,都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经常对学生说:“你们啊,真棒,年少,想象力比老师丰富,思维也非常敏捷,目光十分敏锐,敢想、敢说、敢做,从你们身上老师学习了很多东西,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好似一股春风,激起了他们上进的动力。学生心情一放松,想象的闸门就会自然打开,各种新点子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来。
  
  二、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培养想象
  
  美术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思在《创造性和心智的培养》中提出“艺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愈来愈富有创造力,思维愈来愈敏捷,他们将在任何可能适应的环境中运用他们的艺术经验。”我在备课时,牢记住要“有的放矢”。上美术课时,一定要注意课前广集素材。而广泛的收集素材正是上好美术课的前提,广阔的天地间正是美术素材索取的好源泉。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确,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绚丽多彩,只要我们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自然,广泛接触社会,并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想象和思维能力。例如:春季时,观察春回大地、万物返青、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色;夏季时,观看荷叶露出尖角的美姿;秋季时,观察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冬季里,观察傲雪斗霜的青松和红梅的英姿。还要抓住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逢佳节时,让学生制作自己喜爱的“小制作”或节日贺卡,送给朋友或同学。因为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自己亲手做,又能培养学生动眼,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促进了智力的开发,感受到创作的乐趣。
  
  三、尊重个性,大胆创新,激发想象
  
  想象的渠道多种多样,比如指导学生观察时,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想象,要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轻松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观察动物时,让他们细心观察各种动物的静态与动态特征,观察整体形态特征与部分形体特点;观察人物时应抓住不同年龄的人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还要注意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不同心理状态的特征,观察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观察等,然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形态特点,发挥想象,构成具有艺术性的完整画面,在创作过程中,如果发现的思维和想象很大胆,没有受到任何常规或客观情况的束缚和制约时,就应该保护学生的创新的火花,进一步鼓励他们去挖掘创造的潜能。想象力本身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心底灵感的碰撞,是独具一格的创新。我上美术课时,就是本着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大胆想象,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示。特别是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就循循善诱,沿着学生创作的方向,引导他们进一步回忆、总结,然后加以联想,鼓励他们放松心理,自由创作,大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放下包袱。
  
  四、观察到位,理解画意,合理想象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时,应出示几幅不同角度的范画,供学生鉴赏,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启发。同时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范画的意义。由实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到平时的生活。同时能从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文化,树立振兴中华,为祖国争光的信心。如:带学生外出写生、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画改革开放中的城乡风貌,必须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而后必须明确作画的目的是反映祖国山河的巨变,还要让学生大胆想象,充分地把自己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融于一笔一画之中。
  
  五、肯定成绩,鼓励为主,促进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教授曾经说过:“你任何时候也不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心愿。”我在评画时,注意了以表扬为主,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就加以归纳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又是动力,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增强,在今后的美术创作过程中更勇敢地迈进。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用教师制定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作画好贬。从造型、色彩、线条等去评价“像不像,好不好?”这样的评价势必伤害许多同学,挫伤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35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