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判断句概念辨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什么是古代汉语判断句,专家们的定义是这样的: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①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属性作出判断,即某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②
  “判断句是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种事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的。”③
  三个定义大同小异,都认为判断句的根本性质就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这说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已有定论,殆无异议。
  然而在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中,判断句的定义变为:“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审视这一定义,不难发现,“判断”一词作为被定义项,但它同时也出现在定义项中,用自己来解释自己,这不是违反逻辑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吗?这就难怪让人一头雾水,难以索解了。因此,这一定义首先存在着方法上的错误。
  这一定义的更大的纰漏是在它的内涵上。先看看下列几个句子:
  ①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几个句子是实验本教科书所举的判断句的例句,它们真是判断句吗?例①、④、⑤省略主语,谓语部分是动宾关系,例②谓语部分是状语+动词式,例③所谓的否定词“无”本为动词,与“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构成动宾关系。这几个句子不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是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谓语,可以肯定,它们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判断句,那么它们是不是特殊的判断句呢?郭锡良先生认为,在两种情况下,判断句可以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谓语:
  ①“为”字句。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它与后面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表示判断,如:“余为伯修,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但郭先生同时指出:“用‘为’的句子绝大多数是叙述句”,“真正出现在判断句里的‘为’字用例是很少的。”
  ②表示原因。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他指出:“表示原因的判断句一般都是由谓词性成分充任谓语。”
  以上各句既不是“为”字句,也不是原因句,因而也不是特殊的判断句。因此,它们不是判断句。
  但是,从教科书的定义来看,又会怎样呢?它们是不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呢?《普通逻辑学》告诉我们,判断有两个基本逻辑特征:①必定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②必定是真的或假的,即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例①是对“求学”中有某种情况的否定,例②是对“行道之人”“受”的情况的否定,例③是对“蚓”具备某种性质的否定,例⑤是对“桃花源中人”问某种情况的肯定。这四句要么表示肯定,要么表示否定,显然,这肯定或否定也有一个真假的问题。例④表达了“莫用众人之议”的愿望和要求,无所肯定或否定,也不存在真假问题。可见除④以外,其它四句都表示判断,是符合教科书定义的“判断句”。
  教科书关于判断句的定义使本不是判断句的句子进入了判断句的行列,可见它是将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原来,教科书定义只是指出了古汉语判断句是“作出判断”的句子,却忽略了古汉语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这一重要内涵,这样就将古汉语判断句与逻辑学上的判断句划了等号,事实上,两个概念有小大之别。在逻辑学中,判断句就是表示判断的句子,而“陈述句、疑问句中的反诘句一般都表达判断”,因而,一般来说,判断句实际上就是陈述句和反诘句,如上例中句①、②、③、⑤都是陈述句,因而都是判断句,而句④是祈使句,所以不是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首先必须是判断句,但仅此不够,它同时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这就是说,古汉语判断句全是判断句,但判断句不全是古汉语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不过是逻辑学判断句中的一部分,即陈述句、反问句中的一部分。判断句与古汉语判断句两个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非全同关系,这正是古汉语判断句的特质所在。
  2002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是在实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在这一最新的语文教材中,判断句一章的内容有所改动,删去了如前所列的①―④四个例句,仅保留了第⑤个例句,这样例句方面的错误基本得以纠正,但是关于判断句的定义未作任何修改,疏其流而未浚其源,这给学习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认识上的混乱,因此有必要重新修正,建议沿用1990年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的表述:“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判断的。”这一定义科学而明确。
  
  注释:
  ①王力.古代汉语[M].上海:中华书局,1999.
  ②郭锡良 李玲璞.古代汉语[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③向熹.古代汉语知识辞典[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1]张涤华 胡裕树.汉语语法修辞词典[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2]姜成林.普通逻辑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尹升业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2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