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文化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汉谚语翻译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祝道建

  摘 要: 文化语境顺应论对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英汉谚语互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采取恰当的归化和异化策略,以及适量增补加注的翻译方法,译出源语谚语的内在涵义,更好地实现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 文化语境 顺应论 英汉谚语翻译策略
  
  1.引言
  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谚语大多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且寓意深刻,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丰富的民族内涵。英汉谚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涵,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由于谚语体现了典型的本土文化,所以要想恰当地理解并翻译英语谚语无疑需要研究其文化背景知识。翻译家奈达(Nida)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任何语言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存在,翻译不仅和语言有关,还和文化背景有关。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恰如其分地翻译谚语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探讨文化语境顺应论对谚语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译者提高英汉谚语的互译水平,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2.文化语境顺应论与翻译
  2.1文化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文化语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作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文化的多样性表明了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文化与意义相互依存的关系明确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换言之,翻译实际上要受文化的制约,翻译的过程是文化的移植过程。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译入语文化中最大限度地再现谚语的源语文化形象,寻找中西文化形象转换的途径,达到谚语翻译的目的,是谚语翻译的关键所在。
  2.2顺应论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其中,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根据维索尔伦的理论,顺应包括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部分。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理解和诠释语言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语言的顺应要依赖环境,故语境的顺应关系是语言顺应的重要环节,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要与语境顺应,顺应语言不仅是语言成分和语境因素相互适应的双向、动态过程,而且是语言使用者策略性的选择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翻译必须从文化语境入手,顺应原语言的文化语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笔者拟以谚语的翻译为例,探讨文化语境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3.文化语境顺应论在谚语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在谚语翻译中的重要性让我们不可等闲视之,在处理文化因素的问题上,翻译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以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Venuti)为代表的异化派,和以当代翻译理论家奈达为代表的归化派。前者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国外的价值观规划到目的与文化之中,把原文作者请回家来;后者则离经叛道地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外国去。韦努蒂主要是保留外文的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较少考虑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方式。奈达提出“动态对等”,是要做到完全自然地表达,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简言之,异化提倡译文应尽量去适应、照顾源语的外化及遣词用字的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想,替读者清除语言文化障碍。
  3.1文化语境顺应与谚语的归化翻译
  奈达(2000)认为,世界的语言和文化相似之处占90%,不同之处只有10%。因而我们在翻译时就可以在源语和目的语中找到相似甚至相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跨文化交际中采用归化法的客观依据。异化是谚语翻译的主要策略,英汉谚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些谚语所用的比喻或表达方式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在翻译时如果将它们作异化处理,就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和不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归化译法抓住谚语内容和喻义这一重点,以改变谚语的语言形式和形象为代价,最大限度地顺应原文的文化语境,抓住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灵活传达喻义,使读者能把握和欣赏原谚语的意义。
  由于人类社会的共性,英汉语中有不少谚语虽使用的形象比喻不同,但表达的含意却相似甚至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异化处理后的译文比较生硬、拗口,也可采用归化翻译,舍弃或改变原谚语的形象和比喻,套用内涵相似的目的语谚语,这样使译文忠实流畅,也符合谚语简洁明快的特点。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渔业十分发达,习语往往与航海、捕鱼有关。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则应该归化翻译为:挥金如土。因为传统中国以农耕为主,农耕业发达,习语很多都与土地有关。在中国,龙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伟大的力量,而在西方,龙则被视为怪兽,能制造灾难危害人类。所以汉语中“望子成龙”的翻译应该避免出现龙,最好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这样的翻译在中国读者看来,既顺应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又考虑到读者的传统文化背景。
  又如:
  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家丑不可外扬。)
  Every man has fool in his sleeve.(人人都有糊涂时。)
  God’s mill grinds slow but 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这些谚语的翻译,如果作异化处理,目的语读者很难理解其含义,甚至会觉得不知所云,而采用归化翻译法,替换了形象,兼顾了英汉语的不同文化特征,做到了对两种语言的文化顺应,且形象易懂,其喻意也一目了然。
  3.2文化语境顺应与谚语的异化翻译
  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谚语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理解和联想的前提下,谚语的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原谚语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保留原谚语的韵味,又使目的语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的风姿,同时也丰富了目的语谚语。例如谚语“Among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我们可以借用汉语中所熟悉的形象比喻,运用归化翻译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但如果保留原谚语中的比喻形象与文化色彩,则可通过异化将它翻译为:盲人国里,独眼称王。这样的异化既不妨碍我们理解其含义,又顺应了原谚语的文化语境,保持了谚语的“原汁原味”,顺应了翻译意义与读者的心理,使源语与译语完美统一,让我们觉得形象生动,说法新颖,表达独特。再如: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永远别教鱼游泳。)
  Don’t cross the bridge until you come to it.(没有到桥头,不要忙过桥。)
  异化的翻译更富有鲜明的形象和文化色彩,也能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并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谚语都可以通过异化翻译,使目的语读者既领会了其含义,又领略了其文化。尤其是一些带有明显民族色彩的谚语,如与宗教或与文化历史有关的谚语,在翻译时也多用异化的翻译法。
  3.3归化和异化的结合是顺应文化语境的关键
  服务对象和出发点不同是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差异所在。具体来讲,归化是以目的语读者为服务对象,以译入语为出发点,重视读者的理解,讲求译文的自然流畅;异化是以作者为服务对象,以源语为出发点,重视源语的移植,使读者感受到异国文化,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然而,归化和异化却是一对矛盾体,翻译时将两种技巧巧妙结合运用,则可以使语义更加清晰易懂。
  例如:It would be rather like a dog in the manager to keep to yourself a whole lot of material that you have no intention of using.(你又占着大批材料不让别人用,真是狗占马槽太自私了。)
  译文中的“狗占马槽”就是典型的异化翻译方式,既展现了英语习语的内容也有了洋味;而“太自私”又是归化翻译法的方式,这样就同时顺应了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属于归化与异化的整合。
  3.4适量增译加注最大限度地顺应源语文化语境
  由于文化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很多情况下源语的喻意得不到有效表达,甚至会产生歧义,这时就可以使用适量加注的方法来解决,通过简短的解释性词语准确传达原文的修辞效果,顺应源语文化语境所表达的内涵。如英语谚语put new wine in old bottle译为“在旧皮囊里装新酒,把不相融的东西放在一起”,因为西方古代盛酒的容器是兽皮制成的,装过酒的旧皮囊已膨胀,再装新酒就会破裂,表明旧形式不能适应新内容。汉语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翻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ge Liang.对于不了解诸葛亮在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的外国读者来说,这句话必然造成意义的隐晦不清和理解上的困难。而单纯直译可能导致误解时,可以使用直译加注信息补充的方法进行处理。如上例译文中,如果加上Zhuge Liang:a statesman and strategist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220―265) who become a symbol of resourcefulness and wisdom in Chinese culture.其实际效果就会好得多,读者也就能真正理解该谚语的文化意义和语用意义。
  4.结语
  语境是所有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在不同意识程度上、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根据不同的语境作出动态的顺应。文化语境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英汉谚语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克服不同文化语境带来的影响,主动顺应不同的文化和语境,才能更好地体现谚语的语言文化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增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以及归化和异化策略,从而使两种不同语言的使用者更有效地交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Jef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9.
  [2]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包晓泉.英汉谚语的特色与翻译[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5).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荣玉.顺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7).
  [6]阳兰梅.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现代语文,2007,(12).
  [7]杨蒙.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J].外语教学,20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6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