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空乘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误区及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谷建云

  摘 要: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旅游、商贸、物流等行业联系紧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民航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给空乘专业女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也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本文从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就业的心理误区及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 空乘专业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误区 对策
  
  建国以来我国航空运输发展迅速[1]。1950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157万吨千米旅客运输量为1万人次,货邮运输量为767吨;2008年,运输总周转量为376.8亿吨千米,旅客运输量为1.92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为407.6万吨。三项指标年均分别增长19%、18.5%和15.9%。1950年,国内航线只有7条,通航8个城市。1955年始有国际航线1条,通航1个国际城市。2008年有国内航线1235条,通航150个城市;有国际航线297条,通航46个国家146个城市。如此巨大的航运网络,为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空乘就业的缺口较大。
  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空乘就业的缺口增大。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重组后的民航产业进入了第二次高速发展期,飞机量猛增。航空公司每年都会购买一定数量的客机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且购买的客机机型由原来的小型逐渐转变成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由此可见,空乘就业的缺口还是与日俱增的。
  (二)就业领域多,范围广。
  近年来,空乘队伍不断扩招,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机会多。航空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对视力、身高、体形都有严格要求。此外,有责任心、守纪律及认真投入也是现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其实,所谓空中乘务专业的就业并不意味着该专业的学生一定是在“空姐”这个职业范围内的就业,而是指该专业的毕业生走入社会的总体就业状态。空中乘务专业虽然是以乘务类型为主的一个专业分支,但同时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应性和多变性。除上所述,该专业学生也可以在民航其它相关岗位,旅游类、酒店类、公关类等一系列领域找到自身的价值。
  (三)国外航空公司开始青睐中国籍乘务员。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为了提高自己在中国航空运输的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扩招中国籍乘务员。例如德国汉莎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新西兰航空公司及大韩航空公司都已来中国招聘空中乘务员。北京外航服务公司表示,中国乘务员外形漂亮,各方面素质高,是她们越来越受到外国航空公司青睐的原因。而外国航空公司的加入给中国民航业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空中乘务员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也将我国航空业推向了国际化,对我国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帮助。
  (四)就业要求较高,稳定性强。
  空乘专业女大学生自身外在先天条件较佳,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培养,能够掌握所学专业技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有较强的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就业要求较高。空乘工作常被误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但实际上这一职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和晋升空间。从普通乘务员可以逐步晋升到乘务长、主任乘务长等,因此就业的稳定性也是较强的。
  (五)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空中乘务专业和学生的扩招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该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该专业的平均上机率呈下滑趋势,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在逐渐递域。
  二、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误区
  (一)过于注重外表,忽略内在提高。
  空中乘务对该职业的从业人员外型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要求,虽然每个航空公司的要求不一样,但共同的特征莫过于美丽大方、端庄秀美等。与此同时,航空公司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内在涵养的招聘要求。然而,部分学生片面把外表作为就业选拔的唯一标准,甚至把就业方式完全寄希望于走捷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问题上大体分两种状况:一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只注重礼仪方面的课程,忽视其它相关的辅助性技能专业,认为只要学习礼仪,注重外表仪态就达到了合格乘务员的标准;二是在应聘准备时把重心放在了衣着打扮上,没有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及专业性知识给予足够重视。这两种情况都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大敌,对于外在与内在的把握不平衡常常造成专业学生应聘受挫折而导致失败。
  (二)求职过于心切,造成盲目就业。
  空中乘务专业缺口大,竞争大,要求高,每个学生的机遇也有相对的差异,因此能圆蓝天梦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目前来说,大部分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的高校都采取了弹性学分学制,即该专业学生在修满学分的情况下可以提前离校上岗。因此,学生们离校就业的时间顺序有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留校的部分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在对就业形势未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就业。有的学生看到昔日朝昔相处的同伴完成了心愿,继而会产生一种恐慌,因此会加快求职的速度,甚至过早放弃上机的梦想而选择了一些相关的行业。
  (三)就业观念狭隘,存在“非得上机”的心态。
  空中乘务这个职业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它具有强大的职业魅力,是许多少男少女渴望和憧憬的目标,因此,有部分空乘专业女大学生抱有“非得上机”的坚定信念,对就业选择古板单一。为了实现自己的蓝天梦想错过和放弃了一些本来可以拥有的机会,造成最后就业困难。
  (四)对就业位置把握较难。
  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侧重于服务的实践操作,而对于社会主流性先进知识未涉及太多,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层次上,该专业学生绝大部分对于工作类型、工作层次的选择多停留在服务业内。
  另一方面,由于进校就读该专业之前学校对学生的外型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部分学生难免有一定的优越心态,在此基础上对工作的选择就表现得有些挑剔,加上起初对蓝天梦想有着较高的期望和期待,从而在心态问题上很难把握好恰当的位置,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五)就业满意度较低。
  社会对于空中乘务这项职业评价为神秘而高尚,“美丽的天使”“蓝天的使者”一系列美丽的名词铺天而来,人们对于天空的向往和好奇加重了学生对该职业的期望值,但实际上空中乘务员看似天使,其实是很辛苦的,其中的滋味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光环背后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事实上空中乘务员就是在空中的服务员,但她们的工作却又不是一般的服务员可以胜任的,因为它不只需要端茶倒水而已,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远远不是我们想到的那样,每个航班所经历的过程和内容都不相同而且不可预料,正因为如此,作为乘务员,她们必须努力让所执行的航班任务顺利正常地进行直至完成。其中的辛苦跟想象中有着许多的不同。
  三、走出就业心理误区,促进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一)内外兼修,综合提高。
  部分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因只重视外表忽略内在修养而求职失败,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只顾外表,忽略内在,造成徒有其表,内在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却未能提高。因而,学校对存在这样观念的空乘专业女大学生应及时引导,使其能认识到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培养也应突出重点培养、综合提高这一培养原则。
  世界上的职业千千万万,每天都会有新的机会出现,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好每个机会,但至少要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
  在步入社会之前,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自身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和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并且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职业没有高雅和低贱之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劳动者和财富创造者,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个人的自身价值,因此,遇到不如意的工作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努力向前,奋力争取。

  空乘服务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服务行业,每天面对八方来客,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与年龄的旅客,不仅需要空乘服务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与技能,而且需要她们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服务意识、宽广博爱的胸怀及坚定顽强的心理素质。
  (二)慎重择业,勿操之过急。
  大学毕业的学生很难把握好毕业的问题。每年毕业寻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300万人左右,而社会之大,用人行业及单位也数之不尽,这种情况容易令人应接不瑕,感到迷茫。
  一方面,学校在引进用人单位时,应向该专业学生给予分析、提示和引导,让学生对就业单位及工作性质、内容有足够的了解,避免学生因为外界影响而盲目择业。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静制动,不能因为同学的选择而选择,勿操之过急,也忌坐以待毙。最关键的是自己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适合的是什么。适当地抓住时机,去争取自己所想要的机会。总而言之,须慎重择业。
  (三)正确引导,灵活择业。
  一方面,学校在该专业学生择业之前应给予正确引导,灌输择业及就业的相关知识,分析就业前景及就业广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以免造成期望过高及择业方向古板单一的局面。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特别是根据社会市场的变化注入新鲜、适应性强的动态信息,保证学生能根据社会的动态变化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增强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四)保持平常心态,享受工作的乐趣。
  有些人员会对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抱怨,认为这份工作不是她们当初所想象的那样。其实这很正常,理想和现实很难保持一致,理想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本质有所分析,做足心理准备。既然是工作,那必然会有计划和变化。有的人抱怨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而有的人却抱怨工作千变万化而常常遭遇意外情况。这时候处理的关键就是平常心态的培养,以平常心去对待工作,积极地适应工作,积极享受工作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军.用数据简捷、直观地说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N].中国民航报,2009.7.7.
  [2]何星原,陈冰,筱川,范超.看上去很美――聚焦中国高校空乘专业[J].高校招生,2002,(03).
  [3]屈静.结合行业特点,试论空乘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侧重点[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01).
  
  本项目得到湖南省教育厅科研立项资助,立项编号:09C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7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