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数学教学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云霞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较高,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由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呢?我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课堂效率
  
  1.抓教材处理。
  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教师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才能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抓知识形成。
  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课堂练习,暴露学生的存在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结遗留下来,典型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充,注重实效。
  4.抓解题指导。
  教师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而且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教师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而且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解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5.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6.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表达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教师应让善于思考而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原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是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1.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其次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应进一步地从不同的方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保持其创新行为。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教师要特别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教师应让学生养成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
  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教学生学会“复习”。
  “温故而知新”,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有多种,教师可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试复习等。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9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