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创新思维的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静

  摘要: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阐述了一些具体的培养模式,包括发散思维的培养、辩证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的培养和抽象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思维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1.前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独创性,注重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的使用,对传统教育是一个补充。创新思维教育结合了学生思维结构的设计和开拓,为创新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中学的传统教育理念以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为侧重点,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将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混为一谈,没有制定具体的措施去保障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若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发展和提高,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就能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理念和方法,进而拥有创新能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
  
  2.1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决定着思维的整体走向,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1.1培养多向思维
  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要增加各种视角,通过破除思维定势来扩大思考范围,将对象放到更深远的背景中考察,才能发现其更多的属性。培养多向思维的前提是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中学物理的不少知识点存在着内在联系,如电磁波和机械波的传播规律类似;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来自于外力的作用,外力的累积影响到物体的动量,而物体能量的变化来自于力在空间上的积累,等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有机联系,遇到与力相关的题目时,学生的思维角度就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动力学方向、动量方向和能量方向来进行思考,从而使思维具有更大的广度。
  2.1.2培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属于发散思维中的一种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中学生惯常使用的模式是正向思维,思维定势使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注重逆向教学,鼓励学生逆向思维,从现有的物理教材中提取和发掘逆向思维因素,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用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而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2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既关注事物的对立又关注事物之间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还注重事物间相互转化规律,能同时客观地看到事物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2.1在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二分法客观地观察事物,兼顾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并注意事物之间在某种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比如,物理学中的“质量互变律”体现出物质的质和量间的对立与统一,“对立统一”的思想方法把客观事物联结成有机的整体。在中学物理授课内容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类对光学现象的认识发展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在牛顿时代,光的“粒子说”是科学界的主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光是粒子的一种,使用此观点能够圆满地解释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但是此观点却与光的波动理论存在矛盾。而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干涉、衍射的理论大大支持了光的“波动说”,可是“光电效应”理论又使光的“波动说”陷入困境。直到爱因斯坦提出光的“两重性”,即光是波,同时也是粒子,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这样的物理史实能够充分体现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2.2.2在习题中培养辩证思维
  “整体法”与“隔离法”是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隔离法的应用更为广泛,是学生解题时常常使用的思维方法。隔离法的优势是能从众多研究对象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主要对象,将这几个主要研究对象单独提取出来,使其他因素造成的干扰尽可能减少,从而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变得明晰,物理模型的建立也变得相应容易。但“隔离法”的劣势在于人为地割裂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使人难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把握和宏观认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树立整体观,才能全面把握所研究的对象,抓住事物局部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对“整体法”与“隔离法”在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均要有所侧重。
  2.3直觉思维的培养
  直觉或灵感指的是人经过对难题的冥思苦想后,常常会在某个瞬间产生顿悟。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2.3.1重视经验的积累
  人的经验是产生直觉的前提条件,思维主体的已有知识结构与知识内容是产生直觉的客观基础。对某领域的问题产生直觉有赖于丰富的经验和对相关知识的透彻理解。在物理授课进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及典型问题的透彻理解。
  2.3.2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直觉是已经内化的知识与所面临的问题互动之后的结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直觉时,会感到思维的过程很简略,没有意识到很多细节,原因是学生的思维是组块式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基本知识点的教学,使学生对基本问题的解答方法能熟能生巧,在对物理知识比较和归类的过程中形成组块式的知识结构,从整体思考问题,在本质上把握问题。
  2.4抽象思维的培养
  为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应在教材的讲授中突出物理知识体系的结构,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进行各个章节的结构与系统的构建。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结构,配合动手实践操作来培养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在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方面,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综合训练学生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借助充分的形象化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模型、示意图等,在学生的认知领域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教育的采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必然趋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授课进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马.创新智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高亮华.改变21世纪的科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