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不良学习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明

  小学生升入初中以后,不仅学习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初中生年龄偏小,学习经验不足,一般尚未掌握系统的学习策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跟学生的接触中,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优秀生与学困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
  品学兼优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自我意识,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1)愿意学习和主动学习,对功课决不草率应对,能与老师的“教”紧密配合;(2)能有效地利用时间,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有问题立即质疑;(3)一贯性地勤奋刻苦,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基础知识扎实、牢固;(4)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勤作笔记,有学习自信心;(5)具有高效的学习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能充实自己的学习经验,举一反三能力强。
  而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1)对学科没有兴趣,缺乏自制力。他们的兴趣便转移到课外,如篮球、电子游戏、武侠小说、动画片等上,学科学习的兴趣降低,动力不足,导致学科成绩下降。(2)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时常处于失神状态,在家里做作业、复习也是这样。(3)思维质量不高。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懒于动脑,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上课时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被动接受老师提供的现成答案,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学习停留在机械记忆的低水平状态。(4)学习缺乏激情。学习过程消极、被动、死气沉沉,没有一点劲头,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甘居下游。
  
  一、原因
  
  那么,致使初中生不良学习行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家长。从上述调查分析看,真正影响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并不多,而像动机、兴趣、情操、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如何,忽视的恰恰就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尤其是在分数上比来比去。近几年提出给学生“减负”,而家长偏偏在给孩子“加负”,买大量的复习资料,让孩子做大量的习题,给孩子请家教,这又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另外,家长的不良个性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有些家庭父母离异;有的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有的父母好唠叨;有的父母焦虑、易怒、刻板、偏执、多易、情绪不稳定、粗暴等;有的父母整天耽于麻将,对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什么都大包大揽,结果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缺乏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毅力。所有这一切都对孩子的学习有着严重的影响。
  2.学生本人。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学习的动力在于其内驱力在起作用,学习的内驱力又来自于学生对于学科学习发自内心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非常强,但在学习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1.学习目标不明确,既无远期的目标,又无近期目标。2.学习无计划,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3.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争先的意识和勤奋的劲头。4.意志力薄弱,一怕苦,二怕累,心理脆弱,抗挫性差。5.学习起来比较懒惰。只依靠老师或别人解决困难,自己不去想办法解决。
  3.社会。当今社会,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的诱惑非常多,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已经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倾斜,甚至扭曲。这势必也会对当代中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社会上招聘对于高学历的要求,使家长和老师也把他们的目标定位在考大学上;教育评价仍然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学校仍旧实行应试教育。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加重了他们的学习困难。
  
  二、对策
  
  针对初中生在学习行为中表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我认为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去矫正:
  1.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一个学生之所以有不良学习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者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他们存在的问题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而不应当有了问题就无情讽刺,造成师生关系的冷淡、隔阂。班主任只有找准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寻找亮点,长善救失。有不良学习行为的学生之所以被称为“不良行为学生”,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许多缺点,而他们往往毫不在意,但是对于不良学习行为,学生不要认为他们是铁板一块,不可救药,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注意“长善救失”,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在转化不良学习行为学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极为重要。
  3.严爱结合,耐心细致。“严”是教育的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有不良学习行为学生要求要严,“严”不是严厉,不是暴风骤雨,不是闪电雷鸣,不是无理谩骂,而是严格培养标准、不降低要求,要求他们做到的必须做到。当然,教师在要求的同时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使他们心悦诚服,做到了就及时表扬,接着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做不到不迁就,批评时就批评。
  “爱”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热爱学生,以满腔热情去关心和爱护学生。作为人,必然有所不同,要常找他们谈心,了解其内心世界,告诉他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开导他们,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激励起他们冲破困难的信心。在他们取得成绩,哪怕只是取得一点成绩时,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耐心”是教育的途径。常言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对于智力、成绩、行为习惯均在其他人之下的不良学习行为学生,教师尤其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不能因其不懂而不讲,不能因其对新知识接受慢而不管,不能因其屡教不改而不教。相反,教师更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有不良行为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其奉献为人父、为人母的爱心,并且耐心地对其进行指导教育。
  “细”是教育的关键。“细”就是对有不良学习行为学生的教育工作要细。要细致地观察有不良行为学生在课堂上、课间10分钟活动的表现,更要细致入微地分析造成有不良行为学生表现不好的种种原因,细致地对其进行指导、鼓励,使其正确认识自己,丢掉自卑观念,产生出一种“赶超”意识。
  我相信,通过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辅导和学生本人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努力的进取,在初中阶段,这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这些不良学习行为一定会改变为积极的学习行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3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