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母语迁移与大学英语写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彦

  摘要: 语言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因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就出现了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习惯性地用汉语进行构思和写作的母语迁移现象。本文首先对母语迁移现象和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而后阐述了如何发挥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正迁移和消除其中的负迁移的策略和技巧,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母语迁移大学英语写作原因分析消除策略
  
  1.前言
  
  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理论中。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体现在二语输入的理解过程中和二语输出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而且对学生的二语习得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早在19世纪,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对母语迁移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开始对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探讨。
  
  2.母语迁移的界定和分类
  
  2.1母语迁移的界定。
  “迁移”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习者在二语学习中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借助母语来学习第二语言而出现的语言现象。
  语言学界对语言迁移理论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才盛行起来;许多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母语迁移的概念都进行过界定,如James,H.Ellis,Dechert等。但这其中,笔者认为,Odlin(1989:27)对母语迁移的诠释则更为全面、准确。他认为,迁移就是指目的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
  
  2.2母语迁移的分类。
  语言迁移是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行为主义认为,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养成的习惯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帮助或妨碍作用。换言之,当母语的模式与第二语言的模式相一致或相似时,就会出现语言的正向转移(positive transfer),即“正迁移”,它是有利于目的语学习的迁移,通常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反之,当母语的模式与目的语的模式不一样,这时借助于母语模式来学习目标语就会产生语言学习中的负向转移现象,即“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
  
  3.母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正迁移
  
  德国著名英语教学法教授Wolfgang Butzkamm认为,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门外(郭铭华,2002,(2):24-27)。因此,对于汉语母语的迁移现象,学习者既要意识到它对英语写作产生负迁移的必然性,又不可否认它的正迁移作用,而是应积极对待、充分利用,以此来帮助自己进行英语写作。语言学家Stern在其著作《语言教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中提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常常把早已熟知的L1的知识作为参照物。据此,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教师应给学生指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Stern,1992:284)。”因此,中国大学生的汉语能力的高低对英语写作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汉语词汇、语篇能力及写作水平对英语写作正迁移性最为显著。
  虽然二语写作在策略上、修辞上、语言上与母语写作有重大区别(Silva,T.,1993:657)。但是,新行为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经过模仿(imitation)、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和实践(practice)后养成习惯的结果。所以,只要学生能准确把握汉语与英语二者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通过对汉语语言规则和思维方式的模仿,就可以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促进英语写作。笔者认为,就写作而言,母语在英语写作中的正迁移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方面。
  
  3.1词汇正迁移。
  从语义层面上来看,英汉词汇存在正迁移现象。首先,汉语中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英语当中的类似情况也是不胜枚举的。例如:“灿烂”汉语中意为“华丽、绚丽”,“形容事情或事业辉煌、美好”或“形容人面部表情好”。英语中的“brilliant”意为“极为明亮的”、“光辉灿烂的”或“令人钦佩或赞赏的”(张芳杰,1984:678)。再者,从上面的示例中也可看出,汉语“灿烂”与单词“brilliant”的语义是相同的,因此母语中的绝大多数词汇在语义上均可以在英语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单词,即词汇正迁移。
  
  3.2语法正迁移。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东西寥寥无几;但没有词汇,人们则根本无法表达任何事物”(Wilkins,1972:111)。语法在语言学习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是构成语句的重要纽带。通过对比和分析发现:汉语与英语语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如英语中的一些基本句型结构和汉语有许多相似之处。汉语中的五种基本的句型结构英语中也有。如汉语中的“主+谓+宾”结构,英语中也有“S+V+O”等。
  
  3.3修辞正迁移。
  汉语母语和英语在修辞类型法及其效果上有许多共性。在修辞类型中都有如比喻、拟人、借代、拟声、夸张、委婉语、矛盾等修辞手法。其次,修辞效果也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以及帮助作者更为清楚、准确地表达自我,英汉文章和写作中常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对汉语母语修辞的掌握对英语修辞的习得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4.母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因受母语的干扰,往往用汉语思维和组织文章,忽视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英语写作中出现大量的汉语负迁移的痕迹,造成许多错误。母语负迁移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三方面在英语写作中尤为突出,其具体表现如下:
  
  4.1词汇负迁移。
  4.1.1词语搭配不当
  有许多在汉语中搭配恰当的词或词组,但是英语中不一定适用。如“学知识”,学生会译成“learn knowledge”。“knowledge”意为“a process of learning(学习过程)”,显然,“learn”(学习)不能与“学习过程”搭配。而应译为“get/obtain/acquire knowledge”。再如:“He don’t good at sports.”相当一部分学生只知汉语中“擅长”是动词,而忽略了在英语中该词的对应表达有两个。一个是静态的“be good at”,另一个是动态的“do well in”。他们常常将二者混淆,故有以上错误。
  4.1.2词语误用
  在母语和英语中都有一词多义现象。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表意有很大差异。而学生习惯性地从母语的角度思考,把内容直译出来。如“接电话”往往译成“receive a call”,而正确的表达应为“answer a call”。
  4.1.3词语的色彩混淆
  学生在学习单词时,一般只停留在对单词词义的记忆,缺乏对英语词汇语体色彩的认识和把握,从而造成了用词失误。如“政治家”可以译为“politician”和“statesman”,但两者的语体色彩明显不同。“politician”含贬义,多指“政客”;而“statesman”意为“政治家”,是褒义词。又如“影响”在英语中可译为“affect”和“influence”。但前者为贬义词,而后者是中性或褒义词。

  
  4.2句型结构负迁移。
  虽然英汉句型中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基本句型结构,如“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等,但因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上语序的不同,往往会造成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痕迹,尤其是状语在汉语与英语中的位置差异明显。具体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汉语中的状语放在句首,而英语中却将其置于动词之后或句末。(2)汉语中,如果句中同时出现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则时间状语放在地点状语之前,而英语中如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同时出现时,二者都放在句末,且地点状语放在时间状语之前。(3)对于时间状语而言,汉语中表述顺序分别是年、月、日、星期、时、分、秒;但英语中的顺序是时、分、秒、星期、日、月、年。(4)对于地点状语而言,汉语中大地名在前,小地名在后,而英语中与之恰恰相反。例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作文中学生会表述成:“In 2008,May 12th,in our country’s Sichuan Province,Wenchuan County,happened a big earthquake,measuring 7.9 on the Richter scale.”而根据上述规则,其正确的表达为:“At 14:28 on 12 May,2008,a massive earthquake struck Wen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而学生因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直接把汉语的语序移植到英语当中,忽视了英汉习惯表达方式。
  
  4.3文化负迁移。
  在跨文化交际和二语习得中常常会出现文化负迁移现象。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明显。学生如若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极有可能造交际失误。如汉语谚语中说“爱屋及乌”,英语中却表达为“Love me,love my dog.”。再如:汉语中的“亚洲四小龙”,在英语中不能译为“four Asian dragons”。虽然“龙”在中国是权贵和吉祥、成功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凶残可怕的恶兽,它是灾难的象征,含贬义。因此,这样的表达会使西方人对“四小龙”产生误解。“亚洲四小龙”在英文里的正确表达是“Newly Industrial Economics”,或“Four Asian Tigers(亚洲四虎)”。因此,忽视了英汉文化差异就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准确传递信息。
  
  5.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的策略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母语迁移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母语迁移,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5.1积极发挥母语正迁移作用。
  根据许多国内外有关母语迁移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完全摒弃母语来进行英语写作的做法是错误的。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作为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参照物,是无法将它完全抛开的。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母语,帮助学生掌握母语正迁移与英语表达的同一性,充分发挥母语在词汇和语法及修辞方面的正迁移作用。不仅如此,还应突出母语正迁移因素,反复操练,使学生能尽快掌握正迁移规律。
  
  5.2充分利用精读教材,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较为便捷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课堂精读教学及其材料,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尤其是积极词汇和短语进行示例讲解,力求使学生对其能举一反三,熟练运用。如课后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以写日记或作文的方式恰当地运用于文章当中。这样,不仅对其起到巩固作用,而且通过此种写作练习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5.3鼓励学生发现英语句型,操练英语句型。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精读课文寻找典型的句子,并进行句式结构分析。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教材Unit 2中的Section A,通过认真学习,学生共发现了三个典型句型。如:“It is a relief to know that life/fate eventually/at last gave sb.sth.it had earlier denied him/her.(令人宽慰的是,生活/命运最终把某人先前没能得到的东西给了他/她)”通过学习,教师可让学生举例来掌握此表达方式。通过此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对英语学习的恐惧,使学生掌握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提高其英语句式表达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5.4强化仿写,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仿写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要使英语文章写得成功,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就必须模仿。但应注意的是,既使是模仿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也应对文章的内容、语篇结构、写作技巧进行系统分析,以使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文章结构、上下文衔接等技巧,为学生写作提供技能和方法。
  
  5.5强化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每种文化都有其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忽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的了解,往往会造成理解错误。因此,强化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对减少和避免表达失误具有积极意义。强化文化背景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可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书面文化背景知识材料,或在课前播放相关的背景知识影像,或在网络上进行搜集等,以此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他们的文化常识,为准确表达自我及写作目的做好铺垫。
  
  6.结语
  
  本文通过对母语迁移情况的分析,对母语迁移与英语写作之间以及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策略的论述,进一步来帮助学生了解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在英语写作中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极力抑制或消除母语的负迁移,进而为全面其英语写作水平提供借鉴,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Terence Odlin.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24-27.
  [3]Stern,H.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84.
  [4]Silva,T.Toward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inct nature of L2 writing[J].TESOL Quarterly,1993,(27):657.
  [5]张芳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M].1984:678,(修订版第3版).
  [6]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4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