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买丽娜

  摘 要: 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宋词的教学审美功能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引起审美学习兴趣;营造情境,创设课堂活动,在想象和联想中展开鉴赏;知人论世,提高文学素养,获得真挚感动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宋词 审美教学 兴趣
  
  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环境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都对教育进行了整体性、突破性、根本性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越来越需要借助于美学研究的成果来不断研究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以使各种教育活动诗化、艺术化、审美化,给受教育者带来审美愉悦和美感熏陶。宋词作为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和代表,更是承担审美和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但是,有些教师没有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用机械的教学方法作单调枯燥的分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词,或只顾讲清词句大意,或只顾简单交待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词的艺术特色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大阻碍了学生对宋词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面对种种问题,专家们曾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用多种方法使学生有效地、尽量主动地获得审美感受,从而学会应用所学知识鉴赏宋词,但是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也还处在摸索阶段。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谈些认识。
  
  一、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引起审美学习兴趣
  
  古典诗歌离现实有一定的时代距离,古代社会的时代背景不同,作家的写作线索模糊,古人的生活状态及其生活情趣、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与现代人都有差别,因此宋词的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对宋词学习不感兴趣就是因为并没有领略到作品内涵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乐趣性,觉得学习过程太贫乏、太单调。
  从观念上看,宋词是对生活审美化的追求、对人生真谛不倦的探索和对现实生活理性的超越的作品,学习其深刻的思想和升华的精神不仅对学生是有益的,而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很接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成熟年龄的提前,他们对于宋词当中的很多主题是有着先验体验的,只是限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往往很难体会到。比如说,抒发儿女之情,表达了文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沉迷的词作,显示着作家对生命的感性体验,对人性人情的尊重和体味,这种感受在青春期的学生同样会有。情到深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相思时他们受尽折磨,“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离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思念时,“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在宋词的天地里,人生以情感化的方式展现着欢乐与痛苦、希望与绝望,这些情感一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宋词中聚散离合的恋情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人生的悲欢得失,虽然在整体上仍不出风云月露、郎情妾意的范围,但是却渗透了理性的色彩,其中熔铸的不仅是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悲,更是对聚少离多的人生无奈的深刻体味。这些都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把握。感悟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生活的理性化的态度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是有着一定帮助的。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口,揣摩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饱尝各种角色的体验,联系学生既有的阅读积累、生活经验,把学生的兴趣点和文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只有被文中的某些情节感动,也就是与自己的生活产生获得共鸣时,他们才会主动去发现感兴趣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享受,为学生的灵魂注入精神营养。
  
  二、营造情境,创设课堂活动,在想象和联想中展开鉴赏
  
  教师应该根据宋词作品的具体特征,研究诗歌的欣赏角度,了解诗歌欣赏的具体路径,通过音乐、美术、话剧等多种艺术手段营造情境,使学生在想象和联想中展开鉴赏活动。我们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感受:讲得多,诗歌的味则太淡,讲得少,味是浓了,只怕学生体会不透。由此看来,只靠常规教学的讲解,想让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优化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无疑是挖掘诗歌意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1.调动多种方式,营造情境。诗歌语言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在审美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那些富有色彩、音响、形态特征的语词和精彩的比喻象征,联系他们今日获得的生活经验与认识,调动视、听等多种感官,让他们从貌似无声无色的文字中看到、听到有声有色的形象。视听材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手段。配乐朗诵、幻灯和录像,让历史上的自然景物和人物形态通过图像的配合、色彩的变化,就更直接、更真实、更生动形象地诉诸学生的视觉,再加上感情到位的朗诵,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起审美感受。
  2.要在优美的意境中展开诗意的想象。叶圣陶曾说:“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有了听觉的感受,还要进一步从视觉形象上入手去把握,最好的方法就莫过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使学生进入审美意境当中。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个新的形式。”[1]他认为,想象区别于联想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创造性。想象可能从整部作品的意蕴中产生更多的创造意识,即在想象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加工改造。可以说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宋词教学的审美教育,同样也可以凭借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第二层次:再现形象。
  张玉能先生说:“在阅读、朗读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想象和表象的运动来创造好的形象,使形象历历如在目前,这样就可以进入审美意象的世界。”[2]因此,在宋词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发挥想象力,按照诗人所给的意象提示,运用各种方法,寻找艺术空白,启发学生想象,串通诗文跳跃处,拓展再现画面。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一文中写道:“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意识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名家所作鉴赏文字常常运用这种“还原”手法。《宋词鉴赏辞典》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赏析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案”一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位“惊”字意味。可以先作一比较:将“惊涛”换为“怒涛”或者“巨浪”效果如何?再研究该字本意:“惊”乃“马受惊吓”之意,“惊马”的猛烈迅疾和势不可当我们都曾见过,当江涛如“惊马”时,那种狂暴那种雷霆万钧的力度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如此,可以想见急浪拍打江岸的气势,使学生进入词境中体会到其中的意韵之美。真正意义的诗歌教学,应当重视诗歌文本的内在肌理,严防追问“僵死的意义”,决不使宋词鉴赏停留于“悲苦”、“欢快”、“浪漫色彩”、“现实主义”之类的词语上。宋词鉴赏应该通过对诗词语言、意向、节奏、韵律的把握去体味其中细腻幽微的情感和意蕴。充满情趣的想象力不可或缺,学生“看”到了这一切,便会悟及诗中意境的实质。
  3.以旧联新,获得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以旧联新”的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启发学生联想,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三、知人论世,提高文学素养,获得真挚感动
  
  方智范、邓乔彬等人提出:“以审美经验为本的鉴赏式批评,也可以从品评具体的作家作品入手,来体现批评家的批评观念和理论主张。如在古代词学批评材料中,我们看到陆游以‘天风海雨逼人’[3]评东坡的豪雄词风,清代谭献借‘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复堂词话》)状浑雅词境,其中包含着一种理性评价和价值标准,而那种侧重感悟与体悟的艺术审美精神,形象化的评点方式,又把读者带入了可以意会,而难以词达的境界,通过美感的导引,让读者去发现美,把握美,对培养读者的审美悟性和机趣不无助益。”[4]所以让学生品位宋词,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词写作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词内容的基本情调,有了审美经验学生才能掌握。
  任何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形成,都和他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抛开作家所生长的社会环境去评论他的作品,这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以辛弃疾词为例,之所以犹如神龙摆尾,不主故常,“莫知其所出,莫知其所入”,随所变态,这和他坎坷的人生遭际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和整个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妥协投降的朝廷风气是分不开的。周济评辛词:“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指的正是这点,这也正是辛弃疾超出其他文人的地方。两宋一般词家,他们所写的战争词,或写别人的战争经历,或写自己的理想愿望,都缺乏切实的战争体验,只有辛弃疾所写的战斗,是自己切身的经历;所写的豪情,是他在战争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因而,辛弃疾词中的豪言壮语,是用杀敌报国的刀光剑影描绘出来的,是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熔铸出来的,而不是“吟诗作赋北窗里”,搜索枯肠雕饰出来的。所以周济说:“后人以粗豪学稼轩,非徒无其才,并无其情,稼轩故是才大,然情至处,后人万不能及。”(《介存斋论词杂著》)让我们把他和苏轼作一比较,这样的认识就会更明确。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是这样区别苏辛的:“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词从苏轼开始发生了重大变革,他不仅在词中大力描写自己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游猎等生活场景,而且注重向内心世界的开拓,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思索,流露的是一种乐观、旷达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而辛弃疾较苏轼则更进一步,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的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开始和诗一样,可以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词风远比苏轼更加激越豪迈。苏轼在词中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种“任运随天,随世浮沉”的宿命论思想,其基调始终保持在达观、适运这样一层平面上。可辛弃疾就不一样了,他的词中暗蕴着一股不屈不挠的刚健豪气:“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苏轼也曾向往雄姿英发的周郎,但想得更多的却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那是文士常有的伤感;而辛弃疾在凭吊赤壁时,却是“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月・赤壁》),则显露出英雄壮士、血性男儿的本色。应该说只有到了辛弃疾那里,豪放词派才最终形成。他把民族矛盾的烽烟血泪、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屈辱和爱国之心抑郁不舒、壮志未酬、沉痛苍凉的心境熔铸在词中,词的面貌全变了,它和诗一样,真正变成一种“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的抒情文体,把豪放词的创作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境界。
  在词作中抒发感情是诗人写作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融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就很难真正领悟宋词的意境。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作恰当的介绍,一定要把握住度,要有效。宋词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的读懂一首作品,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介绍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上。
  词是一种充满神性和灵性的诗歌艺术。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指引,学生一下子是很难把握的。宋词教学与其说是知识传授,不如说是个体生命之间的心灵交流,所以,作为审美中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上,引导学生以赤子之心融入诗歌的境界和氛围中去,理解诗人的境遇及其对天道与人道的体悟,寻觅现实生活中所残缺的人性、人情美。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8.
  [2]张玉能.美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陆游.跋东坡七夕词后.渭南文集,卷二十八.
  [4]方智范,邓乔彬.中国词学批评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6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