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金娥

  一、研究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因此,中职生是我国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05年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快车道。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在校人数和普通高中的人数大体相当。然而,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普通高中大量扩招,致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严重滑坡现象,这主要体现为生源质量差。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落榜生,学习基础差,英语水平尤其低,厌学情绪较浓,自卑心理严重,自我效能感极差。因此,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佳、一线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的现实与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之间已经形成了较突出的矛盾。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不断接轨,我国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进口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生产软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这对一线劳动者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事实上,大部分中职生英语基础极差,对英语课兴趣索然。可见,在当前的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师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针对实际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因材施教,真正促进他们的发展,实现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获取特定目标活动的能力的信念或信心”。自我效能感不是一种技能也不是个体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具有下列功能:一是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趋向和目标选择,即个体选择哪种活动取决于他对面临的各种活动的自我有效感;二是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在从事目标活动中所花费的努力和面对逆境的坚持性,高自我效能感会使个体在活动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并持之以恒直至实现活动目标,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稍遇挫折便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半途而废;三是自我效能感通过归因影响个体的认知: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够,这些不同的认知进而又影响个体的动机水平;四是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从而又影响其后继行为。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观察学习、示范、模仿)、身心状态和他人的言语劝说等几种因素。个体成绩经验是最强大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个体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就越强。同时,当个体观察到与自己情况相似的人成功能够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而看到与自己类似的人失败,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情绪状态也影响人的自我效能感,如人在焦虑、抑郁或悲伤时的自我效能感就不像在情绪状态积极、心境好时那样高。另外,个体常会从他人那里接收到一些说服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是积极的,就可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当然,这些信息不是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是通过个体的认知间接地影响其自我效能感。个体在评价自我效能感时会权衡各种因素并将它们结合起来以形成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中职教学的启示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研究成果启示我们,提高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学生自我认识和学习状况的前提。因此,为了改善中职生自我效能感低、学习效率不佳的现状,广大中职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个体成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并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只要两三个月里不能看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鉴于中职生的英语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年级、性别和英语成绩水平都有着极显著的相关,中职英语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他们都尽可能地受到最适合的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惟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特别是弱科生的自我效能感,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2.树立典型榜样,教育学生要善于悦纳自我、合理比较。
  中职生往往因为自己没考上普高而自卑,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处处拿普高与中职学校相比,主观地、固执地认为中职不如普高好,中职生比普高生低一头。这是中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替代性经验也是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学生宣传职校英语弱科生学习成功的范例,使学生对自己的成功有信心。同时,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中职与普高是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具有可比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优势、扬长补短才是明智之举;还要教育学生不仅要重视横向比较――与别人比进步,更要学会纵向比较――与以前的自己比。因为超越自己才是最大的进步。心态调整好了,才会有努力学习、不断追求进步的心理基础,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3.重视学习归因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通过归因影响个体的认知,进而又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动机水平。中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指导他们尽量作成功能力、方法归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避免消极的归因(如将失败归于能力低,将成功归于运气好),逐渐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教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的成功,不断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不断搞好学习、把成绩提上去。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个体身心状态和他人谚语劝说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中职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因而对英语学习怀有较深的焦虑感,在英语学习上往往知难而退。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理解并相信:英语是一门语言,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他们先前学得不够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学好而是因为他们没好好学。语言学习是一种需要耐心与毅力的活动。要学好英语必须持之以恒地用心去学才行,不能期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同时,学英语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学习语言技能;仅仅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来读、写、练、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英语听说练习与实际应用。边实践边学习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的规则与特点,从而逐渐摆脱汉语的思维模式,形成用英语思考的好习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研究证明,学习归因与自我效能感通过学习策略对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学法指导非常必要。教师要帮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不同学科的学法是不一样的,需要不同的技巧。当然,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更要让他们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自己既然已经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后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行!因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动性的基础,个体只有在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产生自己所期待的结果时才可能有战胜困难的动力。
  6.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习环境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有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教师要尽力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一方面,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的积极认可与真诚关怀是提高学生自信、实现自我认可的有力支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当其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积极帮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殷切期望、真心关爱。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努力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良好班级氛围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要比任何口头说教更有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7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