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谈学生文化意识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莉娟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语言教学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本文指出了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高专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办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网络时代的到来,这一切使得我国与国际间的交往
  越来越频繁,英语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高职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在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既传授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又培养较强的应用能力。2000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根据这一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教学。“现代语言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语言学习者学会语言,理解认识了该语言的文化,那么就会具有文化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也理解英语文化。
  
  一、英语教学与文化意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美国现代语言学家萨尔(Edward Sapir)说过:“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文化已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就是理解一种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文化碰撞不可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要避免犯文化错误和消除交际障碍,就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中西文化在学生的意识中融合,尽量减少文化冲突,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在传授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增强对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拓展国际视野。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使用外语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如果人们在交流时对有些词所折射的文化全然不知,忽视它们的差异,那么其交流一定会受到阻碍。在高职院校中,课堂就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场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渗透有关的文化知识的教育。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文化意识是指在文化的知识、理解、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atford指出:“Meaning is a property of a language.”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1.文化意识渗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
  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根据话题、场景、文化背景使用得体的英语,才能理解英语所蕴藏、承载的社会文化。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2.文化是语言的支撑
  学语言的本质应该是学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以文化为支撑的。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要以学习这个语言代表的文化为支撑。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英语作为最国际化的语言,其学习者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跨越国界和跨越文化的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英美文化的学习,把英语学深学透。
  3.两种文化的互动有利于跨文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能让他们理解英美文化,更得体地运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还有助于学生将本族母语文化与英美文化进行比较,重新审视母语文化。因此,在教学中鼓励两种文化互动,既要让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吸收和借鉴英美文化的精华,也要输入和输出母语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实现跨文化教学。
  
  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及学习状况可看出,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不容乐观,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学生不能较好地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礼节常识的了解不够等。目前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真正地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与用脱节。其次教师认识的局限、教材内容的局限、考试制度的局限等诸多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多年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把语法学习和词汇学习当作学习英语语言的全部。学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这是跨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异出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仅仅是表层结构的错误,而文化错误则意味着交际出现障碍。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手段,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跨文化意识。Seelye,H.N.(1989)在其著作“Teaching 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几个实际教学原则:(1)通过所教的语言了解文化;(2)使文化行为成为每课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3)让学生获得取得相应社会经济地位的能力;(4)让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文化均有所了解;(5)要认识到并非所有文化教学都要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们的行为是受其文化的影响,并应对其表示理解。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如:对比法、融合法、实物讲授法、讨论法、文化专题讲座法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词汇教学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理解词汇,把语言延伸至文化。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到:在中国,人们都喜欢数字six和eight,而西方人喜欢的数字是seven。在他们眼里,seven是个幸运的数字,seven又被称为lucky seven,但是thirteen是英美人忌讳的数字。对某些单词所带有的褒贬色彩,中西两种文化就反映出不同的含义。如ambitious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 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学生在学习词语的同时也对照了中西文化,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并且懂得了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了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二)听说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英语教学是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听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听、说是语言交际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特别是面对面的交际。因此在听说训练前,要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社会文化、历史风俗方面的知识,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听力理解障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如有一段关于“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听力材料将日本的盂兰盆节、墨西哥的亡灵节、西方国家的万圣节进行横向对比,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让学生领悟到即便是来自不同地域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往往也存在着相同的思想寄托与情感需求,而他们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思的方式却又都带上了各自文化的烙印。要求学生认真听,大胆模仿外国人地道的语音和语调。而英语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英语素质,口语流利,语音语调准确,并且有丰富的英语知识,要善于用英语组织教学,做到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英语听说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各种积极有效的听力策略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在阅读教学中,文化背景差异越大,在阅读时理解原文的障碍也越大。教师在阅读课时应加强风俗、文化、宗教等的介绍。师生可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信息,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进行跨文化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建立世界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现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取自英美国家,因此只有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下,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内容,增强语言功底。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布置不同程度的英文原版读物,特别是文化方面的书籍杂志,使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全方位地吸收跨国文化养分,积累异国文化的相关知识,为外语的流利使用奠定基础。
  (四)用英语思维来写作
  文化的差异性还体现在各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无论是词语内涵,还是句子结构、顺序,都有着很大差异。正如英国文学家斯威夫特(Swift)所说的:“把合适的词放在合适位置上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为此,对单词中所出现的大量同义词或近义词,我们从其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说明其异同,以便学生领会并能运用。避免汉式英语的最好办法是用英语思维。用英语思维就要熟练运用大量的语法规则、句型及惯用法,用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多写多练习,敢于动笔,勤于表达,使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语言学习。
  (五)多途径和多渠道地输入跨文化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毕竟有限,更多的文化知识要靠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学进行积累。学英语一定要读原著小说,看原版电影,听原版录音,唱原版歌曲。因此,从思想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使他们自主地去比较、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
  
  四、结语
  
  胡文仲曾经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学习英语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应用英语时才能遵守英语语言规则和文化规则,进而能逐渐地实现英汉规则的得体转化。作为英语教师,尤其应把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步贯穿在语言教学之中,重新审视母语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和跨文化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Carley H.Dodd.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ifth ed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8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