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护生临床实习中社会化过程教育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庄梅芳

  摘要: 临床实习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规范日常行为,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护理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确立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动态性的护生社会化目标,使护生通过临床实习这一社会化过程,强化自我意识,培养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竞争性、创造性和灵活多变性等能力,使之由适应社会到立足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实现护生的自我价值,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护生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1]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是每个人必须终生研究的课题。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为当代职业学校学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每个人不仅要适应社会,而且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必须不停止地进行社会化。护生临床实习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取得社会和群体认可,获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成为真正合格的护士。因此,临床实习不仅仅是护生学习护理技能的时期,更是确立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获得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护生临床实习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
  1临床实习的最终社会化目标
  人的社会化都有一定的目标,每个社会也总是依照一定的目标造就其成员,但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共同的,即培养社会的合格成员。当代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各种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变化,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社会的发展不断为人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内容,社会对角色期望的变化更是前所未有。卫生职业学校培养的护生要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要求,护生临床实习的社会化目标就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性和动态性,其目标应定格于自我意识的强化和社会角色获得能力的增强。通过临床实习的社会化过程,使护生具备主体性、独立性、竞争性、创造性、灵活多变性等能力,能根据社会变化的内容及特征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由自立到自强,由适应社会到立足社会,由有所作为到大有作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和谐共融,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临床实习的社会化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至各种思想观念都包括在其中,[2]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生活技能的社会化、社会规范的社会化、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的社会化等内容。
  2.1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确立人生信念。
  每个人的生活目标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塑造的。人生信念的确立,实际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当前我国社会还处在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出现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经济多元化的出现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变得复错综复杂。护生从学校进入临床,面对开放多变的社会环境会自然地开始思考一些人生问题,诸如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应该追求些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针对这些问题,帮助学生确立人生正确的信念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临床实习前,学校组织实习前系列教育,有组织地进行爱岗敬业的专题教育,用南丁格尔的事迹鼓励他们。二是下到实习单位后带教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为学生树立努力成材、乐于奉献的榜样;经常告诫学生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教她们如何与病人沟通,与病人建立一种平等、友爱的新型护患关系;注意培养护生的慎独精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清护理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逐渐热爱护理事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
  2.2基本技能的社会化――学会立身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护士应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知识,才能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并让患者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学会应对技巧,进而上升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因此,在临床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对护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阶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阶段。护理工作任务除配合医疗执行医嘱外,更注重病人的心理变化、疾病预防及康复指导。在临床实习前,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岗前培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和操作比赛。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要认真传授护理操作技术经验,指导护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其整体护理观,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带教老师要培养护生多观察、勤思考,努力学习与病人正确交流的技能。实习单位要安排护生学习健康指导、练习书写护理病历及参加护理查房等内容,给学生以全方位的锻炼机会,使其得到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全面提高。通过临床实习,使学生真正懂得知识就是力量,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社会和未来;使学生学会立身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2.3社会规范的社会化――养成良好的护士行为规范。
  护士行为规范包括护士应履行的职责、应执行的规章制度及言行举止、礼仪规范等。护理行为规范的早期养成对今后事业的成功将奠定良好的基础,许多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往往不注意行为规范的养成,致使走向工作岗位后虽有一定的护理技术,但执行规章制度不够严谨,言谈举止不完全符合职业要求。养成良好的护士行为规范,除了在校期间学习护士礼仪、伦理、心理、社会等课程外,在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护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能一丝不苟执行规章制度及医疗常规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做到谈吐文明、举止大方、仪表端庄,达到护士职业的要求。
  2.4社会角色的社会化――准确定位护士角色。
  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与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护士这个角色也不例外,它有一整套特殊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名护生,首先要准确认知护士角色,才能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其次要有适合的期望值。护士作为社会人,被赋予了按照这个角色所规定行事的要求和期望。护生不能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这一要求和期望,否则一到临床可能引起很多苦恼。护生进入临床时,对社会往往估计过高,对一切不免理想化。当受到委屈、不被病人理解或遭到非难时,很容易对自己选择职业的理想发生动摇,或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发生矛盾心理。此时带教老师要把她们看成一个整体,她们既是学习者,同时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思想的人,她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教师从各方面关心、理解和支持学生。[3]带教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专业素养的学习,更要增强学生承受挫折能力,让他们懂得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前进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4]老师要培养她们稳定而快乐的情绪和情感,培养健康的性格,用健康的心理指导自己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护士角色的期望逐步增高,培养护士角色变化的适应能力,使护生能及时调整自已的行为与之相适应,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这是护生今后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坚强内在后盾。
  3影响临床实习社会化过程的基本要素
  护生的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诸多要素构成,教与学是两个基本要素。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的作用上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远远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带教老师除了要具有较好、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外,更要有教书育人的理念,要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初次接触临床学生的首因效应作用,正如俗话所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因此,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要全身心地接纳学生,有意识、全面、全程地培养她们。同时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吸取精华,从护理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角色获得能力,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完成临床实习的社会化过程,并一步一步地为实现自已理想的人格、人生目标而奋斗。
  总之,临床实习是护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护理教育管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研究这个问题,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完善现行的护理实习标准。通过优化教育环境,调整教育内容,采取有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将护生的临床实习社会化内容列入考评范围,对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生实行双向考评,作为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实习生的重要指标,使护生在临床实习的社会化过程中健康成长,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护士。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54.
  [2]刘崇峰.社会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
  [3]李继平.临床护理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8,33(3):160.
  [4]张承芳.孙维胜主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