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袁 超

  摘要: 学校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解和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行为走入误区。本文就几个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中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 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省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许多高中生物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有的教师依然留恋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完全独立;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有的教师观念很难转变,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使生物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矫正,将会后患无穷,严重制约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活动一发不可收拾。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有些教师不论授课内容是什么、难度有多深,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不需要、应不应该、合不合适,一概用上,不但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浅显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热热闹闹,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而且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讨论就结束了。如合作探究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这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而有的老师完全是为了完成该堂课的教学任务,仅给了学生们不足1分钟的时间讨论,有的学生连几种生物都没有看清楚,又怎能说出正确的结论呢?
  2.教师从此沉默是金。
  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着力提倡愉快学习,把课堂变成乐园的育人学习理念。然而,你号召自主学习,我就一字不讲,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学;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就绝不强迫他们,学到哪里是哪里,收获多少算多少;你提倡让学生乐学,我就使用比赛、小品、朗诵、音乐、媒体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欢声笑语。其实,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发展中要起引导作用,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最大的效益。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新课改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因为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有利于突破重点、破译难点,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广度、梯度和深度,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帮助学生疏理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3.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堂提问的技巧更加是万千课堂现象中的冰山一角。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有些生物老师在课堂上采取“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以问代讲,一问到底,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用学生不动什么脑筋就能作出的响亮回答来代替自己的讲授,看似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如有的教师在学习《细胞呼吸》一节时,一节课提问了近30次,多是一些概念之类没有多少思维价值的“假”问题,而对呼吸的过程及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深层次问题却一带而过。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不宜繁而多,何时提问、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同时要把握好提问方式,采取什么方式应根据提问内容、提问时机、检查目的而灵活掌握,如需学生进行思考或讨论才能回答的问题,可采用讨论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后再作回答。这样,不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教与学在良好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二、高中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的建议
  
  1.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关系,以及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关系。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改后,由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学习的内容了。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探究性成果,全班同学针对发言内容提出问题,而后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学到教师没有预计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不是某本教材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方面的影响肯定比以前减弱了。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致力于提高生物探究教学的成效,避免程式化。
  探究学习应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中如何才能组织好生物的探究教学?我认为:
  第一,要使教师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不能仅为追求探究而进行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探究学习是学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第二,因地制宜,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尽量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调查、考察等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探究活动设计的泛化和探究点的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探究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重视两个转变:一是改变课堂教学的目标观,即要把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转变为让学生产生新的疑惑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二是改变问题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即要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四,重视营造宜于探究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宽容的师生关系,善于鼓励学生表达和争论各种不同的观点,并重视学生积极听取和表达不同的观点的习惯,为探究成果的达成和共享提供良好的机会和课堂心理氛围。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内化新理念,要勇于自我反思,探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地分析存在问题、克服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3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