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金豹

  摘 要: 当今,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方法
  
  创新意识指的是对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怀有求知欲,具有对新奇现象的好奇心,开展独立思考,能够追求新知,发现并提出数学领域的问题,并且开展探究活动。数学教师务必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教育思维,专业知识要足够扎实,努力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科学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能够随机应变,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
  我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以问促思,培养创新意识。
  应当大力提倡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鼓励以问促变。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数学原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喜悦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进而引起对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同时,要指导学生多提些“好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能够体现必要性,突出实用性,诱发认知需要,激发自身的探索心理,从而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所提的问题要能够为新知识的教学服务,要具有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并能够启发创新性思维。一个好的问题应当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操作、实践,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
  1.合理选择问题,关注问题的来源。学生在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找寻教材中的疑难。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错误问题及时收集并整理,在课堂上以实际生活的需要为基础,发现并提出问题,让问题来源于生活。比如,在“角的概念的推广”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时钟拨快或拨慢,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区别,进而引入新课,讲解角的新概念。
  2.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把学生视作活动的主体,在数学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推动学生的思维交互,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务必及时关注学生的活动进程,及时对学生的活动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合理地提炼活动进程中的思维方式、实践策略等,触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牢牢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合理选择课堂例题,注重变式,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题的选择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数学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设置例题;应当适当让学生开展一题多解的数学训练;应当指导学生反复变换与延伸所学的数学原理,进行广泛的练习,尽量扩展出大量的具有相似性、相反性、关联性的新的数学难题,从而进一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高中数学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与展现前人的研究成果。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强,严谨又富有理性的特点,教师务必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指导学生模拟或探究先前的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判断、推理、综合探究、总结,独立开展学习探究活动。所以,教学过程应当充分体现民主教学的理念,关键方法就是构建和谐、公平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点燃学生内心的创新之火,让学生创新的思维迸发异彩。在此基础上,我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两点: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插嘴;指导学生既要动脑,更要动手,做到二者的统一。
  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强化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设疑。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师务必切实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与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观察学生的成绩,找寻学生的优点,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中的独到之处,及时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调皮,爱提“怪”问题,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立马就否定学生的思维,不能轻易动辄训斥,而是应当细心聆听、注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之处,运用各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思想,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与质疑精神,不能轻易忽视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学习源于思考,而思考始于疑问;怀疑能够引发探究活动,而通过探究能够得到真知。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质疑、解疑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开展预习工作,在对教学内容的大致把握的基础上开展独立思考,遇到疑难问题时勇于提出;可以设置相关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疑难;可以提倡学生开展讨论,互相争辩,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寻矛盾,弥补不足;可以倡导学生树立科学开放的治学思想,发散思维,勇于挑战权威,大胆提出疑问;可以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思想的束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活动,勇于向教师指出问题,敢于指出教科书中的不足,在批判中不断创新;可以引导学生互相检验学习成果,通过互相批改作业、批阅试卷,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提高素质。
  
  参考文献:
  [1]冯光庭.高中数学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1.
  [2]李汉云.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9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