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房颤患者如何减少中风风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房颤,是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我国有近800万房颤患者,对他们来说,除了要忍受心脏无节律蠕动的难受,还面临着血栓脱落,导致脑卒中(中风)的危险。
  不少老年人从未觉察任何不适,就发生半身不随,以脑卒中为首诊入院,结果查出来罪魁祸首就是房颤。有数据显示,近1/3的脑卒中发病与房颤有关;相比没有房颤者,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要高出5倍以上。所以积极抗凝、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临床工作中,抗凝治疗尚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一: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存在这样的误解,就是谈出血就色变。抗凝药物可能诱发出血,使得很多患者,甚至医生,过分恐慌。一方面,目前的医疗环境,让医生担心副作用会诱发医疗纠纷,不敢给患者用药,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许抗栓的保护作用还没显现,患者就因为出血的并发症而找上医生,招来不必要的烦恼;另一方面,患者害怕副作用,不愿意主动用药。抗凝药物华法林虽然物美价廉,但刚开始调整剂量的频繁抽血化验,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问题二:盲目用药,未能知己知彼。有些患者和医生意识到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用药时却没有头绪。在这里需要普及下知识,就是非瓣膜性心脏病出现的房颤,需要一套评分系统:CHA2DS2-VASc。一般伴有高风险的患者需要用华法林,脑卒中发生率的绝对降幅最大;阿司匹林仅适用于低风险患者,甚至倾向于不用。服华法林后,对患者的宣教不够,患者不能按时按量服药或者定期到医院检查,这简直就是一种谋杀和自杀。当然,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注意,该药和许多药物、食物都“相冲”。饮食或合并用药不当,可能诱发出血或者无效抗栓。服药前,医生会给患者列出详尽的饮食禁忌,但严格遵守者很有限。
  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房颤引起的不良事件?
  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首先,都应更新理念,确立积极干预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意识,不要盲目排斥抗凝治疗。其次,要对脑卒中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评估,强调高危状态下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积极预防出血等风险发生。再者,建立良好的宣教和随访机制,让患者在安心的环境下接受医务人员正确的指导。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八楼西病区护理组现已成立“华友会”,采取电话随访和小讲课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提醒服用华法林的出院病人抽血化验,并根据生化指标,给予健康生活的指导,更好地服务患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704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