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极为重视道德教育。而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道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但同时数学教师也要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小学 德育渗透 数学学科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有许多人认为德育只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或班主任的责任。其实不然,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阵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有意、有的、有序、有机、有度、有效”地把德育渗透到教材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思想教育和数学应用训练的辩证统一。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渗透功能,从而达到数与道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平时教学中,我善于找结合点,巧施渗透法,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一、明确德育要求,有的渗透
  “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小学数学教材也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的编写的,因此首先要明白其德育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德育的基本要求是:“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科特点,联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际,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事例,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引用具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以及我国古今数学家研究数学成就的史料,进行国情教育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通过阐述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内在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明确了基本要求后,再把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如第五册应用题复习的第二课时的德育要求是:结合计算,使学生认识人民购买力的提高,从而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明确了要求后,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计算中得知,我们国家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因而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又如教材中“加法运算”的德育要求是: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时,要求学生计算完毕后还要认真验算,保证解题的准确性。同时引导学生只要做完习题,都要认真细致地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充分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特性。
  二、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有机渗透
  1.导语中渗透
  生动巧妙的导语,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德育的渗透。如在教授有关统计的一个题目时,配以书中的材料内容,我先说:“2001年7月13日,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北京申奥成功了!那天电视进行了现场直播,电视画面上以及老师身边的人个个欣喜若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申奥成功会令全国人民如此激动吗?因为一个国家申奥能否成功,不仅要看这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申奥的要求这么高,我们国家能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感计算一下我国在国计民生方面的一个问题。”此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已经油然而生。
  2.学习新知渗透
  学习新知是数学教学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学科德育教育的凝聚点,抓准切入点,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如教“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出现计算公式中圆周率π=3.14,此时,我适机简单介绍祖冲之为发现圆周率所付出的心血,同时让学生知道祖冲之发现的圆周率计算结果曾领先于欧洲八百年,他不但是中国民族的骄傲,而且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列为世界名人。从祖冲之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中激励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不怕困难,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通过数学家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名族自豪感。
  3.游戏中渗透
  游戏练习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毅力,也能增强其集体观念。如在做“百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练习时,我设计了一个“数数接力赛”游戏。课前准备好十种实物,每种都有几十个,每组十人,共分四组,进行接力赛游戏,最后评定名次,并进行交流。游戏时,要数得对又快,这就训练了学生数数、写数能力,同时还要顾及整组的速度,学生彼此鼓励加油,循环往复在游戏中加强了学生们的集体观念。
  三、言传身教做表率,有效渗透
  “数学教学的教育作用,不仅体现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师表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当教师的个人榜样作用和其他各种教育手段都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时,教师的话才具有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热爱学生并关心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使得德育工作顺利进行。我执教的班级里有个学生,父母都是残疾人,家庭生活拮据,又无人照管他,平时他学习并不认真,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我找他谈了几次,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有一天在练习课上,我无意间发现他的练习本很脏,而且就只有一支铅笔,第二天我自己给他带了新的笔和本子,我没多说什么,但是此后,他的作业渐渐有了起色,不但按时完成,而且成绩也有了一些进步。我想,并非是那些文具改变了他,而是他真的意识到老师在关心他。
  数学科目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并非显而易见,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钻研教材内涵,适度加强外围知识含量,优化课堂教学,并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关爱学生,那么德育任务就能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0982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