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则是语文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经分析后发现,分段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优势,而我则主要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通过分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写作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秉承新课程提出的“听说读写能力共同提升”原则,将读与写训练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不断模仿与创新,真正实现以写促读的目标,同时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要求教师在分段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以及年龄针对性地训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将重点放在句式变化以及词语积累等多个方面,将训练准备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作为核心,要求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积累写作基础,并积累好词好句,重视标点的使用,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的变化。
  词语积累主要包括反义词与近义词的替换、形近字组词以及同构词归类等等,句式变化则主要涉及“被”字与“把”字句的变化、缩句与扩句、病句修改、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标点符号的使用最主要涉及符号修改以及填补。例如,在教授学生阅读内容时,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积累经典好词好句,通过有效积累,使学生的头脑中具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在写作中正确利用标点符号,针对所见所闻表达见解,从而达到更佳的写作效果。
  对于中年级学生,则强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中的修辞运用、分类分段、材料选择。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应首先做好文章汇总,并对文章大体进行有效归类。对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来讲,修辞、段落以及选材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三项内容,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修辞方法,并根据每段文章中的含义划分段落,明确每段的大体概念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有效总结中心句,并明确段落排序,做好段落分析,全面提炼阅读内容结构,形成阅读提纲。
  比如,在教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一文章时,就应当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而后对文章的大体结构进行思考与回顾,如叶圣陶先生共阐述了几件事,分别阐述相关事件,最后再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段教学,阐述其中大致意义,明确中心段落,逐字逐句地分析每层含义,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以及消化能力。在这过程中应当有效利用精妙的词语,如“莫名其妙”“映入眼帘”以及“春风拂面”等等,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的具体含义,再进行造句,从而达到更佳的写作训练效果,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叶圣陶先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切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强调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中的特色题、全篇布局以及主题归类。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开展特色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组段谋篇能力,其中涉及归纳文章思路、明确作者所给出的线索、弄清文体特点,最后列出阅读提纲。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主题,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二、通过分段落实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利用分段训练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建议通过句式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句式的敏感度,从而增强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以及掌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话,并逐步培养学生写话兴趣,使学生明确所学词汇的具体含义,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低,很少从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也未能形成完整的句式概念,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相对不足,难以形成连贯的语言,这样的认知以及写作能力對于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无疑是不利的。教师就应当在低年级写作教学环节中开展试写以及说句等各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在表达自我情感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完整的句式,逐步构建句式概念,并使得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化,真正实现以说代写,并由说句逐步过渡到写句,令所写语句更加连贯、完整、合理、自然,进而为日后的写作学习做良好铺垫。
  除此之外,还应当切实增强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征,利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式,使得新的内容更加丰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看图说话。可有效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必然会集中自身的全部注意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的过程中将会形成创新意识,深入理解画面中的内容,用简短的话语表达每幅画中的核心含义,与此同时,学生还可有效利用连接词,使得话与话之间更加连贯,最终形成简短精湛的小故事或短文等等。这样的创作以及想象方式满足小学生的个性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第二,引导启发。在日常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不断启发以及引导学生,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完整、具体。教师可针对性地提问: “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周末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教师提问后,学生大部分就会回答“玩游戏、写作业、帮妈妈做家务。”但这样的回答无疑过于碎片化,不利于学生的写作,教师就应当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以完整的表达方式说出具体的事件,其中包括人物地点以及时间等等,例如:“这周末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公园玩耍,大家都感觉很开心。”这样的表达方式无疑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表达完整的重要性。
  三、通过分阶段开展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写作文体。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首先确定文体,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训练均以叙事性片段为主,要求学生将自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写下来,充分融入自身的情感;第二,写作内容。重视基础训练,从遣词造句环节入手,特别强调标点符号的应用。第三,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训练的目的,从而将自身的情感与思想融入其中,对所学的阅读内容进行仿写;第三,写作形式。应当拓展传统的写作训练范围,主要运用讲故事、日记以及周记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中年级学生,应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写作文体。应当尽可能拓展文体类别,以绘景、记人以及叙事写作为主,可以针对性地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景物,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第二,写作内容,可以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进行组段成篇的写作训练,选择最适宜的训练材料,并用适合的修辞方法;第三,写作思想。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训练中,并尽可能避免运用常见的写作内容,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而要不断地创新内容,吸引读者的目光;第四,写作形式。应从仿写、随笔以及材料作文的多个方面入手,要求学生进行短篇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讲究谋篇布局,尽可能体现写作特色,做好主旨的提炼。写作文体上,需要将记叙文作为主体,进行充分的想象与对比,在生活中累积经验,提高认知力,或仿写名篇名段。此外,还要从写作形式上引导学生续写、创新写作、缩写以及改写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写作的趣味性。
  四、结语
  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也是一项充满趣味性的心智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总结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规律,再运用分段训练的教学方法坚持落实写作训练教学工作,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身心特点,再参照其阅历经验以及整体能力。在基于学生写作基础为零的情况下,严谨参照新课程标准中的硬性要求,发挥分段训练方式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林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7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