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主要是为了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单纯的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哪个疗效更好。方法 对于疗效的观察主要采取了对照观察的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70名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患,分为两组,一组各35名病患,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究。结果 可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相较于传统只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0..02
  不稳定型心绞痛,就是在疼痛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发作前兆,这种心绞痛被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病患腔内形成不完全阻塞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冠心病的患者体内有粥样性动脉板块,这些斑块移动时就比较容易引发阻塞血栓形成。在我院进行中西医结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1 资料情况
  1.1 病患资料详情
  从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从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病患当中随机抽取70名患者,患者年龄从45岁到65岁不等,患病病程在5年以上10年以下(所选取的病患符合中西医对于不稳定心绞痛的判断,并且心电图显示患者患有心肌缺血,将因别的疾病引起心绞痛的患者排除在外)。将这些病患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为治疗组,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第二组为对照组,主要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病患当中,均有患者患有其他病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还有病患患有混合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确保两组病患的情况比较相似,对比出来的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1.2 治疗方法对比
  对于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脉通汤,处方包含延胡索、红花、桃仁、赤芍、水蛭、瓜蒌、制半夏、石菖蒲、茯苓、炙甘草、牡丹皮、川穹配合肠溶阿司匹林和疏血通的这三种药物,并且进行疏血通注射液的注射,并且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在患者心痛不能自抑的时候服用硝酸甘油,其他药物用28天。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长效消心痛、倍他洛克以及肠溶阿司匹林这三种药物,在心绞痛发作无法忍受时服用硝酸甘油。
  1.3 指标
  心绞痛的症状在中医的判断主要以胸闷气短、心悸胸痛为主,对两组病患分别在治疗前记录其心绞痛发作的症状、时间长度、发作频率等,并且运用心电图去检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时血流流速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观察病患在治疗之后身体是否出现其他异常不良反应,可从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去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
  效果达到最佳的标准就是心绞痛的主要症状都消失了,如果只是心绞痛的病症得到减轻,就只是达到了有效果的标准,如果在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并没有减轻或者是加重都说明此次治疗无效。若以心电图作为参照标准,那么就是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心电图为正常或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心电图S至T回升0.5 mV以上,则认为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否则,则视为治疗无效。
  1.5 治疗结果对比
  治疗组35名病患当中,从症状判断17名效果良好,情况得到改善的有15名,没有效果的3名,总的有效治疗率达到91%;从心电图判断,16名效果良好,12名病患情况得到改善,7名病患既没有改善也没有加重,治疗效率达到80%,且治疗组的病患并没有在治疗前后出现异常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都正常。对照组35名病患当中,从症状判断12名效果良好,情况得到改善的有9名,症状无明显变化的14名,治疗效率达到60%;从心电图判断,8名病患治疗效果良好,6名病患情况得到改善,21名病患的症状既没有减轻也没有加重,治疗效率达到40%,且对照组的病患并没有在治疗前后出现异常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都正常。
  2 讨论结果
  2.1 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西医的概念当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个状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不断递增的疼痛,如果不及时给予干预治疗,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因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是由于病患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在活动游走时出现破裂,凝血系统活化,造成腔内阻塞,进而引发疼痛。在西医的治疗方案当中,通常是采用硝酸甘油、肠溶性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这些药物能够很快的缓解病患的症状,但是在稳定、改善病患症状方面效果一般。
  2.2 中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中医的概念当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初发型劳累型心绞痛以及其他各种自发型心绞痛都属于胸痹、心痛的范围之内,发病原因多是因为病患自身血气不通畅、淤血、气血不足或是痰浊导致脉络不通畅所致,中医所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病患在发病时才会出现疼痛。中医在治疗时多采用通络活动、疏通阻滞的方式,病患经过长期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中医治疗的缺点是病患出现急症时,缓解效果不佳,治疗疗程过长,过长的治疗疗程也不利于病患的积极治疗的心情。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由笔者上述的资料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效果。西医的药物疗效较快,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再辅以中药巩固疗效,在巩固的过程当中从根源去解决发病的原因,疏通经脉,补气补血,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因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处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如果能在病患病情恶化前缓解病患的症状,并且辅以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改善和巩固,就能使患者摆脱疾病的折磨,减少患者病发的频率。
  2.4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由资料中可以得出,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时,治疗组当中从症状判断有3名病患在治疗之后病情未发生变化,从心电图判断有7名病患在治疗之后病情未发生变化。对这几名病患的病情、年龄、性别等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这几名病患都患有其他综合性疾病,症状判断无效的与心电图判断无效的中重合了三位病患,其中一位本身患有高血压,一位患有高血脂,其余四名从心电图判断无效的四位病患,病程均在8年以上。对照组中,治疗无效的也多是病患自身患有其他综合病或是病程较长的病患。由此可得知,病患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综合性疾病的时候,普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对这类病患的效果不大,在进行治疗时需要结合病人本身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对于病程较长的病患,对西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所以对照组中有许多病程长的病患治疗后效果不佳,在治疗组辅以中药进行治疗的病患,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心电图变化不大。由此可知,对于病程较长的病患,辅以中药治疗可以缓解病患的症状,但改善比较慢,还需要各位同仁在治疗时多思考有效的治疗方法。
  2.5 对于年长者的治疗
  两组病患当中都有65岁的病患,同样这两组病患当中65岁的病患都在治疗后效果不佳,因此,除去病患本身病程长、患有其他基础病的原因,也应当一并考虑病患年龄的原因。年龄较大的病患,本身心血管老化,恢复起来就比较缓慢。在对这类型的病患进行治疗时,医生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病患的身体特点,辅以中药治疗时要注意所选药物药性一定要温和,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疗效,忽略病人的身体承受力。
  3 结束语
  对于不稳定型绞痛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确实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改善病患的病情,控制病情,减轻病患的痛苦,降低复发频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得以控制,就可以減少患者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并且这种方式在治疗过程当中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不良反应,笔者建议在进行治疗时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诗晶,梅娟娟,邹本勤.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1):59-61.
  [2] 牛根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6):639-640.
  本文编辑:李 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