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饮食习惯,对于小麦的需求量较大。在此背景下分析影响小麦品质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引起了种植人员及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视。分析在实际种植作业中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相关农业栽培技术,并且确保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小麦种植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栽培技术;小麦品质;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15046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的消耗大国,因此科学、稳定、合理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实施,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居民基础生活资料的稳定供应影响重大。在此过程中分析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的小麦,关于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广发的关注。笔者简要分析当前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盼能为相关小麦种植技术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1 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1.1 播种密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播种为小麦栽培最重要的种植技术,其中播种质量则为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实际栽培中分析小麦播种密度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单位面积内播种种子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的成活率降低,同时对于小麦后期生长中的养分汲取,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小麦种植中,每公顷土地中小麦种子播种数量在300万粒以下,则小麦植株的生长情况较为均衡,且小麦的品质质量相对较高。如超出300万粒/hm2种子,则小麦植株的生长出现不均衡现象,如麦穗小,粒种不饱满现象。
  1.2 氮肥供应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衡量小麦品质的要素之一为蛋白质含量,而小麦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则为氮肥。分析从小麦的播种至小麦的收割期间,其的生长成熟周期约为8个月左右。8个月的生长周期中,约在种植期的第3个月开始,如氮肥的供应量稳定性且持续,则小麦在后期的收割中其麦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同时如氮肥供应不及时或供应量不足,则造成小麦的蛋白质含量降低,小麦品质下降。
  1.3 灌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山东德州地区的小麦全部为冬小麦,在小麦生育期内,要面临春夏秋冬4个季节,德州地区春季和冬季干旱少雨,需要保证冬灌和返青期灌溉,夏津则需防治干热风。因此从小麦种植生长中对水分的需求方面分析,灌溉质量对于小麦品质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如小麦种植期间,灌溉不充分造成小麦生长期间处于干旱缺水状态,易造成小麦的枯萎死亡,麦叶发黄生病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了小麦种植中出现了小麦品质下降,小麦产量下降等不良现象。
  1.4 播种深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小麦种植中播种深度对于小麦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具体分析小麦种植深度,对小麦品质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小麦种植播种深度过浅,易造成不出苗或者出苗不齐,引起根系较浅。不利于抵御暴雨和大风,引起倒伏,影响产量。播种过深,容易导致出苗晚,地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越冬,影响小麦分蘖和品质。
  1.5 播种时间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从小麦种植时间方面分析,冬小麦种植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小麦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冬小麦种植中种植时间一般为10月上中旬左右,确保小麦在入冬前能够形成良好的根系和分蘖。避免种植过晚造成的不出苗或弱苗越冬,播种过早则容易形成过多的分蘖,形成旺苗,导致群体过大,无法正常越冬。最终导致产生的蛋白质含量不足,以及整体产量不足的现象。
  2 关于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改善策略分析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生计。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以及调整,我国小麦产量及品质均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在日常小麦种植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提出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改善策略势在必行,下文将对几种常见策略进行介绍。
  2.1 合理控制小麦播种密度
  播量适宜是保证小麦高产的必要条件之一,播量过小易浪费土地,导致缺苗断垅,播量过大易影响幼苗发育,导致生长缓慢,影响产量,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小麦播种密度的控制。小麦种植中植株之间对于养分、土地、光照、水分的需求,前期主要通过种子覆层的土壤进行传播,该类现象下小麦种植密度,则对于小麦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作业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小麦品质,并且合理的提升小麦产量。小麦种植作业中种植人员应重视小麦的播种密度控制,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300万粒/hm2种子以下。具体作业中应从播种机的播种速度,投种量方面进行控制。避免因播种速度过快,过慢造成的种子分配不均匀等不良现象,同时通过合理控制投种量的方式,确保单位种植面积中小麦种植密度的合理性。从而为后期小麦生长中的养分获取均衡性保障,以及相关农业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2.2 加强小麦种植中的周期性氮肥及其他肥料供应
  实践研究中证明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氮肥的供应量,对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以及小麦的产量影响重大。因此在实际种植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小麦种植品质,合理的提升小麦产量,种植人员应重视小麦种植中的氮肥施肥管理。具体在施肥管理中,氮肥在小麦生育期的施肥量,应控制在120~200kg/hm2左右,磷肥作为底肥应控制在100~150kg/hm2左右,钾肥施肥量控制在100~200kg/hm2左右。另外应注意增加有机肥的施加量,确保土地肥力能够有效的供应小麦的生长需求。其中按照小麦生长周期比例分析,底肥施肥中氮肥应控制在总量的40%~50%左右,小麦拔节期及孕穗期氮肥施肥量控制在总量的50%~60%左右。具体的施肥比例一般控制在1:1或4:6范围内。另外在小麦扬花期间内应适量施加钾肥,一般施肥量控制在90~100kg/hm2左右,以此提升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时提升后期小麦的整体品质。
  2.3 确保小麦种植期间的水分供应
  山东德州地区冬季降雨水量较少,整体气候较为干燥,因此在冬小麦的种植中,为从基础上提升小麦品质,保障小麦产量,种植人员在种植期间应重视小麦的冬灌。一般情况下结合实际气候环境现状,小麦种植中灌溉可在越冬之前,起身-拔节期间和灌浆期间进行灌溉。以保障小麦在各生育期内对水分需求,减少因水分供应不足造成的小麦产量,品质降低等不良影响。
  2.4 优化控制小麦播种深度
  合理控制小麦的种植深度,对于小麦品质的合理提升,以及小麦的产量提升意义重大。具体在播种作业中关于小麦的播种深度控制,种植人员应控制在3~4cm左右深度为宜,以保障小麦生长中根系生长深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小麦在播种中深度过深造成的养分过多消耗,以及深度过浅造成的根系过浅等不良现象。
  3 結束语
  从山东德州的气候环境现状,日照现状,降水量,干旱期特征方面分析,该类地质环境及气候环境下,为有效的提升小麦种植品质,并且合理的发挥相关农业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种植人员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应重视小麦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优化管理,以及小麦种植中的播种密度,播种深度控制。同时还应针对小麦播种中的播种期进行控制,以合理的提升该区域小麦种植中的小麦品质及产量,减少因相关栽培技术实施不到位,造成的小麦减产及品质下降等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 范文省.农业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相关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2):48.
  [2] 张洁.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及品质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8(11):34,36.
  [3] 袁忻.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品质影响因素研讨[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8(8):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4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