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处理锐器的正确率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护理人员处理锐器的正确率。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护理人员处理锐器不正确的主要原因,针对具体原因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讨论,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正确处理锐器的认知率和锐器盒正确使用率。结果 成立QCC小组,将品管圈方法应用于提高护理人员规范处理锐器依从性中,对锐器盒安全性的认知率从53.9提高到97.8,锐器盒使用率由44.4提高到94.9,均达到了目标值,且品管圈前后两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品管圈活动后,正确处理锐器的依从性显著提高,保证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品管圈;处理锐器;护理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与注射器,静脉穿刺针等接触,极易发生针刺伤。文献报告,每年平均每100张床位发生37.1次锐器伤[1]。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被刺伤者中护士占80%, 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侯美荣[3]研究报告,医务人员工作中皮肤被刺伤的占89.12%。为了有效地防范医务人员的针刺伤,减少使用后一次性注射针头的危害,规定使用锐器盒回收锐器。但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由于各种因素,对锐器正确处理依从性低。2016年,我科进行品管圈(QCC)活动,对处理锐器存在的常见和突出问题进行改进,为了有效提高对处理锐器安全性的认知和锐器盒使用的依从性,在将QCC活动应用于提高正确处理锐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O15年10月成立QCC小组,选出1名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其他成員全部进行分工,全员参与,活动时间为2015年10月一2016年10月。
  1.2 方法
  l.2.1 选定主题 在若干主题方面,就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进行评定,提高护理人员处理锐器的正确率可以避免锐器对各类人员的伤害,减少职业暴露。
  1.2.2 现状调查2016年12总结导致针刺伤可能发生的原因。
  1.2.3 原因分析 品管圈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针对锐器盒使用率低和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进行因果分析,存在原因有拔液体、抽血不推治疗车,认识不足、防护意识不强、工作负荷过重、锐器盒摆放位置欠缺、无人监管等。
  1.2.4 目标设定根据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计算目标值,目标值一现状值一(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确定了本次品管圈活动正确处理锐器目标值为81.3%。
  1.2.5 制定对策与实施①加强宣传学习,强调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加强培训,扩大医院感染专科学习内容,将锐器伤的风险、防范锐器伤的相关知识、锐器伤安全性的认知与规范、有关针刺伤引起的传染病列入培训和考核内容。② 配备足够数量的锐器盒,将锐器盒放在正确的位置,能保证锐器使用后及时、安全地放入锐器盒。有文献证明最合适的锐器盒放置高度为91.52 cm±7.51 cm,有效距离为37.97 cm±6.03cm [4]。③加强监管力度,将正确处理锐器规范纳入质量考核重点,由护士长监督,圈长不定期检查。④ 规范操作流程,操作时禁止将针头帽回套,制定出一些操作流程,张贴在醒目处,按照操作流程强化锐器的投放。
  2 结果
  2.1 对正确处理锐器认知情况品管圈活动前发放给相关护理人员问卷,对比品管圈前后认知情况,认知率从53.9%提高到97.8%,品管圈前后认知率有显著提高(P<0.01),见表1。
  品管圈前后对锐器正确处理的认知比较(n=36)
  3 体会
  3.1 有形成果
  能否正确处理锐器是防止和减少相关人员锐器伤的有效措施。由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等原因,锐器未能得到规范处理,应该意识到减少工作人员锐器伤的投入要比职业暴露感染所造成的损失要少得多。
  3.1.2 规范了操作流程,加强了环节管理使用过的锐器未能及时放入锐器盒,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环节。国外研究认为,正确使用锐器盒可使针刺伤发生率降低5O%,将锐器盒放置在合适环境可进一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5]。
  3.2 无形成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调节护士参与,促进工作流程标准化改变了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增强全科每一位成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通过品管圈活动,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积极性、自信心、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及和谐程度均有明显提高。通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法等的运用,有效调动了圈员们的积极性,还能运用品管圈活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潘淑琴,吴俊霞,王建斌,等.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5—417.
  [2]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 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6): 422-424.
  [3] 侯美荣.临床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82.
  [4] 张小红,沈晓琴,夏苑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3B):33—35.
  [5] 江智霞,张咏梅,酒井顺子,等.医疗锐器容器放置位置对其易接性和易见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5):690—6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6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