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阐述了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中应用的必要性,从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引进与教育、全面推动实践教学的创新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策略,给理工类院校的工程训练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创新思维 工程训练 实践教学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T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24-02
  一、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金工实习体系中,学生往往都有固定的任务,并且会按照教师所指示的流程来完成各个实习任务。这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实践技能,并且整体教学也具有较高效率。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容易使得学生的思维被固化到既定的流程中。以前我国市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较显著,这种工程实践教育方法往往能够取得较好成效。但是当前我国市场人才需求已经出现了变化,开始需求创新型人才。因此工程训练也应该重视创新思维的融入。
  二、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于当今理工类院校人才培养来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学生从自身认识方面追求创新,并且能够将创新放在自身工作的首位。而对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来说,由于长时间接受模板化教育,其创新意识存在显著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工程训练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能够将学习到的各类知识沉淀下来,能够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际工程训练开展过程中,相关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开展一些创新训练指导活动,能够在教育刚开始的时候就转变学生的思维,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瓶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积极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
  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中的融入还应该积极改善实践教育的方法。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流程。第一,在训练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对于工程训练进行整体的认识,领悟工程的含义,熟悉工程训练全过程中各个设备的操作方法,便于后续训练课程的展开。第二,在接下来的训练的时间里,可以考虑给学生安排一些创新训练的相关活动,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设计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生都应该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出一些简单作品并进行自行加工。这个环节,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有了初步的体现。第三,在实习的最后阶段,结合实习课程的相关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创新训练工作。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论教学内容来进行实践创新,并能够借助创新任务来完成训练的内容。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针对单个学生的指导力度,还要及时更正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不正确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引进与教育
  创新思维在工程训练中的融入也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这也需要高校能够针对工程训练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应该能够制定对于工程训练教师的招聘标准,真正招收一些具有较强训练指导能力的教师群体,能够较好胜任工程训练的相关教学要求。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考虑直接引进相关行业中的一些优秀技术人员前往学校工程训练场所来进行现场指导。这样以后,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在工程训练中融入实际岗位环境,提高工程训练教学的有效性。
  (四)全面推动实践教学的创新活动
  高校工程训练在下一步发展中也应该积极推动实践教学的创新活动,全方位贯彻创新思维。对于当前高校工程训练的实际情况来说,可以考虑开展一些科技创新类公选课或者直接开展一些创新讲座。大部分学生对于新知识和创新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通过公选课与创新讲座的方式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高校在校内也应该立足于工程训练来开展一些技能竞赛,或者在校内引导建立一些创新设计俱乐部,构建高校的内部创新环境,最终使得创新思维融入到工程训练中去。
  三、结束语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工程训练能够串联学校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保证高校最终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理工类院校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工程训练,并且能够在训练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思维,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也需要工程训练教师能够全面融入创新思维的相关内容,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样以后,创新思维就能够真正融入到工程训练整个体系中去,实现工程训练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变革发展,提高最終教育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毅,何周亮. 基于能力递进的金工实习创新改革与实践探索[J].农家参谋,2018(01):150.
  作者简介:
  李恩(1982年10月-),男,布依族,贵州省安龙县人,本科学历,讲师职称,主要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