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言的光芒来自千锤百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名师导航】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是很多语言大师的写作体会。说远一点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诗词面世之前,总要念给一些目不识丁的老人听。老人听不懂,马上修改;老人点头,才肯作罢。如此反复雕琢,才有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清代作家曹雪芹,为了一部《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修改时间之长,增删力度之大,倾注心血之多,震撼世人。放眼近代,事例更是不胜枚举。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修改竟然多达一百六十余处;老舍先生的文章写成后,不是自己反复吟诵,就是请他人诵读,千锤百炼,不放过一词一句,终于成就了“语言大师”的高度。一言以蔽之,写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很少有人能够下笔成文。大师们尚且如此,我们何惧之有?好文不厌百回改,大家没必要躲躲藏藏,不妨大胆地将作文亮出来,一起读一读,一起改一改,你的文章或许也会变得光彩夺目。
  【憾文展示】
  比小说更精彩的生活
  唐沐阳
  “喂,哪位?”“还哪位!你都迟到三十分钟了,怎么还在家里?迟到大王,快点啦,好不好?”一个大嗓门儿的陌生男孩儿带着陌生的声音在训斥我。虽然觉得十分倒霉,但口头上我仍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对不起,我想……”他不耐烦地打断了我:“别说对不起,快点过来不就万事0K了?”对方霸道地放下电话,留下我一个人,傻傻地站着,还在嗡嗡作响的耳膜,证明了刚刚发生的一切不是梦。(开篇是文章的关键处,宜简明扼要,下笔引人。这里的人物对话显然有些多。)
  后来我与电话那头的男孩儿混熟了,不过再熟我们也只是在电话中,在现实生活中,就算面对面站着,也认不出来。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他便提议见一面。我们的见面地点是校门口,见面的方法也很好笑,每人的手中各拿一本书,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那一天,我去了,但没有带书,我扮演的是一个从男孩儿身边匆匆走过的人。我失约了,原因是他在电话中说,我是个可爱的人,远远的我就看见他是一个出众的男孩儿。其实我很自卑,我不敢与他见面,不敢看他眼中掩饰不住的失望……(约会是本文的重点情节,无论是人物的动作、神态,还是心理,应该都是极为复杂的,可是这里缺少描写。)
  那天晚上,他打电话过来,问我失约的原因。我平静地对他说,我们所在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不可能像小说一样。我对他说,你实际一些,还是别见面了。他说,原来你文章中那些什么“美不在乎外表”都是假的,你怎么文章中是一个样子,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不是说了吗,这是生活!”他似乎很激动:“你在说谎!不要说那些话!就像你今天明明来了,却不敢和我说话一样!”我脑子却混乱一片,他怎么知道我去了?(语句过于复杂,读来很拗口,有点儿不知所云的感觉。显然是写完之后,缺少细腻的修改。)
  忽然,电话铃又响了,是他。“有一件事,我想你一定很奇怪,就是我为什么会知道你去了?”我用沉默表示认同。“其实我见过你,在一家报社,你可能不记得了,我却记得。还有那第一个电话,也不是一个拨错的电话,是我故意的。”我想我并没有听懂,我只能问为什么。“因为我想认识你,认识文章后面的你,一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你,可惜我很失望。你一直把现实生活放在嘴边,为什么不敢去认识一个新朋友?我真的失望。”我的心受到了撞击,我弄懂了他在说什么,我看清了自己是多么可笑,在他挂电话之前,我终于开口了:“那么,我错了,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再打一通错误的电话呢?”(电话内容过于啰唆。要知道,写作文不是让你照搬生活,切不可面面俱到,得讲究取舍,讲究详略。)
  后来,我们见面了,完成了上次没有完成的约会。
  有的时候,生活真的比小说更精彩。
  【升格指导】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言下之意,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完善。可同学们的情况是,自己写的作文,都觉得没有意思,更没有几个愿意拿出来当众诵读。就上面这篇记叙文而言,段落清晰合理,情节也较为完整,整体构思有一定的新意。问题是,写得匆忙草率,用词缺少美感,语言啰唆冗长,读起来不通畅。如何修改呢?
  一是语言要删繁就简。修改的时候,要删除或修改一些繁杂语句或段落,让语句和情节趋于简明。就本文而言,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删改。一是要删改复杂的句子。文章好不好,词句很重要。写文章要像平时讲话一样,通俗自然。尤其是记叙文的句子,不能太长,不能太复杂。能够用三五个字写清楚的,绝不用七八个字。有的必须用长句才能讲清的,可以化长为短,用几个短小精悍的句子表达,读起来才會简洁明了。如第一段里的这个句子,“一个大嗓门儿的陌生男孩儿带着陌生的声音在训斥我”,读起来文绉绉的,不妨这样改一下:“一个陌生男孩儿的声音,大嗓门儿,在电话里训斥起来。”两相比较,后者有语感,也很简明。二是要删掉啰唆的句子。不少同学担心字数不够,东拼西凑,导致语言啰里啰唆。在这篇文章里,通篇存在这种问题。电话里的大量对话,你一句,我一句,全是照搬,没有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与修改,第一和第四段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其实只要我们反复地去读一读,不难发现,也比较容易修改。升格文的语言就有了化茧成蝶的效果。相比之下,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二是语言需锦上添花。修改文章,并非简单地删改,还要懂得锦上添花。这种“添”,主要是对文章的细节处进行充实与美化。首先可在词语使用上努力。如使用成语,语言简洁,富有张力,文采斐然;使用动词,动作鲜明,形象鲜活;使用叠音词,节奏优美,音韵和谐。如写男孩儿霸道,可以用到“说一不二”;写约会的方式,可以说是“啼笑皆非”;描写自己不知道怎么办,则可以用“不知所措”形容。一篇文章里,多几个鲜活的词语或成语,语言的光彩便会慢慢闪现出来。另外,可在细节雕琢上努力。充实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细节,文章出彩的原因往往也是因为细节。在这篇文章里,无论是“接电话”,还是“求约会”等情节,均很有意思,可作者却忽视了对人物动作及情感的挖掘,平铺直叙,缺少吸引力。如描写见面的情景,可以添入这样的细节:“他望着我,我心一紧,头一低,脸上莫名地挂满了红霞。那一刻,我像小偷儿一样,躲到后面,一溜小跑,消失在他身边。”虽然只是几句话,但通过女孩儿那一“望”一“低”、一“躲”一“跑”等动作,将人物羞涩复杂的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人物宛若眼前。   【升格佳作】
  比小说更精彩的生活
  唐沐阳
  “喂,哪位?”“还哪位,你都迟到半个小时了!”一个陌生男孩儿,扯着嗓门儿,在电话里训斥我。虽是倒霉,口头上还得保持礼节:“对不起,我想……”他显然不耐烦了,用果断的口吻打断了我,“请快马加鞭地赶过来!”对方霸道地放下电话,弄得我傻傻地在房间里呆站了半天。(几个成语,加上极富悬念感的情节,这个开篇就有了吸引力。)
  对这通莫名其妙的电话,我并没有在意,事实证明,我应该在意,因之后不久,他说想见一面。地点是校门口,见面方法也让人啼笑皆非,左手握一本语文书,右手拿一本数学书。(原文复杂的内容,简化为这几句简洁精美的话语之后,“约会”这一情节的吸引力反而更加突出了。)
  那天我去了,不过没带书,扮演的是一个从男孩儿身边匆匆而过的身影。我失约了。站在远处,我看到了那个出众的男孩儿,他正望着我,我的心一紧,头一低,脸上莫名地挂满了红霞。那一刻,我像小偷儿一样,躲到后面,一溜小跑,消失在他身后。说心里话,我怕看到他眼中的失望。(修改时加入的这个细节,堪称全文的出彩点。这种出彩,一方面表现为用词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情感之美。)
  晚上他的电话打过来了,我半天都接不上话:“我……有点儿不舒服……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他没有吭声,有一瞬,我以为他挂了,可他在我挂之前出声了。他说,在文章中经常读到“美不在乎外表”之类的那些话,原来都是假的。他读过我的文章,太奇怪了!“生活与小说……并非一码事!”我不知所措地解释,他似乎很激动:“你在说谎,只不过是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罢了。你今天明明来了!”我脑子顿时一晕。天哪,他认识我!他砰地搁了电话,我真的傻了。(男孩儿的果断与女孩儿的紧张,在人物对话中展示得格外鲜明。这种效果,是通过贴切的词语来展示的。)
  如果说生活是一部小说,那么该来的情节不会缺席。第二天中午,电话铃响了,自然是他!“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知道你去了。”我用沉默表示认同。“我见过你,在报社的培训班上。还有,第一次拨电话我是故意的。”我茫然地“啊”了几声,不知如何回应。“我想认识文章后面的你,可惜我很失望。一个那么乐观的人,却不敢认识一个新朋友。”我绷紧的神经顿时松了下来,原来他是我的粉丝。我不由得笑出声来:“我错了!不知道你可不可以再打一通錯误的电话?”他也笑了起来。(修改之后,不仅情节理顺了,主题也显得更为明确了。)
  后来我们见面了,完成了没有完成的作者见面会。
  有的时候,生活真的比小说更精彩。
  【升格简评】
  两篇作文的情节与结构几乎一模一样,但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升格文之光彩,主要表现在语言上。除了对原文复杂啰唆的句子进行了大幅删改,在用词上也花费了大力气。一是成语丰富。在这里,用词平淡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说一不二”“快马加鞭”“啼笑皆非”等成语的运用,让升格文平添了不少文采。二是动词贴切。写见面约定,左手说“握”,右手说“拿”,妙趣横生;写见面情景,“紧”“低”“躲”“跑”等一连串动词,将人物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敢于修改的胆量,相信大家的作文也能像升格文一样光彩熠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7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