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现存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近年来的高校招生工作中,会计专业俨然是最热门的选择之一,各高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然而向社会输送的会计人才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与企业需求相互匹配。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探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一、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现存问题
  (一)学科设置比较广泛,但就业范围狭窄
  我国会计专业学科设置趋向综合化,“会计学”一专业囊括了“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等多门课程。趋向于培养全面性,“多面手”式人才,而缺乏专业性。一些相关课程在后续的从业经历中很少有机会用到。例如“金融企业会计”这一课程,从毕业后企业从业的学生角度出发,课堂所学的内容对于实际操作很少有所帮助。这就导致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容易产生怠惰的心理,厌学或者为及格而学,从而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学完即忘的现象。
  (二)教材更新不够及时,知识陈旧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行了会计制度的改革,自改革以来,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一系列准则、规范以及法律文件不断完善,多次修改。高校教材更新不及时,很难将这些新兴的变化囊括在内。会计准则已经改变的内容教材仍未及时调整以致出现错误,这要求教师密切关注变化内容,在授课时及时作出补充及修正。但教材内容与教授内容不一致,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权威的质疑以及混淆,影响教学质量。另外出版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低级的印刷及校对错误,导致教材权威性的下降。
  (三)教师质量层次不齐
  有些高校忙于开设会计专业招收学生,却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在一些民办高校中表现于外聘教师。外聘教师的业务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考核,有些有讲师或教授的职称,但教学质量如何不得而知,有些甚至资历更低。在一本二本院校中,本科教学任务常常交给刚刚毕业的讲师完成。这些讲师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科研任务上,对教学不甚用心,缺少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有些法规已经发布或更改,而教师的教授内容仍为多年之前的准则。此外这些讲师对于教学的质量不关心,也甚少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教授知识的效率有限。
  (四)教师缺乏实践
  高校教师少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一方面学校并不提倡高校教师参加企业的实践工作,更多的是希望教职人员潜心进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从投入与回报的角度来讲,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不如进行科研工作经济。这都导致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缺少社会实践。课堂讲授内容以法规及学术内容为主要,甚至照PPT宣科,缺少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能与实践结合,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去,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无法很好地衔接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
  (五)实践和实习效果不理想
  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和实习流于形式。高校均设有会计实践相关课程,这些课程中多存在同组“搭便车”,抄答案,复印凭证等情况而教师无法一一监督。实习方面存在造假问题,学校仅能检查实习公章。由于学生实习单位无法统一安排,实习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导致实习单位的资质,实习工作是否与本专业相关,甚至是否参加实习都无法查证。这都使实习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流于形式。
  二、强化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对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要求以及专业知识的考核
  高校应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将继续教育定为上岗的必要条件,没有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从事教学工作。这里的继续教育不仅局限于政府人事部门要求的几个课时的继续教育,可以采取教师间集体开会研究,集体教研的形式,或者聘请外校专家举办讲座进行更加详尽的讲解。
  高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新的法规和准则。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上岗资格。以此保障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知识的更新能够及时。
  (二)建立校企合作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学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更加深入的专业课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更好地把握。只有通过深入的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领悟会计知识体系,将所学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通过建立校内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财务实际情况,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既可以使学生扎实基础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衔接校园与社会,学习与工作,全方位的提高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在教学中除专业技能外,也要更注重职业道德和任职能力的培养。现如今校企合作已为很多高校所采纳,将逐步成为更加广泛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参与考试
  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中去,形成参与实践与职称评级并重的考核奖励机制。教师参加到实践中去,一方面一线的工作可以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宝库,另一方面充分积累案例,使教师授课不再照本宣科,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更加容易被吸引,也更容易理解。
  高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并非鼓励教师通过考试后离开校园到别处任职,而是希望以參加考试的形式,使教师一直处于学习状态,掌握会计形势。而注册会计师考试是行业内最高水准,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四)借助互联网力量改善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的潮流中,高校会计专业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互联网+会计”的思路运用到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可以运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资源,打破限制条件,使优秀的教师,优秀的课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被更多的高校学生享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模拟实验,例如运用互联网进行沙盘模拟,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
  此外运用互联网技术培养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交叉型人才,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面。使会计人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用互联网技术服务于会计教学,提高高校会计教学质量。
  三、总结
  想要提高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高校须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既重视理论知识也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需要政策支持。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立龙.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6).
  [2]梁水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分析与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6,(11).
  [3]刘俊.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
  [4]姜红.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1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