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阶段是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其中,小学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最新型的教育要求学校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首要任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创造性思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宽渠道,革新教育教学体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活与发展。本文就小学体育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探究,分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旨在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教育模式得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执行。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体育课程是小学课程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长久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在教学中对音体美这些所谓的“副科”普遍重视不够,导致小学体育教学长期缺乏规范性,教学效率不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们传授重要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技巧,也能够通过学习来锻炼学生的的身体,磨炼其意志,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开展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有效地发挥体育学科育人的效果呢?
  1、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现状分析
  1.1对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足
  部分学校对体育课程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经常组织一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相关的体育活动,导致无法满足学生的日常锻炼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些问题的造成是由于教育者对体育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总会盲目的认为体育运动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个人意识的弱化以及对体育的敷衍,导致体育课不被重视。其实单单就体育课而言,如同教育本身一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因材施教,预期的理想效果就是帮助学生激发主动学习、积极向上、善于思考等的能力。体育课也一样,帮助小学生自发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2部分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有效性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不断追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有效性教学的基础,而通过与本校小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有大约40%的小学生对体育教学并无过多参与兴趣与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体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拿教学方法来说,游戏教学法是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偶尔使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但若长期使用且在内容与形式上无较大变化时则难免会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是逆反情绪,这样一来不仅无法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作用,甚至会起到负面效果,得不偿失。(2)教学内容与方法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这同样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可以发现,在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时,一部分教师通常是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选择,而显少考虑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而最终导致教学内容与方法远远超出学生的学习与接受能力,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
  2、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举措
  2.1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在很多学科中都会用到,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体育教学也一样。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要进行的活动讲解一遍,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先实践再进行理论总结。例如:在立定跳远、前滚翻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姿势或者方法进行实践练习,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再对理论知识和具体练习方法进行讲授,让学生结合自己之前实践中的感受去理解。无论学生的实践方法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体质水平与后天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若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那么就极易出现教学内容与方法不适用于一部分学生的情况出现,自然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也就相应较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内容与目标,使所有学生通过体育教学都能有所收获。
  2.3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
  学校要重视对于体育教师的培训,只有对于专业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后才能够为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出努力,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时才能够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真正的发挥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
  2.4结合课堂教学,落实常规
  学生常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体育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逐一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能够实现的目标确定下来。在课堂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将常规要求明确下来,即学生必须听指挥。对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规定一些信号,如在吹集合哨后,教师需要将五指伸出来,并喊出“五、四、三、二、一”,这样学生能够在练习状态下停下来。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遵守常规的状况,并结合学生学习态度和表现,以此对学生体育成绩作出评定。
  2.5教学中引入游戏,提升教学效果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但是学习的持续性不够。这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大胆地把体育游戏融入其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要求合理地选择游戏。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目标就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性为主,在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喜闻乐见、娱乐性高、技巧性低的体育游戏,例如呼啦圈、老鹰捉小鸡等。或者选择运动量较少、趣味性较高的体育游戏,如蚂蚁运粮、鸭子赛跑等。反之,如果选择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或者技巧性高的项目,则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发生一些意外。其次,要注意大胆整合游戏,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大胆地改进或者创新游戏模式,能够更适合学生需求,调动学生的兴趣,往往能够实现同一种游戏的不同玩法或不同规则的体育游戏运用。不仅保持并增强了学生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游戏的特色,重要的是培养并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体育游戏更具魅力。
  结语
  总之,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承载着更加重要的育人使命,广大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学习、提升自身能力;要尊重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进而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元鹏.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好家长,2017(40):214.
  [2]叶乒乒.浅要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J].都市家教,2013(5):164,165.
  [3]苏静.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育方式研究[J].体育时空,2016(23):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