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抓文眼,营造口语交际的平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文眼是文章的窗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主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文眼,备课时,认真思索,细心寻找贯穿文本内容的那根线,那双眼,让它牵动全文,辐射全篇,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聋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思想碰撞,营造口语交际的平台,促进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巧抓文眼 口语交际 语言文字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西晋著名文学理论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其中讲到的“居要”的“片言”就是“文眼”,它虽然只是“片言”,却居于统领全文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文眼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文眼,有些文章文眼很明显地出现在标题或文中,有些文章的则需要读者在品读中揣摩概括。在阅读教学中,若是碰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句子或词语(即课文的文眼),可以牢牢抓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激发学生想象,与文本对话,与同伴思想碰撞,营造口语交际的平台,让语文教学有滋有味。尤其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聋生由于受听力损失的限制,语言的发展能力、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等都远远低于正常学生,所以更要抓住文章文眼大力发展聋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培养聋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聋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那么,阅读文章的关键“一发”在哪里?那双眼睛在哪里?又如何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呢?如何抓准文章的眼睛呢?
  1从课题入手抓题眼
  古人说:标题之于文章,犹如眼睛之于人。标题就是文章的“文眼”。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或是文章的切入点、升华点。读一篇文章一定要先读题、审题,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仔细揣摩题目所包含的意义及象征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内涵,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言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悟。
  因此,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引导聋生先读课题,引导他们对课题进行朗读和感悟,从各个角度对课题进行审视,从课题中初步了解课文的思路,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过读题,我先引导聋生找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个短语,思考为什么加了双引号?(因为这是引用父母对巴迪的评价)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呢?从题目入手,引导聋生读题质疑,抓住这一主线学习课文,再品读文本、交流内心感悟,在自由开放的交流中让聋生明白不管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父母爱的表现,正如巴迪所说,在生活中,我们既需要爱的鼓励,也需要爱的警告,既需要“精彩极了”也需要“糟糕透了”。一篇文章的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一般是对全文主要内容或写作意图的一个凝练概括。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好“题眼”资源,抓住课题进行阅读预测,可以激发聋生的阅读探究兴趣。紧扣课题,让聋生试着去推测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文章的重点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什么等等。聋生的这些阅读预测,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它是聋生在相关的“背景知识”基础上的感性推断,然后用内化后的言语进行表述。由此可见,从文章的“题眼”入手,抓住文章的“文眼”,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2从内容入手,抓“文眼”
  文章的“文眼”并不都在一篇文章的标题,还可以在文章的其他地方寻找,正如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过:“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必后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这就告诉我们,文眼可以在文章开头,在中间,也可以在结尾,只要我们在备课时认真揣摩,就一定能找寻到。
  2.1在开篇寻“文眼”
  很多课文的课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的眼睛,从文章的题眼切入设计教学,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聋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其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即是“文眼”。在教学中,我紧紧地抓住这两个词进行延伸,先结合课件显示的资料、图片展开想象,让聋生形象地感知,具体地描述西沙群岛中的海水瑰丽无比,海底的珊瑚千姿百态、海里的鱼各种各样、海滩的贝壳奇形怪状、海岛的鸟儿不计其数……使聋生如临其境地领悟到西沙群岛的风景及物产,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方式聋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同时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文章开篇的中心句或总起句统领全文,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从中心句入手,抓住关键词,把握了文章的文眼,就能直奔课文的重点,很多的难点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2.2在中間找“文眼”
  有些课文中的“文眼”,不只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抓住这样的句子,通过教师的启发来引导聋生感悟、想象,使聋生的情感和作者乃至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真正的融为一体,以此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抓住这样的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如教学高年级课文《挑山工》时,我做了一次改革,让孩子们抓住文中的“文眼”——“我看你们走的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引导聋生深层次地和文本对话。文中作者写了和挑山工的三次相遇,每次都描写了挑山工的外貌及作者的心情,由此引发聋生对挑山工的好奇,并进一步引导聋生讨论质疑:挑山工挑着重物,走的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作者前头去了呢?通过围绕三次相遇组织教学,把冗长的课文内容串在一根主线上,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同伴思想的碰撞,营造口语交际交流的平台,让聋生理解挑山工话语中的真正含义,明确挑山工速度不慢的真正原因:步步踏实,持续前行,一心向着目标奋力攀登。
  2.3在结尾抓“文眼”
  有些文章往往在结尾点题,揭示中心,教学时可从结尾入手,然后返顾全篇,向前逆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一篇很值得好好体味的课文。文中的人物鲜活,语言特色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如何让聋生体味出个中滋味,唯有读,细细品读,反复研读,相互交流,碰撞思想,才能真正教有所得,学有所获。
  文章结尾作者说:“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是作者拜访完叶圣陶先生后发出的感慨。这个句子是文章关键语句,是文章的“文眼”所在,课堂上以这句关键语句为切入点,引导聋生质疑: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在作者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通过讨论、交流,聋生们有的说,“叶老先生这么大的一个作家竟然会接见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作者,让作者非常感动”有的说,“叶老先生家的爬山虎长得非常好,非常绿,让作者记忆深刻,每次想起叶老先生的时候就会想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聋生们质疑讨论,交流自己所思所想,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思念之情,是叶老先生的教导让作者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本节课我没有过多的语言,仅仅是抓住“文眼”创设几个问题,营造交流的空间,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交流思想,不仅深刻体会了文章的内涵,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锻炼了他们口语交际的能力,实现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的目标。
  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也是文本的窗口,找准了文本的眼睛,也就解读出了文本之情,从而为聋生走进文本,交流思想打开了文本的窗户,营造口语交际的平台,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否则就好像在打扮一棵无根的树,树上挂的鲜花和绿叶再多,无论如何打扮也都不会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清)刘熙载.艺概·文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