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记叙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记叙文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中考考场上选择最多的一种文体。但笔者通过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了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难以稳步提高。本文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初中记叙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的五条策略。
  关键词 记叙文 写作教学 序列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三年写作目标要求是:“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可见,初中写作教学主要以记叙文写作教学为主,小学开始写简单记叙文到了初中学写复杂记叙文。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想真正将记叙文写得详略得当、引人入胜,写得细致动人,写得令读者拍手称好,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笔者在广州市从化区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多年,发现现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普遍没有一定的层级变化,缺乏序列性与系统性,教材参考书中也没有相关的指导,很多老师没有序列化意识,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有细化写作目标,习惯性地跟着教材走,记叙文写作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考生记叙文写作水平低下。笔者根据系统控制论和循序渐进原则提出了初中记叙文写作序列化的五条策略,具体如下:
  1序列化地制定教学目标
  分解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总目标,让教师明确在哪个学段教什么内容,也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年级,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有很多不适应。教师要抓好开局,在开学初就要制定出三年的记叙文写作计划和课外阅读计划。首先思考教什么和读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阅读习惯。八年级,阅读教材记叙文优秀抒情的经典段落,感受其特征,明白抒情的作用,学会运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寓情、托物言志和融情在事、理的抒情方式,在记叙文写作中综合运用抒情表达方式,在文中不同位置根据主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抒情方式。七年级下学期至八年级侧重于记叙文表达方式、叙述顺序、写作方法的教学。九年级为“提高阶段”,九年级上学期,复习七八年级所学的旧知识,九年级下学期分析中考满分记叙文,对其进行评价赏析,归纳总结,学会创新,针对中考作文命题进行各项特殊训练。这样把七—九年级每一学期的记叙文教学目标制定出来是实施初中记叙文序列化教学的第一步,是序列化教学极为重要的一步。教师只有清楚了每一学期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才能保证教学方向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记叙文写作教学才能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
  2序列化地整合教材阅读资料
  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教师应该发挥好阅读课对写作课的促进作用,挖掘教材的功能作用,使阅读教学和记叙文教学写作自然、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怎样用教材阅读教学来促进记叙文写作教学呢?
  首先是整合记叙文单元课文。在三年的教材里所学的记叙文有写人记事的,有写景状物的,有两者结合的,这些记叙文主题各异,安排在不同学段、不同单元里,教师要细心地把相同题材、相同主题、相同类型的课文归纳出来,在教记叙文写作时就可以把归类的课文作为参考资料,在上写作课时针对当月当周的教学目标选取教材中可用的材料、精彩文段、经典篇章,安排对应的写作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以下是人教版教材部分课文按主题的整合归类:亲情类的相关课文有《秋天的怀念》、《我的叔叔于勒》等;民俗民风类的相关课文有《社戏》、《安塞腰鼓》等;爱国类的相关课文有《邓稼先》、《最后一课》等;人与动物类的相关课文有《猫》、《鸟》等。写景类的相关课文有《春》、《济南的冬天》等。学习类的相关课文有《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等。教师把这些课文整理归类后,将它们和记叙文写作序列化教学联系起来,做到文尽其用,物尽其才。
  其次利用阅读教学,给学生写作提供有效的相关点。教材天天用,阅读课天天有,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记叙文其实都是一个好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课文的好词好句、细节描写片段、人物形象、文章中心等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引导学生将其与记叙文写作相关点联系起来,做到一课一练,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课文中阅读教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减少了写作假、大、空的现象。既关注了“读”,又加强了“写”,形式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掌握吸收,可操作性强,有效地促进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3序列化地安排写作方法指导
  要解决初中生不会写的问题,离不开具体、有效的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从记叙文写作教学环节来说,教师需要定期在审题、立意、選材、语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项写作方法指导。初中写作课安排大致如下:每学期以二十周做安排。教材共六个单元的《写作》,每单元安排两三次,约十六次,加上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作文评讲课,实际安排十八次写作教学课。九年级中考时间在6月中旬,九年级下学期仅有十五次作文课,但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增减课时。原则上教师应保证每学期十八节以上的写作课,结合记叙文写作方法有序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文”。
  由于篇幅有限,以下仅以七年级上学期快速构思行文写作方法专项指导为例,来讲解记叙文写作序列化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训练彩线串珠法。第二单元主要训练背景联系法。第三单元主要训练镜头取景法。第四单元主要训练五W元素法。此外,快速构思行文的方法还有绿叶扶花法、设置悬念法等,快速审题立意的方法有添枝加叶法、比较异同法、明确寓意法、反向思维法等。这些方法没有显著的界限,能相互融合,灵活运用,为文章增色添彩。每一种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都可以从人教版教材中选取一篇经典记叙文为范例,并结合写作实践进行练习、讲评。学完几种写作方法后,针对学生似懂非懂的实情,教师应再以专题归纳课的形式,把一学期所学的几种技法归纳总结,加强练习,教会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通过各种专项训练,总结学习,学生掌握了不少记叙文写作方法,为记叙文写作夯实了基础。   4序列化地进行作文评改
  制定有序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和有序地安排写作方法指导,当然就要有不同学段的作文评改方式和标准。不同学段记叙文写作教学内容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所以评价也应该循序渐进。例如同一个作文题目,七年级写过,九年级再写,七年级写是针对某一方面的写作方法要求,九年级写是落实另一方面的写作方法要求,要求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评价也应该不一样。对于同一个题目,七年级和九年级评价应该具有渐进性。因为学生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认识能力和知识面都在改变,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不断形成,所以,初中生对同一作文题的思考能力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应该按照阶段教学目标和学段区别来进行作文评改。
  在初中三年,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的学生、不同教学内容来设置不同的评改标准,不能仅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来评价。可以运用分阶段细化的评改标准发掘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亮点和缺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引导教师思考学段写作教学的得失,调整下一阶段的写作教学,从而促使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记叙文写作教学。
  5序列化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016年人教版语文教材更强调课外阅读,以前一学期课外阅读书目仅推荐二三本,现在要求课外阅读七八本,数量增加两三倍,教材中每单元的课文从原来的五篇删减到四篇,目的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名著。教材主編温儒敏先生曾说过:“培养高尚的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在七—九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推荐、引导和监督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七—九年级课外阅读序列的构建为记叙文写作序列教学提供保障,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感知语文的美,激发写作欲望。课外阅读如此重要,教师要序列化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教师要制定序列化的课外阅读计划,让学生“连爬带滚”地阅读。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或期末,从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中选取积极向上,适合初中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记叙类作品和课本内规定的名著,给学生参考阅读。要求每生一书,每周的阅读课布置本周阅读范围。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讲故事大赛、朗读比赛等活动。阅读课上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经典语段,作示范,讲解朗读技巧,引导学生大胆高声朗读词句文段,读出语感,读出感情。读懂文章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使阅读与写读后感慢慢变成习惯,尽最大的努力把好的资源转化为自己有用的写作材料。
  总之,在初中开展记叙文写作序列化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用,有效地帮助学生爱上写记叙文、写好记叙文,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94-142.
  [2] 王希愚.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1-186.
  [3] 张爱玉.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透视与教学对策[J].考试周刊,2012(42).
  [4] 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与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4-3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17
  [6] 温濡敏.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J],语文学习,2011(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