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动通过知识引发的思考,展开师生之间的分辨,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学生也阐述自己的想法,营造出轻松的互动空间,学生可自由的阐述见解,期间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多元化的信息融合,让学生快速的走进音乐的情境中,感知音乐的曼妙多姿,基于互动夯实学生的记忆,强化学生的音乐理解,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更加深层次的认知空间中,大胆的展开音乐的畅想,形成独立的音乐见解。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始终徘徊于音乐的殿堂外,对音乐的理解较为浅薄,教师应强化课堂的互动,导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课堂互动的活跃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学生;互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29-02
  引言
  小学音乐的知识相较于主流学科较为轻松,但音乐的信息较为抽象,通常在课堂的互动中,学生也只能结合音调、歌词反馈信息,互动中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的求知状态,新时期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构建与学生的公平沟通渠道,主动衔接学生的音乐认知内容,夯实学生的基础,并徜徉在音乐的情境意境中,感知音乐韵律的波动,摸索音乐的规律,引发心灵的触动,通过音乐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感想。
  一、丰富教学手段,树立学生信心
  音乐教学应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通过多元化的信息丰富知识内容,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展开音乐的探究,期间教师应幫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剔除机械化的模拟学习形式,以更加灵动的方式阐述音乐,在演唱演示等情境中,鼓励学生表述自己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情绪,养成自主探究音乐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自由与音乐互动的乐趣,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优势,从而更加乐于提出音乐问题,可互相协助答疑解惑,基于识谱与乐理的记忆分析,音乐的互动意识逐渐强化。比如让学生利用三角铃、木鱼、沙锤这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进行简单的歌曲伴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带来自己所喜爱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并且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一首歌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相互交流借鉴,而且可以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方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另外,在音乐课中,许多学生因为害羞、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还有一个音乐课堂的误区是,唱歌不好听就上不好音乐课。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这一想法,不断地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让学生勇敢地展现自我,在积极展现自己时及时地给予鼓励,不要一味地指正学生做得不好的地方,如唱歌跑调或者声音太小,要在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多进行表扬,比如音乐节奏感很好,肢体表演非常自然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让学生知道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二、分组交流学习,竞争合作共赢
  在小组比赛的前提下,教师不能只是一直夸奖其中一个小组,否则会让其他小组的学生感到挫败,积极性受到挫伤。必须有意识地对各个小组进行鼓励,比如第一小组学生的声音很响亮,第三小组的学生音调非常准确,第二小组的学生每个人的发音嘴型都很好看等,在学生竞争学习完整首歌之后,教师再提议每一组各唱一段,最后全班大合唱,这样每个组都会非常努力地演唱,再由全班大合唱作结,教师进行点评,表扬鼓励全班学生,让学生收获学习音乐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也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争之后体会到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力量。在这样松弛有度、趣味性强的音乐课堂中,学生的互动意识会大大增强。
  三、在音乐欣赏中创新
  在欣赏乐曲的音乐形象再创造中,因个人认识、感受不同产生不同的情态,这是音乐欣赏课的特点。为此,我强调欣赏中个体独特的感受,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做想象的懒汉,力争创造与众不同的音乐形象。如欣赏课《鸭子拌嘴》中,我出示鸭子玩耍、游泳、拌嘴等幻灯片图画,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画面展开想象,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发认识。特别是重点欣赏第二段音乐时,我问“此时为什么节奏加快”时,有的学生说:“两只鸭子吵得难分难解”,有的说:“两只鸭子争着向妈妈告状”……我接着问:“这段音乐的结尾为什么又弱下来了?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画面回答说:“我又想到鸭妈妈告诉小鸭子,不要为争吃一条小鱼而吵架,兄弟之间要互相谦让,两只小鸭子知道自己错了,都不好意思了。”有的说:“在妈妈的教导下,两只鸭子不吵了,一起分吃鱼。”……学生虽然理解各不相同,但却都掌握了基本音乐情绪,这时我给予表扬,不仅保护了学生感受音乐的独特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在练习过程中互动
  音乐教材里的练习,我们可以往深、广的方面挖掘,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让学生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创记旋律一课教学中,我通过师生共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一上课,我先请学生把带来的“乐器”展示出来,并敲给大家听一听。于是,学生们纷纷上台“表演”,有各种玻璃杯、碟子等,顿时教室里都是各种“叮叮当当”的声音。这时,我出示了几只不同的碗,敲击几次后请学生找出其中的音高规律,接着往碗里加入多少不同的水,再请学生找一找水的多少与音高的关系。学生兴趣十足,很快就发现“碗越大、音越低;碗越小、音越高;水越多、音越低;水越少、音越高”的规律。我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进行制作乐器,并得出“1、2、3、4、5、6、7”几个音,最后让他们进行创记旋律,并将创作的旋律记在课本上。同时告诉学生“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创造了音乐”,鼓励学生课后做有心人,把我们身边的潜在的、美妙的音乐挖掘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用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去讨论、去实践、去创造。那样,音乐课再也不会是死板的教唱课,而是一个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钱婵.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4(a0):177-177.
  [2]潘火英.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0,22(15):139-143.
  [3]张兰锁.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3(3):200-201.
  [4]罗金军.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大舞台,2010(3):200-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