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教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整理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意义重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通过对历史学科的特性进行分析,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误区提出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44-02
  一、引言
  从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整理历史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运用个人的发散思维把教材中每一个课时,画成结构图来辅助记忆,这种学习模式又被称为心智图,是应用于记忆、学习以及思考的思维“地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不仅结合了目前全脑的概念,同时也包括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例、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空间、颜色、整体思维等等。它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调动各种因素,有效运用左右脑的各种机能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均衡发展,将枯燥的信息转换为具有趣味性的容易记忆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帮助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创造能力,开启学生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初中历史学科特性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了我国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包含着自然社会等等各个学科,涵盖内容范围广泛,互为交错,相互影响,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发散性与顺序性特点。从其他方面来看,历史涉及内容多而且每个内容都包含众多的细节分支,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十分繁琐,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记混。这样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单元或主题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有利于将旧知识与零碎知识整合在一起来进行系统的学习,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多次复习的目的。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同时也是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辅助工具,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
  1.教学急于求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教师在做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对于小学阶段思维导图的训练效果没有过多的关注,导致大多数学生无法正确认识思維导图,进而应付了事。例如在“汉武帝大一统”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自行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结果大部分学生绘制了知识结构图,缺乏新意,同时也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思维导图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导致教师也对思维导图失去信心,不再坚持。
  2.流于形式,全面包办。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认为只要将中考考的内容进行背诵就行,进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知识的迁徙、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是针对知识点整理出知识结构就可以,因此对于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无论是科学与否,只要学生做完上交就可以了。此外,未来结语课堂时间,有些教师直接包办了学生的思维导图的设计过程,甚至将寻找设计好的“科学、合理、图文并茂”思维导图直接印发给学生进行背诵。
  3.半途而废。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认为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与目标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在辅导过程中缺乏耐心,久而久之变失去了信心,最后甚至放弃了思维导图的课堂训练环节,课堂教学回到了原有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抄笔记”的沉闷氛围中。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对策
  1.要有三年一盘棋的思想,制定计划。
  初中历史学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独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身心与心智发展还未成熟,刚开始迈入初中对于课程内容的增加感到并不适应。教师要想训练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能力,就要制定好教学计划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用班级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各个班级的计划。在班级内部要确保学生个人的学年计划,争取每一位学生在七年级都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知识点思维导图的简单设计,到九年级的时候争取让学生能够自行完成设计专题复习的思维导图。
  2.重在方法指导,不能越俎代庖。
  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于学生,同样思维导图设计主体也是学生,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才能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要比答案重要,学生掌握设计思维导图的方法就是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学习中,学会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分析历史材料十分头疼,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没有捕捉到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制图过程中,学生应当获取材料主题以及其中的多种信息,通过信息共享以及协商进行对比分析,去粗取精,这也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与处理的一个重要过程。最后一步,学生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就是学生对历史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创新与发布的一个过程,完成了这整个过程,也就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
  3.注重学科迁徙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设计专题思维导图。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训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三点学科知识的迁徙,首先是通过比较、概括来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知识迁徙能力。历史纵横交替错综复杂,但是常常会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对于类型相似且联系紧密的知识应当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头脑中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衔接,从而为新知识的形成创造情境。其次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与渗透来培养学生学科间知识的迁徙能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在设计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其它的学科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绘制到一张图表当中去,完成知识之间的迁徙,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最后,通过分析比较与联系锻炼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迁徙能力。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体验的互动与迁移,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建构出整个结构图,并形成联系,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五、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项革命性的教学工具,它不仅结合了当前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初中教师只有沉下心,认真训练学生设计和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军.思维导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J].初中生世界,2014(32):4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