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本科生德育培养方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校本科生的教育实践中,应当以学生的德育培养为优先发展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培养方式包括:一是提倡素质教育,培养良好人格;二是重视德育教学,提升心理素质;三是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创新能力;四是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以人为本 德育教学 良好人格
  现代教育改革要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所谓德育,即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和品質的活动。诚然,在教育实践中,传授给学生知识十分重要,但是德育的长期培养才是根本。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坚持德育为先的培养方针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正如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J.Dewey)所说:“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1]在高校本科生的教育实践中,应当以学生的德育培养为优先发展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倡素质教育,培养良好人格
  培养高校本科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价值观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人生、审美等各方面的价值标准的认识。本科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从中学阶段步入大学阶段,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2]这就要求本科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进行着各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于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良好的人格,是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重视德育教学,提升心理素质
  高校本科生德育教学既要立足现实,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本科生的要求,也要着眼未来,用来满足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改进教学质量,从言传身教出发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地关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令课堂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礼貌地对待学生,用身教去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进而塑造良好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待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学生要帮助他们疏导消极情绪,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依托科研平台,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转变旧观念,充分了解教育对象,注重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科研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举办学术讲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让他们参与实验活动、参加科研项目。通过这些科研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将德育素质和科学精神相融合,以达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进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开展各类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高校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开展系列读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陶冶情操,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读书方法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掌握高效的读书方法;二是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如学生会、图书管理员、宿舍助管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自身的管理水平;三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要加强学生的毕业实践活动,有效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要利用假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企业、集团、科研机构等组织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用来增强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此外,应当适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本科生以人为本的德育培养强调的是人的发展,既要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求,也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既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和归宿。高校德育工作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位,努力构建德育新思路,不断优化德育环境,进一步加强德育实践。由于以人为本的德育不仅将教育实践和人的自由、尊严紧密联系了起来,也强调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因此,以人为本的德育培养的中心即是要促进高校本科生的全面发展,用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68页.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邵瑞珍等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74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9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