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HQPBL”理论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简述学校教师及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HQPBL”理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借鉴价值与可行性,并在重点介绍“HQPBL”理论的基本含义和核心内涵后,结合学校管理中具体实例,从精准设置项目学习任务、精实设计项目学习问题、精细打造项目学习公品、精心培育项目学习合作、精链推进项目学习管理、精致项目学习反思平台六个方面说明了“HQPBL”理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HQPBL”;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学校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中的第一资源,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要素。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发展;没有优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优质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教师,就没有特色的学校。重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如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倾注了较大的人力、物力、技术、管理,而且是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为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满足教育民生与公平,为实现教育梦与强国梦承担了各自的职责。
  然而,重视的事情不一定是做到位的事情,做不到位的事情就说不上是有效的事情。纵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依赖校外资源多,挖掘校内資源少;教育理论培训多,实践探索项目少;培养内容零散多,系统项目设计少;陈旧内容重复多,前沿问题涉及少;统一模式次数多,个性发展次数少;重视教学范畴多,关注教育范畴少;个体反思成长多,合作发展途径少等。事实上,教师队伍建设的主阵地是基于真实问题的校本研修,主渠道是基于有效项目的链式推进,主战场是基于教育教学的专业成长,主旋律是基于改革发展的质量保障。正是根据上述有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HQPBL”理论架构是一种可以借鉴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HQPBL”理论架构简述
  1.“HQPBL”的基本含义
  “HQPBL”是英文High Quality 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单词首字母的缩写,译为“高质量项目式学习”。“HQPBL”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让学习者掌握学习技能和内容知识,培养未来成功所需的技能,并建立与未来世界的联系。因此,高质量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推崇和传播。
  2.“HQPBL”的核心内涵
  “HQPBL”的核心内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项目任务有一定智力挑战,有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完成任务需要人不断学习知识、概念和技能,需要较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二是具有真实性的问题:项目问题应该是与个体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只有这样,学习者才有兴趣,学习者才可以选择并进行真实的体验,学习者需要跳出本位,善于运用多种技术才能解决问题。三是具有共识性的结果:项目活动过程的开放性,学习结果的公开性,以至于随时可以接受相互间的评价反馈,期间不断叩问达到什么程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等共识。四是具有互补性的合作:项目合作不仅需要内部成员间的团结协作,也需要外部多方的协调合作,且形成具有完成项目的团队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力争成为团队的领导者,进而形成彼此尊重的团队文化。五是具有科学性的管理:项目管理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有比较合理的流程,有一定的推进工具,有较合理的管理策略,并能用设计思维去审视项目管理过程。六是具有全面性的反思:项目反思从个人自身开始,再反思他人的表现,即反思结果,也反思过程,通过反思不断总结深化知识、概念和技巧,提高学习反思能力,以此把项目做得更好。
  二、“HQPBL”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运用
  从上述关于“HQPBL”理论的简述可知,高质量项目学习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实践探索中,我校有较多的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项目,如课程改革、德育管理(含班主任专业发展)、试题研究、课例研究、青蓝工程、和谐讲堂等,下面就以列举的项目为例,结合“HQPBL”理论架构要点,说明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有效运用。
  1.精准设置项目学习任务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任务是计划中的每个完成点。任务通常有长期任务与短期任务、整体任务与局部(个体)任务等之分。学校管理实践表明,任务往往是被动的。因此,如何设置合理的任务是项目建设的关键。只有制定教师能努力完成的任务、职责共担的任务、引领发展的任务,才会起到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作用。如在学校“和谐拓展性课程建设”中,学校拓展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就是一个整体任务与局部(个体)任务的统一。学校拓展课程建设的资源分析(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课程改革的目标(办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师生等)、课程体系的架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间的融合)、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应是校级层面的顶层规划和多次论证,而涉及具体的拓展课程开发应是教师层面的操作,具体包括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环节的设计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课程建设项目协同实施,促进项目任务落地,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个体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主力作用。
  2.精实设计项目学习问题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同样如此,没有高质量的实践问题不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没有经过实践探索后得到的策略是得不到教师们认可的,这些所谓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罢了,如此现象正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怪圈”,即“有活动无实效”。如在“班主任专业发展”项目中,项目问题就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简单“请进来”理论引领,还是收集德育管理中的真实问题,诚然,二者都需要。但从效果来看肯定是后者更佳。针对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问题,我们开展了“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课展评活动,不仅让学生明确核心价值观就在自己身边,应该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班主任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现象,通过调查、家访、征集等方法,归因出了“手机”“网游”等问题,并就此开展了有效的主题教育和家校交流。   3.精细打造项目学习公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具有开放性、分享性、修正性等特点。开放性是指要公开产品形成的过程,即产品怎样产生出来的。分享性是指要及时把产品结果发布,接受成员的褒扬与批评。修正性是指根据反馈的意见或建议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产品,从而提高公共产品的认可度。如在“试题研究”项目中,如何通过“磨卷”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评价试卷,就是一个打造项目公共产品的过程。首先,需要公开的是命题双向细目表,明确评价范围、内容分布、难易程度、试题类型、试题数量、题型分工等,成员按照各自任务初步产生拟选试题,之后合编组卷形成试卷初稿。其次,在备课组讨论试卷初稿,每个人逐一说明自己选题理由、命题依据和评价目标,使试卷得到备课组的一致认可,再把试卷在教研组范围进行分享,接受同学科教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备课组以此为据进行讨论修改定稿。第三,对试卷使用之后进行质量分析,即对学生答题情况、得失分情况、区分度情况、信效度情況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次修改完善评价试卷。由此可以看出,打造试卷公共产品的过程能真正提升教师试题研究能力。
  4.精心培育项目学习合作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指的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合作是每位老师都无法回避的。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即常说的:“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跟人一块走。”事实上,善于与人合作,不仅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实际能力。如“教学研究”之“磨课”项目学习活动中,就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多次合作打造精品课例。在执教者的原始设计完成后,“一次合作”中讨论完善才能基本明确教材处理、精准学情、目标定位、过程安排等问题。在执教者的一磨课堂教学中,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课堂实录记录表”“二次合作”中才能有效捕捉教、学两方面预设与生成的资源。在说评课活动时,“三次合作”中才能对教学引入、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小组合作、教学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在执教者二磨课堂教学后,“四次合作”中才能聚焦解决细节的合理处理。在执教者三磨课堂展示后,“五次合作”中才能完善形成具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5.精链推进项目学习管理
  学校管理实践表明,链式管理是一种有效的项目学习管理策略。因为其不仅建立了考评单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管理运行机制,还强调了单元间的发生顺序,即按照一定的流程实施。如“青蓝工程”指“新教师培养”项目学习活动中,“学习—结对—实践—展示—总结—考核”就是典型的项目链式管理,六个环节既相互影响,又按序推进。只有抓实每一个环节才能有效促进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才能整体稳固教育质量。“学习”即组织新教师学习学校章程、师德师风、效能纪律、安全管理、教学常规、教育常规等内容,便于他们适应新环境。“结对”即为新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便于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实践”即新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提升,期间既有指导听课,也有新教师听课,更有备课组或教研组或跨学科的听课学习活动。“展示”即开展期中、期末两次汇报展示活动,通过展示便于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路。“总结”即新教师全方位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撰写学习体会。“考核”即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参与者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落实项目活动链式完整有效。
  6.精致项目学习反思平台
  “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概念范畴,即对认知的认知。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事实上,教师反思的平台是多维的,但有效才是最重要的。如“和谐讲堂”项目学习活动,就是引导教师进行反思的有效平台。那么,如何精致设计“和谐讲堂”呢?首先,根据实践观察与管理需要确定主题,这是保证讲堂质量的基础。如“常规与质量”“文明与成长”“课程与发展”等主题,都较好地推进中心工作的开展。其次,根据过程管理与工作实绩确定人选,这是提升讲堂质量的关键。因为只有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公认性的主讲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作用,才能弘扬正能量,树立强榜样,形成好教风。最后,根据活动需要与成果推广确定形式,适时邀请专家给予指导,拨云见雾,厘清思路;适时开展评比鞭策,编制成集,相互学习;适时利用新自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国家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兴则国家兴”的理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顶层设计与制定实施,必将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建议与方向指引,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大保障与持续推力。我深信,广大教师也必将迎来专业发展的又一个灿烂春天。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0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