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薄弱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提出,明确要求学校的信息化改革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信息技术素养的真正提升。信息化教学改革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着更为积极、深远地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薄弱学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有较高的认同度。笔者结合所在薄弱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得出,学校的信息化改革应注重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信息化环境下有效课堂的呈现,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等方面内容,以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契机,实现薄弱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薄弱学校;自主学习
  一、薄弱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2.0”,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明确要求学校的信息化改革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求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即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
  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技术探索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教学改革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上有着更为积极、深远地影响。纵观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结合笔者所在薄弱学校的实践探索可知,信息化教学改革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重构教师的教,二是重构学生的学。
  二、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
  通过对笔者学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信息化教学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认可度高。91.3%的教师认为 “日常教学应了解、掌握多媒体、智能手机等信息化的基本操作,通过信息化途径获取相关的教育教育资源”,以及“熟练运用电脑制作教学课件”的教师超过75%,约有10.2%的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资讯”。一线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效率”的占91.13%,认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70.65%。综上可知,广大教师们意识到并充分认可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这是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
  2.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向信息化转变。填写调查问卷及受访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信息技术课程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意愿。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为文档材料占比34.52%,微课视频占比24.33%,ppt占比13.6%。分析可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信息化途径获取知识的比重占比较高。
  综上可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均对信息技术对学校和个人的发展影响持积极正面的看法,这是薄弱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实现的重要契机。
  三、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加强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笔者所在学校持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如:微课制作、平板电脑的交互使用技术、希沃培训、录播教室培训等,以保证学校拥有一支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教师队伍。
  学校不定期地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教师到先进地区和学校参观学习,还邀请技术人员到校作讲座、指导,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如:派教师参加中央电教馆举办的“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会”。经过不断的培训与自学,学校绝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能独立制作课件,通过网络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网上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教学。部分教师运用平板电脑在课前、课中及课后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开展行动案例研究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笔者学校以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如:学校于2017年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案例研究》。学校通过课题示范课、研讨课,对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做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如:2017年12月27日,2018年4月10-12日,课题组成员分别上了语文、英语、历史学科翻转课堂研究课,展示课均采用先教再学,探索如何通过前置学习来设定核心教学以及分层教学,旨在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音频、视频、即时讨论研究、屏幕批注,答案即刻生成等信息化方式参与课堂,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以及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课后開展了课例研修活动,并邀请特级教师苏兴卫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议。
  学校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化课堂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既推进了课题向纵深层面发展,同时积累了大量可供大家学习、分析和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
  四、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个人能力、学生发展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存在差异
  在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以及不同学段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如:学历较高、处于初、中级职称的年轻教师普遍认为信息化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够较好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部分达到高级职称的教师则认为信息化教学“使学生分心”。思想固化阻碍新技术的学习,难以顺应新时代发展,跟上信息技术改革的步伐。不同学段对于教师认知信息技术也有较大影响,如:高学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需求明显高于低学段教师。教师是学校变革的核心力量,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等方面的改革实践中,教师的认知程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实践存在诸多限制
  1.学生在信息化学习实践中受到的限制主要来源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学校信息化课堂的普及性不高,信息化教学层次较低以及多数家庭限制学生使用电子媒介都使学生的信息化学习受到限制,只有少数家庭能做到有意识地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子媒介。
  2.学习方式单一,传统学习方式依然占主导。从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受访学生仍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复习的方式学习,超过90%的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课外辅导学校、家长辅助解决学习问题,通过电子媒介解决学习问题的学生不足10%。
  薄弱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最终的评价标准在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系统、科学地创设信息化学习条件,努力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是薄弱学校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方式。
  五、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信息化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发挥信息化改革在促进薄弱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围绕信息技术开展相应的变革。
  (一)学校层面应注重变革的核心着力点
  通过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变革,应从三个方面开展:首先,学校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建构教师、学生的新型关系,实现学校的信息化改革;第二,教师教学要借助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抓手,实现教学的现代变革;第三,学生学习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着力点,通过各种信息化媒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引导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环境下探究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师职能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师角色的变化等方面内容,使广大教师不断通过思想提升、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信息运用能力和学习创新等方法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素质。因此,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加強学校师资培训、扩大师资培训面,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等途径迫在眉睫。
  (三)探究信息化环境下有效课堂的呈现
  有效课堂,既要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进步和发展。信息化环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主动学习与教学互动的平台,在这种环境下,师生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从接收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例如:传统的教室提升为多媒体录播教室,有利于实现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记录,使教师能够获得自己教学过程的一面“镜子”,便于教师在课后进行自我教学反思。帮助教师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自我进行诊断、纠错、创新,并自觉地将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通过教学反思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新课程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构建以“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以教师要求、学生自觉、家长督促为主要手段。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是当前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通过基于信息化课堂教学应用与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将优秀教师的优质资源以知识点形式或同步课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实验室内才能体会的实验过程以网上仿真实验室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既满足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又能不断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薄弱学校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薄弱学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但薄弱学校在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抓住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这一核心要素深入探究、实践,才有可能实现薄弱学校在“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2018.4.18
  [2]王馨、郭丽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康淑敏.教育研究.2015(06)
  [4]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林书兵,张倩苇.中国电化教育.2015(09).
  作者简介:王宇洪(1982.06-),女,满族,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0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