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知否,知否?李清照的风风火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部热播剧,让人回到了宋朝,说来已是千年前的记忆。那里,风花雪月在柴米油鹽里化成悠长的叹息;那里,才子佳人在悲欢离合里说着缘起缘灭;那里,人生与世界,仿佛都在酒杯中,婉约着,悲凉着。来往不休的过客行人,在遇见与离别中,让心事流放于文字。于是,有了宋词。杨柳岸的晓风残月,短松冈的形单影只,高楼上的浊酒入肠,都让人在叹息中黯然。可惜,风月缠绵的故事,诗酒流连的情怀,已是渐行渐远。尽管如此,有些人还是时常被人们说起。只因他们在匆忙人生旅途中,以素净之心真诚落笔,将欢喜与悲伤留在了诗文之中,这样的诗文,足以灿烂到时光尽头。
  李清照便是如此,婉约词宗,惊才绝艳,落笔之处,尽显大家风范。大概是对“凄凄惨惨戚戚”的印象过于深刻,很多人都以为她丧夫后的人生基调也是凄凄惨惨。但其实,这才是非常态的李清照。在多少女子的才情被“女子无才便是德”压抑为一口枯井的年代,她能够将自己的名字牢牢镌刻在了由男人们占领的主流文坛,自然,也能将日子过得风风火火。
  李家有女,名清照
  大宋元丰七年(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济南章丘。这一年,司马光写完了《资治通鉴》;苏轼结束了谪居黄州的日子,写下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还和当时已不问政事的王安石在金陵城碰了个面。虽然有新旧两党的博弈,朝升暮贬也是常有的事,但不可否认,对于读书人来说,这仍是令人向往的时代。
  首先,宋朝科举经常扩招,进入仕途的几率大大增加;再者,宋朝开国太祖有令“不杀文人”,比较起其他朝代动不动被砍头,风险小了很多,可以由着性子折腾,立场也随便站;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大牛等你偶遇,苏轼、秦观、黄庭坚、周邦彦…-想不激动都难。可惜的是,这一切好像都与李清照无关。只因她生未就是女儿身。
  君不见开明如盛唐,写《八至》诗的李)台六岁时写了首小诗,直接被亲爹送到道观。所谓才女,也多欢场中人。更不要说,以礼教大防著称的宋朝。此时的司马光家族,“妇女婢妾无故不得出中门”;以宋朝为背景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甚至连自家后花园都不允许去。不过,李清照并不信这个邪。人世走一遭,什么都不敢尝试,怎算真正活过?
  庸人方自扰,自在就好
  16岁那年,李清照的《如梦令》被隐去作者名,在喜欢抄歌词听小曲的年轻太学生中广为传抄。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随着读过这首词的人越来越多,作者的身份也被扒了出来。原来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家的小姐。但这李小姐有点贪杯啊?毕竟李清照现存45首作品(王延梯《漱玉集注》,附词未计)中,提到酒的就有23首,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兴致到了,喝!“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不开心了,喝!“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有点无聊,喝!“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赏花品酒正相宜,喝!“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心伤难寄,喝!
  饮酒无所谓对错,尤其是对于词人来说。世界似乎只有以醉眼迷离与之相对,方显得自然。一帘月,几杯酒,醉与醒之间,便是千山万水。取悦世界太容易,只需安于闰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可她就要一份自在,做个真的自己。
  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曾抄写过她
  词的太学生赵明诚。出嫁前的两首词,非常形象地记下了她的少女情怀。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闺情》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蹴罢秋千》
  有点娇嗔,略带娇羞,还有着与一般闺阁女子不同的大胆和主动。
  婚后二人隐居青州,一边勤俭持家,一边收集整理器物,进行古籍的校勘、刻写。兴致到的时候就会玩些游戏。赌书泼茶就是其中之一。有时吃完饭之后,二人就煮上些茶,然后随便指着一本书说,某某页某某行记了什么。答对了的,就先喝茶。而每每玩这个游戏,赢的人还都是李清照。于是,那个开心呀,笑得杯子有时都拿不稳,茶泼了出去。
  《红楼梦》中,曾有这样一段:宝玉想将姐妹们写的诗,拿出园子给别人看,好让别人知道她们的诗才。宝钗却制止了,说这是女孩子私密的东西,怎能给外人知道。为此还有典型例子以作警醒,像卓文君就听司马相如弹了下琴,就跟人私奔;蔡文姬才高,情史也复杂,嫁了三次之类。识点字,明点理,平时衬托下丈夫的博学和伟岸,这才是读过书的女人该有的存在方式。但赵明诚直接放弃了让李清照履行闺阁妇人的义务,显示出了比现在的很多男士都强得多的气度。
  爱情造就平等,赢得真正的爱情却需要自爱与自重。不将就,不随意,不讨好,不委屈,让自己活得贵一些,所以李清照在婚姻中遇到了古代才女少有的琴瑟合鸣。
  活着,自己对自已负责
  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徽宗、钦宗被掳,北宋朝廷崩溃,史称“靖康之耻”。当时整个北方皆陷于战乱之中,赵明诚的母亲也于此时在江宁去世,赵明诚就先行南下奔丧,把善后事宜交给了李清照。李清照挑选了夫妻俩收藏的15车古籍器物,亲自押运,在兵荒马乱中,经过陷落的城镇,经过淮河长江,历经数月,竞平安到达江宁。非常遗憾的是,作为江宁知府,赵明诚思想不坚定,最终也成了弃城的一员。对朝廷对丈夫行径感到耻辱的李清照,路过乌江,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29年,因弃城一直羞愧寡欢的赵明诚,病逝在赴任湖州的路上。出发前,李清照问先行的赵明诚:而今兵祸连连,如果发生意外,这15车古籍器物怎么办7
  那些孤本古器皆是赵明诚毕生所藏、心血所在,他的研究成果、想要传于后世的《金石录》还没写完。但李清照却不这样想。从她的别号“易安”也可知。“易安”取自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本意就在寻求一种舒适的状态。所以赵明诚看不开的事,她能看开。赵明诚心之所衷又能让他立身行道的,才是她该为他做的——15车古籍器物,她尽力保存:未完的《金石录》,她一定续完且让它传于后世。带着众多行李,李清照踏上了漫漫流亡路。每次周转,也都会丢些。最后七零八落,只剩带在身边的一些书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国破家亡,天涯沦落,她的心气在一次次的打击中,渐渐磨平。再加上自赵明诚去世她大病一场,希望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可以分担她的痛苦。这时,张汝舟出现了。李清照冒着有失妇德的嘲讽,两人成婚。但谁料,没过几天,他开始逼问李清照手里到底有多少好东西,见不如预期,就开始拳打脚踢。
  李清照清醒了,收起想要做菟丝花的心思。递上和离状书的同时,李清照还递交了一份张汝舟曾谎报科考次数以谋取官职的档案(宋朝连考15次未中者可被照顾,破格录取),再加上自己第一才女的名号,此事闹到宋高宗亲自下令立案彻查。
  早在千年之前,李清照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自己对自己负责,生活才真正有意义。
  此花开后更无花
  她以李清照,而不是赵李氏的名字,靠自己一篇篇作品的累积,在男权社会,让再刻薄的男人,都不得不承认:易安居土,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土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正是这样的自信与才华,让李清照毫不心虚地说出“自是花中第一流”。
  大概在李清照去世后的第40年左右,陆游接到一个邀请,为一孙氏夫人写篇墓志铭,其中有这样一段往事:孙夫人年少时,是个远近闻名的小女神童。李清照听说后,去见了她。应该是非常喜欢,李清照立即表示,愿将毕生所学教给她。谁料小女孩不愿意,说:才藻非女子事也。如果说遗憾,我想这大概是李清照最大的遗憾。在她所知的年代,再没有一个人,像她一样风风火火又有滋有味地活着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4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