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思政教学质量关系到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达标,而教师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传统“教书匠”角色显然不利于思政教學活动的全面开展,转变该角色已是势在必行。文章就立足高校思政教学中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问题所在,制定出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教师角色;新要求;问题;转变的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2-008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3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高校思政教学活动是正确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观念的主阵地,是高校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观念正在饱受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击,思政教学的效果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可是,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就必须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通过有效组织教学、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让大学生能够改变对思政教学的看法,进而为高校思政教学效果全面提升起到强有力的保证。
  一、高校思政教学中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出政治信念坚定、责任意识强烈、价值观念正确的高素质人才已是高校思政教学的主要任务;而教师不仅要担任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还要担任教学组织者、教学参与者、实践指导者的角色,这是当今高校思政教学为教师角色所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明确这些角色要求,高校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中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才能更加趋于理想。
  二、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问题所在
  (一)传统的“教书匠”角色非常明显
  就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而言,广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都处于被动的记笔记、听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很少与教师之间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教学气氛非常沉闷。而导致这一现状的产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由于教师传统“教书匠”角色不能得到转变。传统“教书匠”角色最明显的特征包括两个,一是只关注于将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教学活动就是要按部就班、平平淡淡的进行,其他一切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均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一角色显然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政教学,更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二)很难扮演指导学生实践的角色
  从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的全过程来看,教师主要以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来开展一切教学活动,教师在理论研究与教学方面的能力较为突出,能够扮演好研究者和理论传导者的角色。但是,教师在自身角色扮演上也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就是实践教学活动不能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很难扮演指导学生实践的角色,这一问题在当今高校思政教学中应该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方案
  (一)在深入贯彻“生本理念”中呈现教学参与者角色
  高校思政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正确引领大学生政治信念、价值观念、责任意识,引导高校大学生能以健康的思想从事学习、工作、生活,最大程度上体现出自身的人生价值。结合高校思政教学的主要任务来看,学生必须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围绕坚定学生政治信念、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塑造正确价值观念开展教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必须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大学生,不仅要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传授,还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顺利接受,切实做到“教”与“学”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也不会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之外,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高校思政教学任务。然而,在以往的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教书匠”这一角色非常明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将知识点尽快灌输到大学生脑海之中,而发挥的作用往往只是灌输和强制作用,大学生并不能将知识顺利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显然与当今高校思政教学的目的相违背。
  基于此,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学参与者的角色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既能从认知层面颠覆大学生关于思政教学的看法,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为正确引领大学生思想观念提供保证。而在深入贯彻“生本理念”中,教师呈现教学参与者角色的方法有很多,最为理想的选择就是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慕课”学习活动,根据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共同学习话题,而教师自身要参与到一切学习活动之中,成为共同学习的一分子,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发表个人的意见与看法,并且以大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深入贯彻了“生本理念”,同时改变了教师“以我为中心发号施令”的角色,发挥出为大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帮助大学生积累知识经验等多个作用,大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与效果也会显而易见。
  (二)通过开展多样化师生互动来扮演教学组织者角色
  就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而言,教师必须摒弃“按部就班”的思想,不仅要扮演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还要扮演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何谓“知识传授者”?指的就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稳步的落实教学过程。可是,高校思政教学具有内容枯燥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而又乏味的特征,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讲、学生记这一教学过程,大学生必然不愿意接受,久而久之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这极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此,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从开展多样化师生互动人手,让教师能够扮演教学组织者的角色,在提高教学趣味性的同时,确保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重新燃起知识转化的欲望。
  通过开展多样化师生互动,让教师扮演教学组织者角色的渠道有很多,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教师利用移动网络平台与学生保持紧密互动,实现组织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随着当今移动网络的全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在广大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正在改变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之下,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这一条件,通过手机“微信”“微博”客户端,与大学生建立移动互联学习平台,在学习平台中教师要定期发布关于思政教学的相关讯息,与大学生之间时刻保持观点、意见、看法的碰撞,真正做到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与他人保持共同学习、共同研究,而教师则发挥出组织教学的作用,在出任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同时,扮演起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二是教师通过分享人生经验的方式与学生保持互动,进而达到组织趣味教学的目的。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既要作为大学生的老师,同时还要注意到“朋友”这一身份,之所以作为大学生的老师,就是能够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但是师生内心中的位置感就会非常明显,师生互动很难展开。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朋友”这一身份的重要性,朋友之间能够相互分享成功经验,相互积累人生阅历,在这一过程中彼此的互动就会更加频繁,教师既可以将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能按照他们的意愿组织趣味教学,进而扮演起教学组织者的角色。
  (三)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来肩负起指导学生实践的角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政教学也愈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仅要有教学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指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而这也意味着教师的角色要从单一的知识传导者,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指导者,确保大学生在思政教学中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进而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牢记神圣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等。然而,在思政教学中如何让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呢?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践教学活动要有主题色彩,方便教师进行指导。在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中,必须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由此大学生能够直接感悟到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生在了解实践目的基础上,必然会在自身价值观念上、政治信念上、责任意识上会刻意地教育完善,这时的具体表现也会呈现在广大教师面前,而广大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特征做出相应的判断,并在学生实践活动中为之提供相应的指导。在这期间,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色彩为教师提供了方便条件。二是实践教学活动应有探究价值,确保教师的指导能够让大学生有所感悟。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够有所发现,从不同角度找到不同的答案。只有实践中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实践的角色因此也能够凸显出来。三是实践教学活动要有师生评价环节,以保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指导。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设有师生互评的环节,只有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表达出来,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在哪个方面有学习的需要,在后续的实践指导环节中做出相应的调整,让教师在思政教学中更好的肩负起指导学生实践这一重要角色。
  结论
  高校思政教师顺利将“教书匠”这一角色转变并非易事,不仅要认识到新角色有哪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扮演好这些新角色。可是,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中,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观点存在不足,需要广大高校思政教师、学者踊跃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积极分享自身的经验,为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3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