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由朗读亭探寻图书馆阅读推广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朗读亭,为阅读推广带来了新的契机。以朗读亭为阅读推广新媒介,把微信平台作为阅读推广平台,以此构建立体化交互推广模式,用举办朗读亭诵读活动以吸引更多读者主动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活动影响力。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由朗读亭诵读活动探寻图书馆阅读推广新路径。
  关键词:朗读亭;诵读活动;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897/j.cnki.hbkjty.2019.0051
  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连续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和书香社会的建设,数字化阅读产品开发及数字资源保存技术也日益成熟,朗读亭应运而生。利用朗读亭进行阅读既不同于传统纸媒阅读,也不同于普及大众的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它借助新技术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诵读体验,对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并给阅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成为读者喜爱的独特阅读方式。不仅如此,利用朗读亭进行诵读活动也为阅读推广开辟了新思路,使阅读推广从过去的基于资源的推广向提升用户感知方向发展,使阅读推广的主体从以图书馆为主向多层分担和多元分布方向发展,使阅读推广的客体从某一图书馆当前的注册用户向社会众多潜在用户和图书馆目标服务用户方向发展[1]。如何利用朗读亭更好地进行阅读推广创新?2018年4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秦职院”)第十一届读书月活动蓬勃展开,以此为契机,秦职院举办了首届朗读亭“金话筒”诵读大赛,借助朗读亭和微信平台进行阅读推广,这也是由朗读亭探寻阅读推广新路径的有益尝试。
  1朗读亭阅读推广产生的背景
  伴随着央视最具影响力的栏目之一《朗读者》成功舉办,2017年,第一座朗读亭在国家图书馆惊艳亮相,短短数月,朗读亭火爆全国。它是集配乐、朗读、录音、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朗读设备,使朗读者与经典作品通过配乐和音效的完美结合,让科技和文化引领下的阅读变得更有魅力,能满足读者享受阅读和分享阅读的需求,到朗读亭里读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来感受不一样的“阅”和“读”。
  在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数字化阅读有所增长,有声阅读成为亮点。调查数据显示,有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 有声阅读)习惯,我国成年国民听书率达到22.8%。在对高校大学生阅读习惯的调查中,有13.38%受访大学生表示偏爱有声阅读[2]。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满足用户有声阅读的需求,以朗读促进全民阅读,搭建朗读亭用户资源共享平台,提高阅读活动品位,拓展阅读推广服务范围,秦职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于2017年底引入了“书舒朗读亭”,这不仅是我院的第一个实体朗读空间,也是北戴河区第一座朗读亭。我馆作为北戴河区文化共享单位,朗读亭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一经落成立即吸引了校内外大量读者,不仅有我院的师生,也有中小学生甚至白发老人,大家都在朗读亭内体验高科技支撑下诵读的魅力,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些诵读作品通过书舒朗读亭微信平台和我馆微信平台汇集、传播,搭建起虚拟阅读空间,也与全国各地的书舒朗读亭用户一起,共同构建了立体化交互推广模式。由此,朗读亭不仅带动了线上线下读者主动阅读、享受阅读、传播阅读,还实现了朗读亭用户阅读共享。
  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朗读亭诵读活动简介
  2.1组织与宣传
  为确保我院首届“金话筒”诵读大赛圆满成功,我们成立了以信息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分工明确的活动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专家评审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确定活动主题、参赛对象、参赛流程、比赛细则、网络投票规则、奖项的设置及总结、表彰方法等;利用宣传单、展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介绍朗读亭功能,普及培训朗读亭使用技巧,包括选材、配乐、音效、字幕调速等,以及如何登录朗读亭公众号、录音、上传到“我的专区”、进入“活动专区”比赛界面投票、分享至微信平台、QQ的方法;开辟了专题书架,确定朗读范围为经典文学书目,不仅有《美丽中国》《朗读者1-3辑》等适合朗诵的作品集,也有名家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经典,还有《朗诵技巧》《朗诵艺术》等辅导书。以多种形式展开活动宣传,制作活动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外张贴,将活动方案印发至各系部,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学校网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馆刊《信息苑》等多种渠道展开活动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2.2比赛实施
  此次比赛,我们分馆员组、学生组、教师组分别举行。馆员参赛的目的是让其了解朗读亭功能,并能熟练使用朗读亭设备,掌握朗读亭的录音、上传、分享等方法和技巧,从而为读者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和使用辅导,这也是馆员服务创新的一部分。学生组朗读亭诵读大赛,参赛者为全体在校生,转发及投票是面向全社会的。比赛深受学生欢迎,整个赛程中,学生选手都相当踊跃,朗读亭里无宁日,朗读亭外排长队,大家录音、上传、投票、转发,热情高涨。朗诵题材多样,有朗诵古诗词的,也有朗诵小说、散文、诗歌的;朗诵形式多样,除单人朗诵外,还有男女声组合、男生组合、女生组合等。教师组朗读亭诵读大赛由校工会主办,图书馆承办,面向社会公开投票。这种形式更有利发动和组织,也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很多老师带着兴奋和好奇走进朗读亭,又带着满足和愉悦离开,饱含激情的朗诵极富感染力,也有较高艺术水准,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在评奖过程中,综合考虑选材、音效、声音、艺术技巧、网络得票数等多种因素进行评比,每组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其余参加决赛选手为优秀奖。比赛结束后,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总结与表彰大会,优秀选手上台发言,畅谈参赛收获和感想,并现场做朗读示范,优秀作品在图书馆公众号展播。
  3朗读亭诵读活动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朗读亭诵读活动提高了馆藏借阅率,提升了图书馆影响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今后必将成为一项可持续开展的阅读活动。依托朗读亭和微信平台的朗读与听读,传播与分享,不仅能吸引众多读者,培养读者阅读习惯,增强读者诵读能力,提高读者阅读素养,引导读者快乐阅读,并且阅读推广从校园走向了社会,开辟了众人参与阅读推广的新模式,使阅读推广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我馆首届朗读亭“金话筒”诵读大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1因参与人数众多而更有影响力
  本次活动分预赛和决赛,最后进入决赛的作品有106个,总投票数为136 350票,参赛页面总访问量高达185 310次。此次活动为我校连续11年举办读书月活动以来参与人数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次,这些数据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者的参与热情和活动的影响力。
  3.2因阅读题材广泛而更有人文魅力
  为本次大赛特设的专题书架借阅率非常高,大赛带动了经典阅读。在106个诵读作品中,既有古典名篇《岳阳楼记》《江城子·密州出猎》《陋室铭》等,也有很多当代优秀作品,如流沙河的《理想》、艾青的《手推车》等;既有不同年代的诗作,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岛的《回答》、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有很多优美的散文,如林清玄的《百合花开》、季羡林的《黄昏》、张爱玲的《秋雨》、席慕蓉的《无怨的青春》;既有中国文学名著,如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也有外国名著《时间简史》等。朗读题材之广泛,涵盖古今中外优秀经典,使比赛更具有人文魅力。比赛调动了人们的读书热情,培养了对朗读的喜爱,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通过阅读和朗诵,感受到经典永恒的灿烂光辉。
  3.3因形式新颖而更有吸引力
  利用朗读亭举办诵读大赛,在我馆尚属首次,具有一定创新性。我馆以前也举办过现场版经典诵读大赛,但参加人数不多,吸引力不强。主要原因除一些人上台当众朗诵会羞怯、紧张和不自信而不愿参加外,配乐和音效不理想也是困扰的难题。朗读亭里有可供自由选择的音乐,有完美的音效,有海量的文章,避免了各种干扰因素,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私密空间里大声地自由朗读,读书变成了充满情趣、轻松惬意的享受,变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零阻碍大众活动,使阅读变成了“悦读”。
  大赛这种方式更具竞争性和促进作用。诵读作品通过微信平台接受校内外所有听众的转发、评判和投票,比赛更加公开、公正。有专家组评审打分,有奖励机制,大家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共同促进,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每天朗读亭外排起的长队就足以证明活动的吸引力。
  3.4因读书宣言而更有感召力
  所有选手都在参赛页面设计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读书宣言,恰如战鼓,是对读者最强劲的激励,也是对读书最美好的召唤。诸如:“阅读能致远,书香能修身”“热爱阅读,做最好的自己”“用声音传播经典,用经典润泽心灵”“经典诵读带我们走进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让我们如此绚烂”等。这些激励人心的参赛口号,彰显了个性,让人读之热血沸腾,深受启迪。
  3.5因宣传和交流而更有传播力
  首先,诵读经典的比赛既是对经典的寻找、阅读、再现,也是对经典的传播。其次,利用学院网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QQ群、宣传册和海报等多途径进行的广泛发动传播了读书的火种。再次,大赛过程中,许多参赛选手都在自己微信朋友圈上转发了朗诵作品,抒发读书的感悟与感想并组织投票,使经典的影响从校园传播到社会。最后,在大赛闭幕式上获奖选手现场表演,在院报和学院网站做活动报道,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公布获奖名单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连续展播,把获奖朗诵音频配以原作文字和相关的图片及征集的参赛者对所朗诵经典的解读文字、读书心得整合成阅读平台,还制作了整个比赛过程的图片展,这些都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鉴于活动的火爆,爱迪科森书舒读吧还选取了我院优秀朗诵作品进行展播,更扩大了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
  3.6因微信平台而更有推广力
  比赛作品放在微信平台易于推广。微信是目前最便捷、最简单、最易于接受、最受人们喜爱的传播途径之一。朗读亭不仅能帮助热爱阅读的朋友实现朗读的梦想,同时它也能在微信平台上满足社交分享的需求。大家可以在朗读亭大赛界面听到所有选手的朗读,并利用微信朋友圈转发功能不停地进行传播,像滚雪球一样吸引了一大批读者和听众,甚至远在国外的朋友也能通過参赛界面点赞投票。利用微信公众号从校园到全社会进行公开投票,“墙里开花墙外香”,把活动影响力扩大到校园外,把读书的热情散发到各行业,把阅读推广到全社会。此次活动投的136 350票和高达185 310次的访问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正是通过微信平台的推广力实现的。
  4利用朗读亭开展阅读推广的思考与启示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介构建立体化推广模式是未来阅读推广的方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朗读亭和微信平台相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也给阅读推广带来了新契机。如此高的点击率和投票率,让我们看到了利用朗读亭和微信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成功。
  4.1朗读亭成为图书馆阅读的新空间
  朗读拓展了阅读的深度,听读拓展了阅读的广度,朗读和听读都是阅读的重要组成和最佳方式。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大学生朗读综合状况调查表中,认为朗读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的读者占87.7%[3]。吴建中教授指出图书馆的建设要强调读者的参与,特别提到了朗读在读者参与中的重要作用:“最近‘朗读者’很热,我在想图书馆一般都有供朗读的制作空间,这些制作空间能开放给读者的话资源就活起来了。”[4]
  如何在图书馆开辟朗读空间,是开辟实体朗读空间还是开辟虚拟朗读空间,这一直是业界讨论的话题。2012年国家图书馆以互联网和手机为平台推出了“文津经典诵读”栏目,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打开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通过图文和音频欣赏经典诵读的美文。2013年临沂大学开辟了600平米400个座位的朗读区,这是全国首例实体朗读空间。随着全民阅读不断推进,朗读形式的阅读在图书馆悄然兴起,开设自由朗读空间及网络听读空间是图书馆阅读服务新举措,也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领域[5]。朗读亭占地面积小,隔音好,私密性强,有良好的音效及可供自由选择的配乐,且操作简单、方便,是理想的实体朗读空间。它不仅给读者带来专业的朗读体验,而且能通过上传功能把所有朗读音频都集合在微信平台上供千万读者收听,开辟了网络听读空间。因此,小小朗读亭打造了阅读大空间,吸引了众多读者,促进了阅读推广。   4.2朗读亭成为阅读推广的新媒介
  正因为人们对朗读和听读的喜爱,各种听书APP应运而生,但水平良莠不齐,影响了对经典的认知和传播。国内鲜有图书馆进行朗读和听书的阅读推广服务,而组织读者自己制作和发布具有个人特质的朗读文本,以及利用自媒体环境和技术,发挥读者主动性和参与性,构建图书馆朗读听书分享平台未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6]。朗读亭作为阅读新媒介,是传承经典、传播文化的知识宝库,它汇集了一万多篇美文及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等英语口语,还有识字、故事、音乐、手工、国学等内容,集练习、录制、演讲训练、阅读为一体,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24小时全天候公益性开放。朗读亭依托微信平台,让读者轻松实现快乐阅读和快速传播,操作简便,易于接受,传播广,影响大,符合读者的日常阅读习惯。进入朗读亭的读者只要通过注册申请,扫码登录微信公众号,就能将自己朗读录音通过网络上传至微信分享,也可以把朗读音频、对朗诵作品的解读、读书感悟文字、朗读的图片、视频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创建制作属于自己的阅读“媒体”,自建的个性化有声资源又全都汇集到朗读亭公众号平台。朗读亭作为阅读推广新媒介,使构建高品质的朗读听书分享平台成为可能。
  4.3让读者成为阅读推广的推介者
  发动读者自主进行阅读推广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而思考如何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迎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将是新的切入点[7]。朗读亭的出现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由听书变成自己读给别人听,大家一起读,一起听,通过微信一起分享,一起传播,阅读这种独立行为变成人人可参与的个性化的集体行为。读者由接受音频信息的从属角色转为音频信息资源创建共享的主体角色。读者获得了更大的信息选择权和传播主动权,他们以“我”为中心,从自己的兴趣、需要、价值取向等角度出发,更积极、自主地对信息进行解构与挖掘,成为信息的生产者、提供者和使用者[8]。阅读推广主体由图书馆、声频制作终端等少数专业推广者扩展到每一位朗读者和听书者,参与其中的每一个微信号都是一个推广源,读者不再是被动的受众,大家因为直接参与朗读、听书、转发而变成阅读推广新主体。读者的自主阅读推广扩大了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从而加快了阅读推广的步伐。
  4.4朗读亭搭建了阅读推广交互新平台
  同以往偏重资源推广、注重加强个体阅读不同,在新媒体环境下,把读者联结起来,增进阅读交流与互动,更能体现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过去的阅读推广,范围和规模仅仅局限于本馆的读者,而今,朗读亭和微信融为一体的互联网传播方式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建立起通过邮件、QQ、微信等多途径的阅读推广交互体系。全国各地所有朗读亭用户的经典诵读音频都集中在它所提供的微信共享平台上,构建了大众朗读听书分享平台。在朗读亭搭建的“活动专区”,人们可以欣赏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朗诵专场,由海量的经典篇目制作成的音频,被人们随时随地收听、收藏、下载、转发、分享,并通过不同的朋友圈再转发再传播。来自天南地北的读书声汇集在一起,朗读的人在用声音演绎、再塑经典,听读的人在欣赏、感受经典,很多人虽然素不相识,却因读和听彼此靠近,人们在这里读到了很多以前从未读过的书,很多书分享传递给了并不相识的人。它不同于传统的个体阅读行为,也不同于一场现场版经典诵读会,它让成千上万的读者通过朗读亭联结在同一个微信共享平台,互相学习,相互交流,更像是一场众人共建共享的读书盛宴。
  5结语
  朗读亭既是实体朗读空间,又搭建了虚拟阅读空间,深受读者喜爱,能起到吸引读者,促进阅读的作用。以朗读做为推进大众阅读实践的传播途径,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图书馆应将“朗读亭”阅读长期化、常态化、普及化,将图书馆进一步打造成阅读中心、交流中心和文化中心,资源得到更有效地推广和传播。由朗读亭读者参与的阅读推广将有效拓宽全民阅读受众面,加强阅读传播力和影响力。深化阅读服务,也是阅读推广不断转型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怀涛.阅读推广的要素分析[J].晋图学刊,2015(2):1-7.
  [2]韩凤伟.高校图书馆有声阅读服务研究[J].图书馆界,2018(5):66-69.
  [3]覃珍.依托朗读服务开展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5):82-85.
  [4]吴建中.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十个新话题(摘要)及互动问答[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1-9.
  [5]黎曉.高校图书馆朗读空间建设探索[J].图书馆界,2014(3):51-53.
  [6]申艺苑,袁曦临.图书馆用户朗读听书分享平台之构建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4):52-56.
  [7]许天才,杨新涯,王宁,等.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多元化趋势研究—以首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赛为案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1):82-86.
  [8]陈筱琳.网络视听互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建设,2016(10):74-79.
  Exploration on the New Path of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by Reading
  Pavilion——Taking Qinhuangd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 Xue songLi Yan hang
  Abstract:The reading pavilion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new opportunity for reading promo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reading pavilion as a new media of reading promotion, uses WeChat as a reading promotion platform, builds a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promotion mode, and attracts more readers to actively read, thus improving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Qinhuangd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a new path for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by reading pavilion.
  Keywords:Reading Pavilion; Recitation Activities; Reading Promo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0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