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越南燕行使者所见运河清江闸御诗碑亭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淮安清江闸两岸各有一座康熙御诗亭,越南使者所见御诗碑位于北岸亭内,乾隆四次南巡时又分别增加了御诗四首。御诗碑毁于抗日战争时期,今清江闸“绩奏安澜”碑非历史上的御诗碑,乃2005年据清晏园乾隆御碑复制而来。挖掘清江闸御诗碑的历史,探究大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和遗迹,可为传承运河文脉、讲述运河故事和打造文化地標提供参考。
  [关键词]越南大运河清江闸御诗碑御诗亭
  淮安清江闸地处大运河的中心位置,是运河沿线最具代表性的古代船闸,至今仍保存完整的正闸、越闸、越河格局,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为避淮河之险以及末口盘坝之劳费,平江伯陈瑄开清江浦河,沿途设清江、福兴等船闸,奠定了清江浦城发展的基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为避黄河水患,原清河县城从黄河岸边的小清口迁至清江浦,清江浦城行政地位提高,进一步发展。五年后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越南景兴二十七年)正月,越南使者阮辉莹一行经广西、湖南、湖北、安徽至江苏南京,十月二十八日到达扬州,然后沿运河北上进京。沿途以日记形式记录了旅途见闻,每条日记后附一首至多首诗歌,形成了这部《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日记》记载:十一月初六日到达清江浦城,这是一座不设城郭的城市,为清河县驻地,江口有龙凤闸,闸左右各树一块碑,分别写着“清江正闸”“清江越闸”。闸旁有御诗碑亭,诗云:“淮黄疏浚费经营,跋涉三来不惮行,曾几堤防亲指画,伫看耕稼乐功成。”而且还注意到,“今上”亦有御诗刻于碑的背面[1]。越南使者所见御诗碑亭,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本文试图借助清宫档案、河工地图、诗文碑刻等文献资料,对清江闸御诗碑亭进行考证。
  一、越南使者所见御诗
  根据越南使者的描述,该诗为“今上”之前的皇帝第三次下江南时所写,“今上”为乾隆皇帝,则不难推断出是康熙皇帝来淮安所写。清代淮安为黄淮运交汇之区,是河工治理的重点区域,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每次都来此视察河工,指授治河方略,同时留下了大量诗文。《清圣祖实录》卷一九二记载,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二月戊辰,皇帝第三次南巡,“阅视黄河以南高家堰、归仁堤等工,回至清口奉迎皇太后,舟泊清河县闸口”。“闸口”即清江大闸口,可见康熙皇帝到过清江大闸。《实录》中没提到这首诗,但检索发现,此为康熙第三次南巡时所题写的《阅河》诗。不过最后一句有所出入:越南使者记为“伫看耕稼乐功成”,而《四库全书》所收《圣祖仁皇帝御制文》第二集卷四十九以及乾隆《江南通志》卷首等均记为“伫期耕稼乐功成”。编校皇帝“宸翰”,《四库全书》当极为严谨,且有多部文献可互证,因此可判断《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记载有误,至于错误原因,可能是后来整理抄录时误写所致。实际上,《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中因抄录造成的错误比比皆是,仅该书第115页中就有多处,例如“惠济闸”误写为“思济闸”,“出里河”误写为“山山里河”,等等。
  根据以上叙述,可初步确定该诗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所写,后被刻石立于清江闸(即清江正闸,下同)附近。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越南使者在清江浦见到了该碑,碑正面刻有康熙诗,背面刻有乾隆诗。
  二、御诗碑位置、形制及勒石时间
  御诗亭具体立于何处?据清代河工地图中描绘的清江闸,可追寻蛛丝马迹。绘制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前后的张鹏翮《治河方略》所附的《运河全图》中,清江闸当时称龙汪闸,闸南北两侧各绘有一座亭子,但图中没有标注名称[2]。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康熙后期《运河全图》中,南侧的亭子明确标注为“御诗亭”[3]。绘制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左右的《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以及绘制于清中叶的《四省运河水利泉源河道全图》[4]中,清江闸南侧红色的亭子明确标注为“御诗亭”,但闸北侧对称建造的方形亭子仅标注为“龙亭”。龙亭是与皇帝有关的亭子的统称,包括御诗亭、御桩亭等,单从“龙亭”二字无法确定北面的亭子是否也为御诗亭。进一步查阅咸丰《清河县志》所附《清江浦图》,清江闸南北两侧的亭子均被标注为“御诗亭”,符合越南使者“闸旁有御诗亭”的描述。该志书卷三明确记载:清江闸有御诗亭两座,一座在南岸,康熙二十二年建,皇帝赐河臣于成龙;另一座在北岸,康熙三十八年建,皇帝赐河臣张鹏翮[5]。
  不仅如此,乾隆后期的一份档案中有更详细的记载,这份题名“直隶厂至平桥”的档案记录了预先为乾隆规划的南巡路线,其中提到了清江闸御诗碑:
  上首清江闸建自前明。南岸恭建圣祖仁皇帝御诗碑亭,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御制阅河堤诗,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和圣祖原韵阅河堤诗一首;碑左乾隆二十二年圣驾南巡阅河堤恭依圣祖诗韵御制诗一首;碑右乾隆二十七年圣驾南巡阅河堤再依圣祖诗韵御制诗一首。迎面碑顶乾隆三十年圣驾南巡阅河堤四依圣祖诗韵御制诗一首。北岸恭建圣祖仁皇帝御诗匾联碑亭,康熙三十八年圣祖仁皇帝阅河堤诗,御制匾额对联;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和圣祖原韵阅河堤诗一首;碑左乾隆二十二年圣驾南巡阅河堤恭依圣祖诗韵御制诗一首;碑右乾隆二十七年圣驾南巡再依圣祖诗韵御制诗一首。碑阴乾隆三十年圣驾南巡阅河堤四依圣祖诗韵御制诗一首[6]。
  根据上述记载,清江闸南北两岸各有一座御诗亭,南岸御诗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南巡时所题写,北岸御诗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南巡时所题写,其中越南使者所见的御诗碑亭位于北岸。后来,乾隆皇帝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南巡时,又分别在两块碑的四面增刻了御诗。
  具体勒石立碑的时间,民国《淮阴志征访稿》提供了部分信息:清江闸南岸康熙二十三年御诗乃赐河道总督靳辅的“阅河堤作”诗,诗曰:“防河纡旰食,六御出深宫。缓辔求民隐,临流叹俗穷。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已着勤劳意,安澜早奏功。”康熙二十四年六月,靳辅将该诗勒石并题跋。清江闸北岸有康熙三十八年题写的御诗[7],但没有提及哪位河臣立于何时。《淮阴志征访稿》所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赐“靳辅”诗,与上文咸丰《清河县志》记载的赐“于成龙”有出入,从记载的详细程度以及碑文内容看,《淮阴志征访稿》所载更可信。   今清江闸南500米处楚秀园公园北门内有一座御诗亭,乃台湾周震欧教授心怀桑梓,于1991年倡导捐资修建。亭内石碑正面镌刻了康熙皇帝所写的《阅河堤作》御诗,碑阴为现代人撰写的一篇《重立康熙御诗碑记》,提供了立碑缘由、捐款人姓名等信息,其中提到原碑立于清江闸南岸,为康熙皇帝示河臣的御碑,还提到御诗碑毁坏于抗日战争时期。
  三、御诗内容
  如前所述,清江闸北岸有越南使者所见康熙御诗。除此之外,闸两侧各有四首乾隆御诗,但具体内容需进一步确认。检索《钦定南巡盛典》、《御制诗》、民国《淮阴志征访稿》等文献,可发现乾隆南巡时在淮安每次都留有多首诗文,其中前四次南巡中有“清江浦”“阅河”“阅河堤”三首诗反复出现,明显依前韵。根据康熙御诗内容以及乾隆御诗“依圣祖诗韵”等特点,首先将《清江浦》诗排除,剩下八首诗当分别位于南北御诗亭内。八首诗可分为两组,一组为七言四句的四首“阅河”诗,另一组为五言八句的四首“阅河堤”诗。
  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的两首诗分别为《阅河恭依皇祖诗韵》《恭依皇祖阅河堤诗韵》[8]:
  阅河恭依皇祖诗韵
  清浦今来驻御营,神尧方略仰天行。
  河臣咨尔无多训,惟是丁宁朂守成。
  恭依皇祖阅河堤诗韵
  巡法重华典,欢承长乐宫。
  河防惟祖述,民瘼更研穷。
  石闸万年固,清江千里通。
  神尧复神禹,奕叶戴鸿功。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二次南巡的两首御诗分别为《阅河再依皇祖诗韵》《再依皇祖阅河堤诗韵》[9]。
  阅河再依皇祖诗韵
  继武惟殷日屏营,治河无事禹同行。
  修防慎选期俾乂,不用材能用老成。
  再依皇祖阅河堤诗韵
  重穑力沟洫,还淳卑室宫。
  ?曽图已逸,惟是厪民穷。
  继述一心切,精神百禩通。
  即今存御坝,清晏永歌功。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第三次南巡两首御诗分别为《阅河三依皇祖诗韵》《阅淮安石堤叠前韵》[8]。
  阅河三依皇祖诗韵
  阅河日晏驻舟营,纡跸因多廿里行。
  一述前?无敢作,当年曾是庆平成。
  阅淮安石堤叠前韵
  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
  于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
  闸堰非不伙,各以所见改。
  因之水益髙,受病实多载。
  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两首御诗分别为《阅河四依皇祖诗韵》《阅淮安石堤再叠前韵》[8]。
  阅河四依皇祖诗韵
  阅河历历仰尧营,挈要云由地里行。
  稍事调停在清口,下河连岁幸收成。
  阅淮安石堤再叠前韵
  河工于何艰,艰惟亘徐海。
  山阳处其中,人烟庶更倍。
  所恃惟一堤,因命以石改。
  虽非探本计,粗安赖历载。
  以上四组八首御诗中,哪四首位于清江闸北岸?哪四首位于南岸?民国《淮阴志征访稿》卷二提供了其中四首诗的信息:乾隆十六年《恭依皇祖阅河堤诗韵》碑“在清江闸南岸”;乾隆二十二年《阅河再依皇祖诗韵》碑“在清江闸北岸”,《再依皇祖阅河堤诗韵》碑“在清江闸南岸”;乾隆二十六年《阅河三依皇祖诗韵》碑在清江闸北岸。虽然信息不完整,但规律很明显,据此可推断七言四句的“阅河”御诗均位于清江闸北岸,五言八句的“阅河堤”御诗均位于南岸。
  四、结语
  历史上的清江闸御诗碑早已毁于抗日战争,上述考证可很大程度上再现御诗碑的历史原貌:两座精巧的御诗亭对称矗立于清江大闸两侧,亭内石碑上刻有康熙、乾隆皇帝的十首御诗。在运河漕运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清王朝,在号称“九省通衢”的清江浦城,在号称“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交通枢纽处的清江大闸附近,南来北往的官绅商贾在此登岸观景,欣赏御诗,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目前,清江越闸西北侧有一座2005年新建的“御碑亭”,正面刻有“绩奏安澜”四个大字,大字两旁各有一行小字,分别为“赐总河高斌”和“乾隆五年二月二十五日立”。碑的背面是一篇现代人撰写的“绩奏安澜御碑记”,详细介绍了高斌的生平事迹以及碑的来历,“系依现嵌于清晏园的原碑,由淮安市富丽房地产集团出资,淮安市振玉碑刻社复制并记”。很显然,这块碑是根据乾隆五年赐江南河道总督高斌的御碑复制而来,是清晏园(清代河道总督衙门所在地)古碑的复制品。实地考察今清江浦城内的清晏园碑廊,可发现确有“绩奏安澜”碑镶嵌于碑园墙上。乾隆五年(1740年)赠高斌“绩奏安澜”碑时,皇帝尚未南巡,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才第一次南巡到淮安。
  该“绩奏安澜”碑是否曾被立于清江闸附近?据咸丰《清河县志·建置》所列清河县九处“龙亭”来看,清江闸附近只有上文提到的南北两座御诗亭,其他七座分别在杨家庄、玉皇阁、顺黄坝、惠济祠、风神庙、关帝庙、御坝等地,清江大闸附近未见有“绩奏安澜”碑亭的记载。今清晏园仍保存13块乾隆御碑,其中类似“绩奏安澜”的大字御碑五块,除乾隆五年(1740年)赐河道总督高斌的“绩奏安澜”碑外,还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赐高斌的“□□懋安”碑、乾隆三十年(1765年)赐河道总督高晋的“底绩宣勤”碑、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赐河道总督李奉翰的“保障□□”碑、乾隆某年赐河道总督白钟山的“□□底定”碑。因此,“绩奏安澜”原碑当立于河道总督府内。
  御诗碑亭是历史上清江浦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和重要的地标性建筑,见证了最高统治者对淮安地区河工的重视。在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运河研究形成了热潮,在大运河文化内涵、保护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运河本体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挖掘仍有待加强。应加强运河本体研究,重视图像资料、档案资料、诗文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讲述真实的运河故事,更大程度地再现大运河历史原貌,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景观展示,打造特色文化地标,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
  *本文系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明清小冰期背景下的黄河水文与运河漕运研究”(项目编号:16JHQ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越南]阮辉莹.奉使燕京总歌并日记[M].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清]张鹏翮.运河全图[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
  [3]李孝聪,席会东.淮安运河图考[M].北京:中國书籍出版社,2008.
  [4]陈清义.运河图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
  [5][清]吴棠,鲁一同.咸丰清河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清宫淮安档案精粹[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1.
  [7]徐钟令.民国淮阴志征访稿[M].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8][清]高晋,萨载,阿桂.钦定南巡盛典[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9][清]乾隆.御制诗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