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国小说欣赏》是高二的选修教材,里面选编的小说不再是必修教材中的短篇或长篇片段,转而关注作为整体的中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但仅仅是“大致模样”。例如,第一单元主题是“历史与英雄”,里面选编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编者选择的理由是《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经典之篇,正文里分别选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刀”和《水浒传》里的“李逵负荆”,单元后还加入了思考提示及一些专题性很强的资料链接。显然,编者从整体上先梳理了中国小说的大致特征及发展脉络,再介绍每部小说的大致模样,借助某个精彩而又相对独立的内容引导读者阅读鉴赏,最后通过相关链接打开学生思维和视野,呈现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总之,它能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拓宽阅读面、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研究,从而进一步打开心智,丰富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教材所选的小说中,学生的阅读状况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同学仅是通过电视等媒体有所了解,真正读完其中一整本的非常少,这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和高考压力下繁重的课业负担有很大关系,学生要么不感兴趣,要么没时间,要么态度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是搞理想主义,浪费时间,不如刷题。此外,在实际教学中,以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取代真正的文字获得的教者大有人在,仅追求字里行间的趣味性而忽略整体把握或进行深入思考的读者也大有人在,表浅化阅读状态较为普遍,整体性阅读与个性化探究较为稀缺。为了实现阅读价值的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温经典小说的经典味,让学生有所得,“整本书阅读”这一想法应运而生。
  一、组织与实施
  1. 泛读《中国小说欣赏》整本书
  基于学情分析,利用课堂时间阅读《中国小说欣赏》里所有的文字,包括单元提示、课后思考及相关链接等,目的是能够在脑海中有个大致轮廓。阅读地点不限,如笔者带着学生在学校的文化长廊里阅读,清晨寂静微风拂面,觅一方阴凉让文字从心里流淌,这是一种享受,但其间要注意组织的有序性;阅读的顺序自定,但最后一定确保整本书内容没有遗漏。学生阅读期间,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和进度,以便确定下一步实施的最佳时间和方案。
  泛读有助于加快阅读速度,但不利于深度思考,于是确定下一环节——精读和研读。
  2. 精读和研读《中国小说欣赏》里的一部小说
  由于课堂容量和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完成所有小说的精读。加上选修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开设“学子讲坛”活动,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学子讲坛”主要环节:第一,每位学生先预报自己所研读的篇目,范围是《中国小说欣赏》里的小说。第二,教师根据学生所报内容进行分类,形成研修小组,为后期小组内部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第三,确定坛主。由各小组成员自愿报名,最终确定每组的坛主,主要负责小组内部的阅读跟进、任务的布置安排以及过程的组织。
  小组的合作探究要想收到成果,一定是建立在每位学生精读自己所选小说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法定假日这个契机,让学生准备好原著和精选相关研究资料(可参照选修里的相关链接),以备课上使用。但收假后的第一堂阅读课,出现了新的情况,学生桌上大多是大部头著作,从教学进度的安排看,精读课用时4节课左右,成果分享用时一周,但学生想要读完整本书,4节课远远不够,即使勉强读完,也还是停留在泛读层面,无法完成深度阅读。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临时让坛主召集本小组成员,商讨、确定和预报本组研修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极少数学生转组的情况。另外,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及时跟进各组,了解各组的研修成果预报内容。学生填写的内容大致出现几种情况:第一,范围较广。例如,《呼兰河传》小组预报了6个研修成果——“萧红的人生经历”“《呼兰河传》的社会背景”“《呼兰河传》1-7章节精读”“呼兰河小城”“《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呼兰河传》中的人物”等。第二,内容太散,没有聚焦。例如,《三国演义》小组的“谈谈对其中某一人物的看法”,《平凡的世界》小组的“简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西游记》小组的“对各人物成长变化进行分析”,等等。第三,缺少关键词的提炼。例如,《聊斋志异》小组的“从写作手法、艺术特点上分析神仙鬼怪这些非人物的想法,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真挚品质与情感的追求与赞扬,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忧愤之情”,等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与坛主进行沟通分析交流,对預报的研修成果进行取舍和改进,缩小范围,寻找最佳切入点,选取大家认为最具价值的点进行突破,于是研修主题呈现出新的面貌,如“《平凡的世界》中的那些爱情”“从孙少平的高中看他的成长经历及给我们的启示”“精读曹操”“《呼兰河传》中‘我’和‘爷爷’的形象解读”“浅析《白鹿原》的家族文化”“从《家》中看高家三兄弟”“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变化”“《红高粱》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及色彩语言鉴赏”等。显然,各小组选择的切入点更精准和精彩,学生的阅读有了取舍和轻重的变化,在任务分配和研修进度上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 讲坛——研修成果汇报
  在前一阶段的准备和打磨下,学生有了新的收获,同时小组内部不断地交流、分享、汇总,集思广益,最后有了成果的呈现。呈现方式多样,如有学生精心制作了精美的PPT,有学生剪辑了精彩的辅助视频,有的增加了表演环节等,虽然形式多样,但各组都立足于文字,用原汁原味的名著内容打动听众,课堂上充满了魅力和张力,甚至有的小组强烈要求增加他们的汇报时间。实施下来和最初的教学安排时间比较一致,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平凡的世界》可圈可点、可深入探究的内容很多,但是笔者所带两个班的《平凡的世界》小组切入的视角完全不一样,一个组选取了孙少平并深入分析挖掘他的高中生活,把镜头聚焦在孙少平高中阶段的四个场景:吃饭—恋爱—参加社团活动—救人,从中解读孙少平的成长历程。例如,孙少平如何面对敏感与脆弱、自卑与自尊、生活的晦暗与明亮,如何冲出内心的樊篱,如何热情地拥抱生活,如何坦荡地活出自我,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从孙少平的成长蜕变中获得的思考和启示。学生从他们正经历的高中生活切入,感同身受,贴近了读者与书本的距离,他们认为,孙少平的高中生活就是一部成长史。“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也能过不平凡的生活。”“感谢匆匆过客给我们的温暖,但永远不要依附他人而活。”“在这个可以做梦的年纪,去闯荡,去寻找苍穹的广阔。”“幸福是心灵上的感受,是生活磨砺下的蜕变。”……这些是他们的精彩语录。而另一个班的《平凡的世界》小组切入的主题是“那些爱情”。他们选择了孙少安与贺秀莲、孙少安与田润叶、王满银与孙兰花、孙少安与郝红梅、孙少安与田晓霞几对爱情故事来分析和探究,不同人经历了不同的爱情,有卑微的爱、宽容的爱、百依百顺的爱、有条件的爱、亲情式的爱、甜言蜜语的爱、平等的爱,等等,这些爱情像一个个鲜活的音符跳动在整本书中,路遥说“十七八岁的时候,这是人生的一个火山活跃期,熔岩奔突,炽流横溢,在每一个感情的缝隙中,随时都可能咝咝地冒烟和喷火”,因此,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书中爱情的世界里用一把爱情的尺子更理性地审视和丈量着自己青春期的萌动,比起大人们的说教要更有意义。
  总之,学生在探讨中能贴近生活,能用心用情去体验书中的世界,读出个性、读出自我,但解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只要我们在内心埋下一颗阅读的种子,用心呵护,它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经典阅读,我们永远在路上。
  二、反思
  这次活动取得一定的效果,与读书报告分享相比,它显得有序、有节、有一定的深度,这得益于教师过程的及时跟进、方案的及时调整以及切入点的指导与管理。同时,这次整本书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和真切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也在建构着自己的价值信念与精神坐标。纵观整个过程,教师的角色是倡导者、管理者和督促者。余党绪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或可成语文教改的发动机》中提出:“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是读写与思辨的教练,是读写结合的示范者,是思想与学术的引领者。”黄厚江老师也在他的文章《整本书阅读教师要先读》中提出:“语文教师应该是一种读书方式的示范,只有教师自己好好读了,读透了,才能发现适当的教学形式。”在示范和引领方面,笔者深感惭愧,从实施过程上看,虽然有及时的应变措施,但也暴露出笔者学术引领的匮乏与全局意识的不足,这些还需要潜心修炼。余老师还在文中指出:“整本书阅读的‘整’,强调的是精神产品的生命独特性、精神独立性与文化逻辑的贯穿性。因此,整本书阅读应该具有更多的对话性质与建构意义,它所呈现的生存方式、生命形式与人生内容,应该成为学生体悟生命、省察人生的‘镜子’与‘标本’。”这些谆谆告诫也不断地启示着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6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