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以学为主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息息相关,却又有所不同。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案例,阐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对如何叙写学习目标进行论述,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准确地确立和叙写学习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以学为主;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7-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92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生为本的思想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对这节课的学习成效进行检测,但是有许多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当作学习目标向学生出示,这显然是不恰当的,那么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有何不同呢?
   一、二者的主体对象不同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结合所教内容对教学所要达到目的一个再认识和细化的过程,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对象是教师,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要完成程度的计划,是基于教师的教产生的,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要达到什么程度的自我认识,它的出发点是教材和课程标准,是教师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理解的阐述,其目的是解决向学生传授什么,影响什么的问题,解决的是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学习目标是教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一节课掌握知识的具体表述,它是面对学生的,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中学什么,就要以课堂学习目标的方式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了,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来落实,它的指向必须是学生,而且学习目标必须是这节课的最低目标,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的目标,是一节课学生所学知识要达到的最低要求。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对学习目标认识不够,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教学目标,用教学目标直接替代学习目标向学生展示。
   如在一次教学公开课中,教师在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十年的变化”一节课中给出了如下学习目标:1.探究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在这一学习目标中,可以看到教师把教学目标直接当作学习目标向学生出示了,这三个目标都是面向教师的,是对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施加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效果,有些只能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被学生模仿,最终形成学生的技能或素养,其实施者主要是教师。学习目标是面向学生的,其实施者为学生。对于面向学生的学习目标必须简洁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应该让学生易知、易懂、易记、易检测,在这三个目标中无一符合这些特点,在上例教师给出的三个目标中,目标1中提出的探索并掌握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探究出三位数的计算方法非常不现实,对于目标2和目标3,这是教师要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组织教学,要达到的一种学生内在的能力,是内化在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中的,只能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来得到实现,虽然它的落实主体是学生,但必须要借助于教师的组织来实现,也就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通过学生学的过程来实现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估算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目标2和目标3是两个能力目标,主要是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把它作为学习目标提出是不合适的,那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怎么叙写才算合适呢,我的理解是这节课面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学会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我们把学会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出示给学生,首先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就知道这节课要干什么,易記易懂,其次易于检测,一节课上完,课堂小测一下,学生做对了,就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实现了,不会做,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需要课后寻求教师的帮助,对于教师,通过检测结果也可以很好地掌握自己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实现。
   二、二者的维度不同
   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它有三个维度,学习目标主要是对一节课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具体的阐述,它只有一个维度。
   如在科教版五年级科学“用橡皮筋作动力”一节,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为,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这一目标是从三个维度来进行落实的,这三个维度都是面向学生在本节内容中要达到的最低要求,这三个维度的实现,是需要教师来组织落实的,教师需要把这一目标转化为课堂中以任务驱动为要求,学生来落实的课堂目标,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依据这一要求可以将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叙写为:1.能够用橡皮筋使小车动起来。2.分析观察并总结出小车运动与皮筋变化的关系。3.结合实验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述什么是弹力。这三个目标就是学生在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这三个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教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小车要动必须有力的作用,学习目标2使学生明白皮筋通过形变可以产生力,学习目标3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来内化对弹力的理解。从两个目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针对教师来落实课程目标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要具体完成的任务要求。他们针对的对象不同。    三、二者的时间跨度和作用不同
   教学目标有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標等多种形式,可以就一个学期来叙写整体目标,一个单元来叙写单元教学目标,也可以就一节课的内容来叙写,它时间跨度可能有一个课时,也可能有多个课时,而学习目标是针对一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来制定的,依据学情来制定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的时间跨度只有一个课时,可能好几节课才能完成一个教学目标,但是每节课的学习目标都要在本节课完成。教学目标可能是某一知识点的总纲,学习目标就可能是对这一总目标的分解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时候是不可检测的,而学习目标一般是可检测的。教学目标是教师要在某一阶段在课堂里必须完成的任务,是要求教师来执行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在一节课里落实教学目标的具体任务,是教师判断学生或者学生自己来衡量这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的一个标准。教学目标是面向教师的,不需要在课堂里面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是面向学生的,是在课堂里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要清楚的。
   如科粤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制取氧气”一节的教学目标叙写为: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这一教学目标在一个课时内是不可能完成的,通常需要三个课时来完成,那么每一课时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来量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可以叙写为: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会判断分解反应,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这一学习目标在课堂中落实了没有,学生学会了多少,有多少人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检测得到结论。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可以叙写为:熟悉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会检验、收集氧气。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小组组员互测,小组随机抽测,学生表述等方式来监测学生学习情况和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第三课时可以设定为学生实验课,其学习目标可以叙写为:成功制取氧气,验证氧气的性质。这一目标我们以实验小组的实验成果作为学习目标的检测,得到成果目标完成,实验失败目标没有完成。
   四、二者的联系
   学习目标主要是基于课时教学目标产生的,但是绝不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简单复制,学习目标的产生一定是基于教学目标的,但是它和教学目标的表述有所不同,学习目标绝不能背离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它是用来衡量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
  参考文献:
  [1]陈连云.“学为主”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目标研究[J].语文学刊,2016(12)
  [2]郑伟.制定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11(16)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陈飚(1971—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