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在大学阶段思想很活跃,但心理发展却不太成熟,在心理上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02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13
  辅导员与学生日常接触最多,可以说是大学期间陪伴学生时间最长、最了解学生的人,所以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教师所无法替代的,这就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提升学生自我的抗压与抗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能够获得的信息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能够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从而增加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和深度。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当他们身心处于一种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状态以后,他们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围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对于大学生这种明辨是非能力较差的群體而言更是如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如果一个男同学周围的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阳光男儿,那么他也会受到他们这种积极向上生活、学习态度的影响而变得阳光、活泼,从而产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他周围人的生活态度很消极,而且这个学生不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那么长此以往,他的心态也会变得消沉,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所以,学生身处的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每个高校都会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有的学校是真正地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引进专业的人才,增加思想政治课程课时,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活动等,并且也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而且有专门的教师坐诊,能够及时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同时还要求辅导员能够经常性地与学生交流,主动给学生提供帮助,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等。但是,有的高校却并不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致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不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把握程度不够。
  二、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发挥其作用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亦师亦友,因为在大学期间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是最多的,对于这么远离家长、远离父母的大学生群体而言,辅导员就是他们的一个长辈,能够帮助自己排忧解难。所以,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较小,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信息,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多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担任班级的一些职务锻炼自身的能力,如果辅导员在评选班干部的过程中未体现出公平公正性、合情合理性,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内心产生负面的情绪,从而导致他们选择跟辅导员或者班干部作对,不听从他们的安排等,从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当中大部分的人都未经过专业化的培训,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体现不出专业性,很容易导致工作产生混乱。而且并不是每个辅导员都掌握了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能够重视对辅导员相关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安排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辅导员还应该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不要总是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与学生相处,要学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同等身份的形象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多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些细节,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要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还要加强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麻丽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2]单文娟,王玉蓉,项青云,王庆生.发挥学校支持系统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出国与就业,2011(12).
  [3]殷炳江.教师心理的高层结构与学生心理深层结构的矛盾性与同一性[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3).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许海光(1980.1— ),男,汉族,河南卫辉人,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3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