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可持续生计框架视角下的农村企业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全面脱贫攻坚的背景下,产业扶贫是其中一项重要途径。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基于可持續生计框架视角对河南省T县的汽配产业进行分析。从背景、资本、政策作用过程、生计策略以及结果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农村地区的产业扶贫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框架;农村企业家;产业扶贫
  现如今,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头等大事,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产业扶贫。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通过建立产业振兴乡村的尝试——学习日本的“一村一品”模式。然而,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我国虽然从局部以及部分产业中已经形成了一村一品发展局势,但是整体发展规模以及区域化集中程度与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即使有国家的扶持,很多农村还是很难形成产业从而达到脱贫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河南省T县汽车配件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农村企业家在产业发展过程借助的资本以及政府政策过程的作用,试图为产业扶贫工作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一、可持续生计框架研究方法
  “生计”是Chambers和Conway(1992)的定义的:“建立在能力 、资产(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基础之上的谋生方式”。在生计的相关研究与应用中,可持续生计概念通常配合可持续生计框架一起使用,目前DFID 框架是目前学术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框架。可持续生计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过程转变、生计策略、生计结果等五部分构成,它们相互影响与作用。农户在市场、制度以及自然因素等造成的脆弱性背景下,受政策、制度等影响,对生计策略进行选择并产生结果,生计结果反作用于农户生计资本,从而影响农户抵御脆弱性的能力。
  二、T县农村企业家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分析
  T县的汽配生意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最初的十几人迅速扩展形成全县参与,由最初的倒卖演变为生产、销售一条龙模式。2007年,随着当地汽配生产的工厂不断扩张增多,县政府划了百亩土地作为汽配产业园区。外出销售汽配的人员已经遍布全国,并在当地建立了自己的商店门面,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区、山东等地区。现如今某县当地的汽配生产厂共计500余家,从行业人员3万多人,年创收入逾10亿元;在外地销售汽配的有5000多辆运销车辆,360多家销售门店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已经将业务扩展到去越南、柬埔寨等周边东南亚国家。
  脆弱性背景的分析。T县在区位上的劣势是激发此产业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身处两省交汇,并位于黄泛区致使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当地农民生计。1964年4月省际间勘界时,考虑到黄河泄洪之需要,将T县划归河南省作为泄洪区。在发生了交接之后,身处两省交界的某县处在一个两省都不管的尴尬境地。而且某县处在黄河滩区,经常水灾泛滥,在1982年和1996年曾两次发生大规模洪灾。正是由于这种区位上的劣势,才逼得这里的人在大的政治经济环境放开后进行了“冒险”的尝试。
  生计资本分析。自然资本:T县农村企业家主要拥有的自然资本是所在村庄和当地县政府提供的土地,无论是村庄中的小型作坊还是坐落在工业园区的大工厂都需要土地来进行产房的建设。物质资本:T县有着其明显的交通优势,身处铁路、公路交汇处,交通优势形成了农村企业家的物质资本。京九铁路和晋豫鲁铁路交汇、高速公路网和山东高速公路网交汇,使得运输与贩卖都占据了优势,是汽配产业内部发展和外部延伸的一个关键因素。金融资本:当地的农村企业家的金融资本主要分为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两方面。鉴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限制,农村企业家很难达到银行贷款门槛,因此民间借贷为原始资金筹集和企业运转提供了帮助。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产业的产生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关系”在企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举足轻重。除此之外,社会资本在一些程度上决定了农户的金融资本的筹集。人力资本:农村企业家具有以下两种人力资本。一是村中大量劳动力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工人,二是通过高薪和人情关系聘请南方技术人员为企业工作。
  政策、机构和过程分析。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将经济制度逐步从计划经济中放开,农民进行生意终于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投机倒把”。在改革开放大的政治经济环境下,T县产生第一批汽配生意的开拓者才有了可能。在产业建立之后,某县政府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办法,从市场准入、项目用地、证照办理、财政扶持、融资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形成产销方面的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同时成立了机动车配件产业领导小组和某县机动车配件协会,建立了签约项目联审联批制度,为企业的签约落地、生产经营、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生计结果分析:T县的汽配产业是当地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两大聚集区。汽配产业带动当地人员的就业,不仅是在当地的就业,汽配产业的外销还为当地人创造了异地就业。在这样的发展势头下,生计结果进一步作用于政策过程,为农村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三、政策建议
  农村企业家通过对自己生计资本进行不同的组合,在政策环境中不断做出调整改变,产生了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国家数十年进行“一村一品”的扶植企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情况下,我们看到农民可以通过自发地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本进行运用,并在一定区域内产生产业。因此,在现如今进行“产业扶贫”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不要只以“政府扶植”为主,而是要找到适合当地的,农民可以运用自己生计资本进行的内生型产业。产业扶贫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对农村产业提供政策上的帮扶和保障,而不是直接落地。
  参考文献:
  [1]Chambers R. and R. Conway. 1992.Sustainable Livelihoods: Practical Concept s for the 21st Century. IDS Discussion Paper.296.
  [2]林金阳.浅析农村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