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班级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班级作为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基本单位,管理涉及了多个方面。加强班级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改变传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增强班级成员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形成大学班级自我管理模式。
  关键词 高校 班级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班级和其他组织有相同的属性,也有不同的方面。高校班级作为管理体制的基本单元,不但是大学读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载体,而且还是大学生生活的共同体。大学生与其他阶段又有明显的不同,在校期间的自由度更大,如何发挥一个高校班集体的作用,提高班级成员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班级自我管理,最大程度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个人发展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高校班级的特点
  高校班级与其他阶段的班级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没有共同的学习目的
  与之前阶段不同,班级成员的学习目的不再相同。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大学是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阶段中,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逃课、挂科和降级现象普遍存在。
  1.2班级凝聚力下降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同一的班级的生源范围变广。班级学生的情况变得复杂。目前大学生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缺乏集体观念。普遍存在张扬个性,对于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1.3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淡化了班级概念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学分制的培养模式。除公共基础课和一些专业必修课外,其他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就造成同一班级在一起上课的机会较少。寝室小型团体模式代替了传统班级概念。
  1.4学生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近些年,由于高校扩招,造成了学生和学生管理人员的比例在逐年扩大。一个辅导员需要管理一个年级甚至多个年级。高校配备的班主任虽然只是管理一个班级,但是往往是专业教师,这对学生的生活等方面管理较少。
  2高校班级自我管理模式制度基础
  班级自我管理模式建立,在充分体现民主的前提下需要有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全员积极参与,前苏联教育家霍姆里斯基说过: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还需要有监督体制的建立。
  2.1班级管理制度建立
  班级自我管理要求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不过多干涉班级内部事务。把班级管理交给班级成员。
  班委的选举通过所有成员民主投票产生。同时,班级成立监督委员会对班长、团支书工作定期检查。班委其他成员定期向班长、团支书进行述职,班长、团支书定期向监督委员会进行述职。监督委员会有任命、罢免班长和团支书的权利。辅导员、班主任不再是班级事务的决定者,与班级其他成员一样,有监督班长、团支书的权利。
  2.2全员积极参与
  把班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班级,充分调动班级学生参与热情,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增强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在入学时,班级成员共同建立班级目标。在这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以班级主人的身份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
  班委、班级监督委员会的建立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原则,将班级事务决策权、监督权分离。避免班级一言堂的产生,使得班级成员参与热情高,优秀班级的建立得到了保障。
  3高校班级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生工作的重心是班级的管理。现在学生普遍沉迷于网络,班级自我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把学生从虚拟的世界中拉回来。把他们的重心拉回班级的建设中。以创建优良班级为目标、共同成长为手段、集体活动为载体、网络宣传为途径,建立立体化的班级管理模式,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好学、互帮互助的大学班级的管理模式。
  3.1管理团队的建立和培养
  首先,班级要建立班委。班委中核心成员是班长和团支书的产生。应广泛听取竞选者对班级未来大学期间的规划。根据竞选者的规划,班级同学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班长和团支书。在选举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仅有投票权,不应过多参与班委的选举。然后在非班委成员中选举班级监督委员会。为了避免权力集中,班委和监督委员会成员不应重叠,辅导员、班主任参与到班级监督委员会中,权力与其他成员相同。
  3.2班级事务开展
  保证班级事务的正常开展,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涉及到班级同学切身利益的事情,应该向全体同学传达。
  3.2.1信息要及时公开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班级中除了传统的QQ群外,普遍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班级微博、易班等。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及时传达到班级的每个同学。
  3.2.2事前商量
  在遇到班级重大决策前,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集体商议形成最终的决议。班级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划,这样不但可以节约班级管理者的精力,同时遇事又可以及时处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3.2.3事后总结
  班级每项事务处理完后,班委应及时总结,并向班级监督委员会进行汇报。将工作总结发布在班级群中,让每名同学了解。这样可以保证班委和班级监督委员会成员发动变动的时候,把班级事务的影响降到最低。
  3.3以人为本,建立相应激励和处罚机制
  在高校的规章制度中,有对学生干部激励和处罚的相应机制,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干部的成长。在班级中,也应该建立对班级所有同学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这样可以增强班级同学的向心力,促进优秀班级的形成,使得班级同学共同成长。
  4结语
  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系统的教育,除了教授知识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大学中,不妨采用自我管理模式,抛弃小、初、高阶段的班主任一人绝对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班级自我管理制度,班级成员协同合作,创建优秀班集体,保证每个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文刚.公共教育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2] 张惠华.大学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華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7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