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体育课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运动损伤,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就公共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探索体育教学中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142-02
  運动损伤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运动损伤所造成的影响及后果是严重的,直接影响其健康、学习、生活,亦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妨碍正常的体育活动。因此,研究和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很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一、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首先,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有思想上不够重视。常与体育老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在体育教学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准备活动不当。即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这样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肌肉伸展能力欠佳,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够协调,就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并且发生运动创伤后,亦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伤害事故不断发生。
  (2)其次,学生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不熟练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不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身体素质差,休息不佳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显著性下降的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或进行高难度动作时,就有可能发生损伤。特别是力量、灵敏、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教学中遇到一些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或在运动量、强度加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受损。二是根据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由于学生对运动技术概念理解不深刻,练习中出现多余的动作后技术掌握不稳定,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受伤。
  (3)违反规则,比赛中不遵守比赛规则,或相互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这在篮球、足球运动中是常见的。因为一时的玩笑或疏忽而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
  (4)衣着不当造成损伤。穿着便装运动,既影响准备活动的运动幅度,客观上造成运动不便,也易导致不必要的损伤,穿普通鞋不适合参加运动,除运动的范围幅度较小,普通鞋缺乏减震性,对于地面的反作用力不能充分吸收和缓解,通常会造成踝关节的扭伤。
  2.客观原因。
  (1)运动设施和体育器材不符合体育卫生要求。运动时因场地不平、跑道过硬过滑、沙坑过硬、坑沿过高、坑内有杂物等,也易造成损伤,此类损伤多发生在下肢踝关节上。
  (2)气候和季节因素。不良的气候条件、雨天、气温过高或过低等均易引起运动损伤,发生损伤的季节多为秋冬季,因为天气变冷,人体肌肉韧带的弹性和运动协调性相对较差,肌肉僵硬、动作失调而致伤。此外,由于光线不好而影响视力,也易导致损伤发生。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充分备课、认真上课,教学内容要适宜。
  在体育教师的课前准备中要重视思想教育。学生与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
  课堂教学中营造安全气氛,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甚至要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一年四季气候不断地变化,夏天气温高,易引起疲劳与中暑;冬天气温低,易导致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所以安排运动量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气候因素,以免受伤。如,在夏季比较适合的教学内容是短跑、技巧类项目。而冬季比较适合的是长跑等耐力训练方面的练习。
  2.加强思想教育。
  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体育活动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一旦受伤将对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这种伤害是可以通过预防而减少或避免的。同时,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避免运动损伤的知识教育、技能培养,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3.培养进行准备活动的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为了学生能做好准备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对主教材有针对性的游戏来进行。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了上课的纪律问题,又为主教材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抵抗挫折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要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对控制能力差、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学内容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很多内容也不是所有人同时进行练习的。一半学生在练习,另一半学生就无所事事,这时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4.讲解示范要准确、组织教学要科学。
  教师对体育技术动作讲解或示范不正确、不规范或安全保护措施不力,致使学生受伤。投掷类教学中,教师对动作讲解不细致,对其他学生位置未做限制,部分学生处于危险区内,学生在投掷时致使他人严重受伤,这是体育教学中较为严重和常见的损伤。
  如,投掷实心球时,对面学生必须站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后面。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有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地、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尤其是在中长跑、短跑等提高学身体素质项目中,运动量过大、运动强度过密,从而导致运动损伤事故。最主要的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进行“跳山羊”等技巧类动作的教学中,由简单的到复杂的逐一完成,这样才能大大降低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发生是随时的、多方面的、复杂的,教学中,不但要注重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更不要忽视了间接原因。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及预防的措施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