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是科学课堂教学应当遵循的路径,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是科学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和民族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培养;学习习惯;观察;动手动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89-01
  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运用行为发生学的理论知识,以学生科学探究情感的激发、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的参与为角度,并结合具体的科学教育的教学实践,探讨科学教育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观察品质的提升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牛顿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为牛顿具备对未知领域的超常敏锐性,所以能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所以,良好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1.观察的客观性。
  “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2.观察的敏锐性。
  敏锐既包括对稍纵即逝的机遇的快捷反映,也指在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同寻常的本质。教堂吊灯摆动数百年,众人视若无睹,伽利略却从中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3.观察的全面性。
  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的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
  4.观察的选择性。
  观察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小学生年龄小,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其观察能力呈现散漫扩延的特点。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各种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唯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的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的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也需要适时适度地发挥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体验、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學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而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五、结语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