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伴随着新课改的顺利推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提供了更有效的实践路径。如何培养學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课前预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探讨,就培养方法和具体教学过程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小学语文课是极具挑战性的课程,其教学对象是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对于语文的了解和掌握是一个塑造性很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反思是学习小学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整个过程,也会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影响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一、形成学生预习基础
  小学语文倾向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不二路径就在于教师课前设置趣味性、思考性的语文问题,吸引学生去进行课前预习并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性的学习。由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提问不仅要提起学生的兴趣,还要切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思考的广度、深度、角度,提出针对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向上的预习、思考活动。
  例如教师在布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英雄雨来》的教学预习任务时,教师设置问题可以参考若干个思维方向,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引导,帮助其进行课前预习。例如将问题设置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了。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划分为这篇课文中,是谁,在怎样的努力下,做了什么,从而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最终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等。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会引起学生对于课文不一样的预习和内容的了解,进而引发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的兴趣或者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带着问题课前预习课文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日常思考。
  二、构建学生预习方法
  小学语文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作为学生的母语,每个学生从小开始就在接触语文,在生活中一直处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而阅读代表的是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预习方法和思维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建议和多种阅读素材,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和学习,构建科学的预习方法。
  例如教师在布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亡羊补牢》的教学预习任务时,可以在课文之外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相同类型的阅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故事内容与含义,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多阅读的课前预习习惯,然后再结合问题对这篇课文进行预习,掌握初步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加上相同类型的成语故事的阅读,学生更容易明白课本所传达出的中心思想和人生启迪,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并且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多样化阅读内容可以更容易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尤其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当然,教师要给学生规定课外读物选择的范围,帮助学生掌握选择素材的方法。
  三、增强学生预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的开展必须增加更多的课外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见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必须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预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工作开展。语文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趣味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用趣味性来吸引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效果也十分明显。
  例如教师在布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预习任务时,需要注意将文章趣味性发挥出来,不能受限于课本具有的科学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展开预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图片或者自然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使得学生抱着好奇心去课本中寻找答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这篇文章中,学生从教师提供的自然现象入手,怀着好奇心展开对于课文的学习,由浅及深,最终以积极的心态预习完整篇文章。教师增强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对于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促进其学习动力的增加。教师只有带着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把语文变成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多方位培养学生预习、思考的能力,才能在根本上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得学生受益终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