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战化条件下微课对基层军队人才培养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今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针对军队武器装备、先进技术更迭频繁的现实情况,凸显基层军队人才培养不够灵活的现象。通过深入分析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在梳理基层军队人员的特点的基础上,从提高军队实战化水平角度提出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作为院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对基层军队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    键   词]  实战化;微课;基层部队;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04-02
   随着信息化建设向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微课以其展现形式多样、教学目标明确、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迅速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新战场,不断对传统教育进行冲击。与此同时军校关于信息化教学蓬勃开展,极大丰富了校内教学资源,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军队实战化变革是针对新形势下的军队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大量新装备列装部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针对基层部队人员可支配时间碎片化、知识需求多样化、学习渠道单一化的特点,研究实战化条件下通过微课这种形式对军队人才培养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以其表现形式生动多样、解决问题简单直接及服务对象数量庞大等显著特点迅速成为教育界的新宠。
   (一)表现形式
   微课是通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呈现。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过程变得直观有趣,微课的表现形式多样,如录制式、录屏式、动画式等。其中录制式是通过摄像器材,对课堂、实操等教学内容的全部过程实景拍摄下来的一种方法;录屏式是通过录屏软件将视频、多媒体课件、手写输入等内容进行屏幕录制的一种方法;动画式是运用动画手段对课程内容进行技术实现的一种方法。
   (二)解决问题
   微课是通过解决单一或少量知识内容的解决难点问题。课虽微小,但五脏俱全,同样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设计,以求有针对性地阐述学员困扰的知识点。
   (三)服务对象
   微课是通过信息化手段重新定义现代教育。与传统院校教育相比服务对象数量大、层次多、需求各异等新特点。可以说微课构建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在线形式极大地丰富社会教育层次。由于其信息化、灵活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广受年轻人的欢迎。
   二、实战化条件下基层军队人员的特点
   军队基层人员作为战备训练的主要参与者、新型武器装备的使用维护者,其能力素质水平决定着实战化水平的高低,准确把握基层军队人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其履职尽责的能力。
   (一)院校培训时间缩短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不断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程度,在演训中及时发现短板弱项,提高信息化战备水平和协同作战的能力。院校教育对战斗力生成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院校除了常规班次学历教育和任职培训外,在士官晋级、干部任用的重要环节都安排了业务培训。但为保证基层实战化演训比例,各层次的院校培训都压缩了在校培训时间。这就要求院校进行理论教学和岗位培训的开展更加符合个人成长,更加掌握部队需求,更加贴近实战要求。总而言之,就是在提高实训效率的同时通过实战化缩短院校与战场的距离。
   (二)高新技术需求增多
   随着我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在极大程度提升战斗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在装备使用、维护及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应该开设的科目无法开设或部分开设。新型作战装备按老旧的维护保障经验开展管理保障工作,导致诸多新装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战效能。所以,在新装备不断列装的同时,部队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般迫切。
   (三)获取知识的渠道闭塞
   由于军队完成使命任务存在特殊性,除了频繁的战训任务外,军队人员的日常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为保守军事秘密,广大官兵在使用网络中被严格规范,许多基层部队甚至与世隔绝。官兵获取知识的渠道较为闭塞,通常通过院校改装送学和个人采购书籍自学较为单调的渠道获取知识。
   三、微课对基层军队人才培养的作用
   微课可以根据受众需求的不同灵活构建教学内容,主要可以分为知识、技术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三个层面的有机配合可以成为实战化战备训练的有力支撑。
   (一)夯实公共基础
   通过知识类型的微课夯实官兵的公共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由此可见,基础知识对人才的长久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军队院校教育承担了绝大部分军队专业人才的各类培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根据军兵种不同、使用的武器装备不同、专业岗位不同甚至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等因素的存在,则需要定期更新相应的理论知识结构作为支撑。这样灵活多变的需求是院校教育难以满足的,同时实战化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又不能使相关专业人员统一入校参加学习。这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由于需求不像搞科学研究那般系统化,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对公共基础分为若干知识点进行学习,并由点及面整体夯实基层军队人员的公共基础,实现终身学习,全面提升个人能力。
   (二)补充专业知识
   通过技术类型的微课补充官兵的专业知识。目前军队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对任职岗位专业知识的获取通常是由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论授课、新装备自学改装等方式完成。通过周期各异的集中学习能够部分解决专业知识的获取问题。随着装备的换代频繁、人员岗位的变化多样,专业知识的动态获取显得尤为重要。微课可以通过其灵活内容组织完美地实现专业知识的补充。首先,微课的制作周期相对较短,可以实现对专业知识变化的动态跟踪。其次,由于微课通常为5~10分钟的学习,基层部队人员可以在工作之余按需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微课的形式通常以贴近官兵实际工作的情况展开,可以引起广大官兵的共鸣和对业务的探讨。    (三)提升实战素养
   通过实践类型的微课提升官兵的实战素养。实战素养最有效的提升办法是参与演训任务,通过参战、参训的相关数据,对实战素养进行有效提升。但大规模演训任务无论从举办规模、人员数量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另外,由于演训注重的是协同作战,往往对单各军兵种指导性不是很强。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专业在实战中应履行的任务属性、科目构成,营造实战化氛围,录制相应态势下的微课程,供广大官兵参照学习。众所周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对部队的战术训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尝试将此类技术引入微课的制作过程中,逼真地再现战场环境,全方位打造和提升部队官兵的实战素养。
   四、基层军队人员获取微课的渠道
   作为微课这种广受年輕人欢迎的教学模式,在社会上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各种教学客户端推广发布,受到的约束和限制较少。但针对军队的专业技术知识,微课的发布渠道则需要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受众的不同等均应有所区别,有较强的指向性。
   众所周知,军事类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可以分为非涉密内容、涉密内容。为保证军事秘密的安全性,我们在微课设计、内容选择、制作过程及传播方式方面,都应该有所区分。非涉密内容如基础、公共类型的微课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供全体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使用。对专业性强、涉及武器装备、战法方略等涉密类型的微课,则必须通过机要部门设置专门的渠道直接下发至所需的专业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自测、考核。
   五、结语
   随着部队实战化的深入开展,院校教育实战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态势。在巩固提升校内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教学活动延伸至基层部队,形成院校教育输出的一种新模式,也为实战化战斗力生成起到了强而有力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林,王运武.面向智慧教育的微课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15(3):130.
   [2]陈学智.基于微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5):73.
   [3]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等.微型学习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2-35.
   [4]张芳.微课的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177-179.
   [5]敖聘.信息时代、慕课、微课反转课堂的对比[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33-34.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