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阳明山山药浅生槽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利用山区低产田进行山药浅生槽集约化栽培生产应用。总结福建三明地区山药浅生槽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浅生槽制作、选地与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内容,通过集约化栽培措施实现山药产业升级、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山药;浅生栽培;三明地区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9.01.008
  Abstract: Intensive cultivation with shallow grooves of Chinese yam was applied in low yield mountain area. The highefficiency intensiv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hinese yam with shallow grooves in Sanming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variety selection, shallow grooves making, site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sowing, field management, disease control and harvesting. Through intensive cultivation measures could upgrade yam industry and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and income of farmers.
  Key words: Chinese yam; Shallow cultivation; Sanming area
  山药是集蔬、粮、药于一身的药、食多用经济作物。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和山药加工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多元化,山药的产品应用越发丰富,比如“淮山酒”“淮山面”“淮山饼干”等[1],使得山药作为一个地方特色产业特别是在三明地区得到了巨大发展,也很好带动了地方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增收。但是由于山药块茎比较长,有的长达1 m多,山药传统种植模式对土壤要求严格,且采收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块茎损伤造成经济价值降低,影响农户增收[2-3]。加之近年农村劳力不断减少,使得山药传统种植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急需一种既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商品率,又能适应各种土壤要求的栽培模式,以适应山药的高效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实现山药的产业升级[4-5]。近年,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旱作所以三明市科技项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为契机,引进台湾阳明山山药等新优品种,利用山区低产田推广山药浅生槽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打破了山药发展瓶颈,大大节省了人工,商品化率也得到较大提高。经初略测算,应用该技术每667 m2采收成本可降低1000元以上,增产30%以上,增收2000元以上,如果采用大面积的集约化生产其效益更可观。现将山药浅生槽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户参考。
  1 品种特征特性
  阳明山山药是三明市农科院从台湾阳明山地区引进的一个地方品种,在三明市等地多年种植筛选,并在福建得到认定的一个山药品种(闽认菜2016030)。该品种属晚熟淮山品种,全生育期210 d左右,主茎2~6条,右旋;叶深绿色,长心形,下部叶互生,上部叶对生;薯形长棒状,不易分叉,须根较多,薯皮黄色,截面白色,品质优。薯长65 cm左右,横径7 cm左右。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品质检测,每100 g干品含淀粉68 g、还原糖0.43 g、蔗糖2.1 g、蛋白质8.44 g、粗脂肪0.2 g、氨基酸总量6.37 g。在三明、南平、龙岩等地多年多点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2500 kg左右,适宜福建省种植。该品种具有龙头洁白、肉质洁白不易氧化、高产稳产、抗病虫、耐干旱、耐贮藏、易运输等特点,是一种适合用于加工制成干片的品种。
  2 山药浅生槽栽培技术
  2.1 浅生槽制作
  浅生槽的制作一般采用内径7~8 cm的硬塑料管,锯成每段80~100 cm,然后纵剖成两半后使用,制作好后的浅生槽一般能使用5~6年。也可采用一次性的薄塑料浅生槽,甚至部分农民采用毛竹筒加工制成浅生槽。
  2.2 选地、整地
  浅生槽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无论沙土、壤土、黏土以及土层深浅都可种植,也可选择旱坡地、梯田和山脚地等山区低产田作为浅生槽栽培用地,表土则选择没有栽培过薯类作物的表土。3月中、下旬开始整地,采用单行种植,行距150 cm,畦高25 cm,畦面宽20 cm,畦斜面宽100 cm,斜度15°左右,畦间沟宽30 cm。用长100 cm、宽8~10 cm的硬木或钢管,放进挖好的斜沟内,用脚压实成浅生槽形状,然后在其中放入浅生槽,间距约15 cm,每667 m2放置约3000个浅生槽。
  2.3 适时播种
  播种前选择无病斑、薯形顺直的块茎作种薯,将种薯切成塊状,每块重50~100 g,用草木灰或石灰蘸种晾晒1~2 d,待伤口开裂直接播种或移入苗床双膜覆盖催芽萌动后播种。阳明山山药下种时间宜在地表温度稳定在10℃时,福建三明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将处理过的薯块芽眼端朝下顺着塑料管方向摆放,用钙镁磷肥、复合肥作为底肥,然后覆上表土5~10 cm,随即浇施土壤菌虫杀以防地下害虫。对畦斜面喷洒丁草胺等除草剂用60%乳油150 g兑水50 kg均匀喷雾处理土壤,然后盖上银黑地膜,可大大降低除草作业。
  2.4 田间管理
  2.4.1  幼苗期管理 种薯下地后至出苗前,通常会有1~2个月的时间,主要对畦面进行人工除草,同时对已经萌发的多芽种薯及时摘除多余的弱芽,只保留1~2个粗壮的主芽,防止消耗薯块养分,以利于壮苗以及后期结薯的商品性。这一时期无须进行肥、水管理,主要依靠种薯的养分生长。   2.4.2 搭架引蔓 待山药苗长至30 cm甩蔓,应及时搭架引蔓,搭架采用立柱加爬藤网模式,立柱间距2~3 m,爬藤网固定在立柱上,然后将茎蔓引上爬藤网。
  2.4.3 肥水管理 山药苗高30 cm时进行第1次追肥,将滴灌带放置于20 cm宽的畦面,每畦山药铺1条滴灌带,每667 m2用尿素3~5 kg溶成水肥滴施,以促进藤蔓生长。第2次追肥在15 d后,每667 m2用速溶三元复合肥(15-15-15)15 kg通过滴灌带随水施肥,以促进藤蔓生长。第3次追肥在7~8月,每667 m2用速溶三元复合肥(15-15-15)15 kg通过滴灌带随水施肥,以促进藤蔓生長。第4次追肥在立秋前后,每667 m2用硫酸钾20~30 kg、磷酸二铵15~20 kg随水施肥,以促进块茎膨大,之后不再追肥。前期主要偏施氮肥,以促进藤蔓生长,后期主要偏施磷、钾肥以促进块茎膨大。
  山药耐旱不耐涝,清明至端午前后多为雨季,山药藤蔓茎叶生长正处于旺盛期,雨水较多,注意排水。夏季地块较为干旱,一般在傍晚以滴灌保持土壤湿润。立秋后山药块茎进入膨大期,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月漫灌1~2次,以利山药块茎膨大,避免块茎分叉影响商品性。
  2.4.4 病害防治 阳明山山药在福建三明地区引进栽培时间不长,在有经过水旱轮作的地块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以防为主。一般在茎蔓爬满架后用多菌灵、大生、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喷施1次即可,其他视病虫发生情况再进行防治。
  2.5 适时采收
  阳明山山药属晚熟型且不耐霜冻的山药品种,在福建三明地区一般要在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采收期短,一般要在霜冻前采收完成。采收时宜在晴天进行,采收后就地晾干表皮水分,以利储存。根据市场情况及时销售,需要暂时储存的可就地储存,选择地势高的地块在底层铺一层稻草,上面放一层山药盖一层细土堆成堆,压实并覆盖薄膜。
  3 集约化栽培措施
  随着合作社兴起和壮大,山药规模化、集约化栽培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浅生槽栽培基础上结合畦面铺设滴灌带、畦斜面覆盖地膜以及采用立柱加爬藤网搭架模式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提高集约化栽培水平。
  (1)阳明山山药甩蔓期,将滴灌带放置于畦面中央,每畦山药铺1条滴灌带,即可实现肥、水的自动化管理,特别适合旱坡地。
  (2)阳明山山药下种盖土后,畦斜面喷洒丁草胺等60%乳油150 g兑水50 kg均匀喷雾处理土壤,然后盖上地膜,不仅能大大降低除草作业,还有利于保持土层湿润。
  (3)采用立柱加爬藤网搭架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避免了竹竿笨重、储存占用空间大、损耗大、不抗强风、易携带病菌等问题,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许念芳,岳林旭,刘少军,等.山东地区山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瓜菜,2016,29(5):37-39.
  [2]杨秀梅,杨杰.浅谈淮山(山药)生产技术规程[J].农民致富之友,2018(1):95.
  [3]汤洁,戴兴临,涂玉琴,等.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4):122-127.
  [4]熊少平,范国新.山药产业机械化配套应用技术初探[J].南方农机,2014(6):11-13.
  [5]刘华,李懿龙,熊平.安顺山药轻简化栽培示范效益与配套技术[J].耕作与栽培,2013(5):64-65.
  (责任编辑:刘新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5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