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英语“对分课堂”对新型学习方式的促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叶圣陶先生最早提出“教是为了不教”,说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灵活的,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在当今的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无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分课堂”模式在则这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对分课堂 自主 合作 探究能力 学生角色
  一、“对分课堂”的内涵
  1.“对分课堂”的提出
  “对分课堂”理念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于2013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起初主要针对的是中国高校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教师教纠和学生学不学脱节的问题,在中学课堂,特别是在文科知识型授课中,教师讲授知识的方式较为枯燥学生听课兴趣低,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成为教师演讲的听众,师生之间缺少良性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关系生疏,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对分课堂”在大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教授一节课课之后,给学生一定时间内化吸收教师所讲内容,并查找先关资料结合自己吸收成果在下一次课上讨论。这一过程也可在一堂课中完成。这种模式在新知识教授课堂中的效果甚佳,逐步推广到中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根据中小学课的特点,“对分课堂”模式主要表现为: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上半时段,教师讲授知识,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另一半时间交给学生,针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讨论。[1]
  2.“对分课堂”的实施
  “对分课堂”模式将课堂教学活动从时间角度分为三个界线明显的三个阶段:分别为讲授环节、内化吸收环节和讨论环节[ 张学新.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2014]。这种有明显模块界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在不是穿插进行,而是在完整讲授的基础上进行纯粹的讨论,在中学课堂做到“隔堂讨论”,让学生在讲授课之后能有一定时间自主探究学习,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个性化有倾向地内化吸收,然后进行有计划、有准备的讨论,一方面这樣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吸收和消化课堂知识,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这种对分课堂模式助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一化教学的现象,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繁重任务,同时,学生在对分课堂中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将转化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使其成为课堂、甚至是课外活动中真正的主体。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活动可以增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合作、信任的人际关系的建立。[2]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角色
  1.讲授:知识框架的接受者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突出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仅靠听在短时间内接受庞大的信息量,要求学生机械的掌握公式、定理。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只是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学生只需要对教师讲授的主线进行熟悉和了解,对与该主线相关的问题域或形成大致轮廓,形成问题的基本框架结构,把握和明确该单元知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自己在课下需要自主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讲授环节中,学生的任务是接受与分析教师传递的知识框架与该模块或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为自己课后自主探究、小组的合作讨论及后半节课的课堂讨论提供基础性支持和引导。[3]
  2.课堂讨论:知识的交流者
  对于中学生而言,课堂参与有利于他们切身真实地体验知识相互交流观点,拓展思维宽度是教师对是否将教师灌输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的一部分的重要参考环节。课堂讨论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课堂参与方式,也是架构和丰富学生个体知识体系的有效方式。课堂讨论既是针对讲授和内化环节学习成果的检验与反馈。值得注意的是,对分课堂中的讨论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讨论的问题更不是漫无边际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讨论主题是固定的,是针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的专门性讨论。作为同一小组的成员,每位同学都要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及内化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困惑等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在不同组之间展开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组内达成共识,形成小组讨论意见,形成组间思想交流。
  在“对分课堂”讨论中,教师并是简单地听,还要掌控课堂节奏,控制小组发言的时间,对于自制力不强的爱开小差的学生及时纠正。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思维的拓展,语言的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该模式在初中课堂的实施步骤教,教师利用部分讲解课时知识点,讲解语法架构、句型、讲解整个单元重点句,课堂剩下的时间钟交给学生小组间讨论所学语法点,弄清楚课下要讨论、联系的内容,跟据语法、就是做造句、对话练习,小组四人讲自己的句子连缀成小语段或是小对话,最终能够将语段扩展成文章,以实现听、说、读、写能力协同发展。
  结语
  在“对分课堂”模式下,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也有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注释的发现者。对分课堂的三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不仅能有效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独立思维的发展。将这种教学模式有选择地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当中能充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与习惯,还可以促进知识点的巩固与整合。“对分课堂”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4]
  参考文献
  [1]朱品文.对分课堂实施的五部曲.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117-118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3]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9):653-658.
  [4]《科教导刊》2016年15期作者:张春发胡炜篇名:《论“对分课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上的运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