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改进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众所周知,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健康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环境,其共同肩负着育人重任。要想使小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家校双方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如何实现小学家校协同教育进行详细说明。
  小学 家校协同教育 教育对策 宣传体质 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018-01
  在小学阶段实施家校协同教育,不仅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还可以在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家长和教师素养的提升,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用共同发挥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实现家校协同教育呢?
  1.建设完备的宣传体制,深化家校沟通
  要想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实现家校协同教育,家校之间的沟通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实现家校沟通的过程中,一般会从这样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充分地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对教师进行家校协同教育宣传。在此过程中,我们根据本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情况,建设了较为完备的宣传体制,充分发挥学校园网、校刊等作用,以多样的方式向教师讲述家校协作教育的价值及其模式,以此使教师在理论层面上获得有效发展。其二,由于班主任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和组织者,其在沟通家长和教师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对此,我们在家校协同教育宣传工作开展中,还专门地对各班级的班主任进行了家校协作教育培训,尤其对新入职的班主任进行了指导,使其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参与中扎实地掌握家校协作教育内容,并将其作为管理班级事务的重中之重,进而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此在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使家长同样认识到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驱使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家校协作教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丰富协同教育内容
  协同教育得以实现的关键是教师和家长这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协作。在当前的教育活动开展中,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交独立的系统,倘若能将在互动的过程中,将二者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拓展教育内容,还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会采取以下方式对家长和教师进行引导。
  (1)引导全面关注,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在新课改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往往在课堂中对教材知識一灌到底,从而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养成,由此限制着学生的有效发展。在此情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其都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包括学习成绩的提升,还包括其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养成。基于此,我们在家校协作教育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从点点滴滴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例,就当前的小学生来说,其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甚重视。在立德树人该教育背景下,为了防治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教育活动开展中,家校双方必须积极交流,就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比如,笔者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家长主题会的方式,选择某一德育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如“诚信”、“礼貌”等,就这些内容引导家长讲授自己孩子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此在积极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汲取经验,获得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2)多种途径沟通,提升协同教育层次
  在传统的家校协作教育活动开展中,教师和家长一般是通过班会来就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沟通的。由于班会的组织难度较大,一学期基本上最多组织几次,这对于学生良好教育的实现是杯水车薪的。基于此,我们在家校协作教育的过程中,尝试班会的限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QQ等建立班级群,在这个群里,由家长或教师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此使家长和教师在全面把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基础上,合作商讨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方法,以此丰富各自的教育经验。除此之外,我们在家校协作教育的过程中,还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从每个年级每个班级中选择一名学生家长作为代表,积极地向班主任、任课教师反映学生情况,沟通家长和教师,以此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实现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监督,借此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总之,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家校协作教育的作用,在丰富家长与教师沟通渠道、内容等过程中,协同探索有价值的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新苗小学课题组.家校合作育“新苗”——成都市新苗小学合作教育研究记略[J].亚太教育,2014(01):23-26.
  [2]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小学 家长教师进课堂 家校合作促成长[J].教育导刊,2013(1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880.htm